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十二课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十二课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11 13:3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点有所了解;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能够比较、分析,进而识别外国重要雕塑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领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分析、探究雕塑艺术美的能力,提高对作品的鉴赏与评述能力,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PK赛的形式,以问题为导线把所学的内容串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述、提问、讨论、探究)等形式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以开放性、多元化的角度,遵循高中阶段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雕塑形态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宗教、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具体反映,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通过欣赏不同地域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尊重多元文化。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有所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雕塑代表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激发启发──引导分析——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本课使用多媒体教学
四、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外国雕塑的五个时期,以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及古印度、古希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7—19世纪欧洲雕塑为主线,讲授了外国雕塑作品的重要特征及艺术特色。教学内容较多,知识面较广,若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则易形成填鸭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小组PK赛制,把讲述的内容变成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又以问题来小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部分雕塑作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雕塑作品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穿越时空的方式,带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艺术特色。每个时期的雕塑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导入,以讲述、提问、讨论、探究等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带领学生直扣主题并展开教学。
五、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以及简单的欣赏探究分析方法。通过以前所学,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作品分析的方法。但不同层面的学生学能有差异,在具体操作中调整设问难度,做到因材施教。
六、本课学习任务:
(1)领会不同地域雕塑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的差异。
(2)能分析比较、识别外国雕塑作品的风格、主要特点和时代特征。如横向对比:外国雕塑与中国雕塑的对比;纵向对比:旧石器时期与古希腊时期的雕塑进行对比。
(3)总结概括外国雕塑发展的历程。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展示一件雕塑作品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雕塑是什么材料?雕刻的是什么形象?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穿越不同的时代,来感受不同时期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艺术特色。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二、讲授新课1、根据课件中的雕塑作品分析这些雕塑作品的形态以及艺术特色。 2、介绍阶段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希腊雕塑研究小组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17—19世纪雕塑研究小组 师生互动4、颁奖 要求:分成5个组,分别是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17—19世纪雕塑研究小组。 第一站:古埃及视频 《狮身人面像》请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倾听学生的分析并进行补充答题一:古埃及的雕塑体现了以下那种时代特征 ____ A. 人文精神 B.灵魂不灭 C.唯美主义 第二站:两河流域和古印度播放图片 老师加入图片对比:《受伤的狮子》与霍去病墓石刻《伏虎》说说两件雕塑作品的异同点? 答题二:以下哪些是古印度的作品 ____ 请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 教师讲解:古希腊的社会风俗对雕塑艺术的影响,艺术表现注重塑造既有健美体魄,又有高尚心灵的理想化的人。古希腊第一件全裸雕塑《克尼多斯的维纳斯》与旧石器时期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对比,时代、地域的不一样引起的审美观念不一样。答题三:古希腊时期的雕塑题材 大部分取自 ____?A.诸神、法老 B.狩猎或动物 C.神话或 体育竞技答题四:维纳斯断了的两只胳膊 原来是什么姿势?请发挥想象。 请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想一想: 这些雕塑能否融入到我们的现代 生活中来体现他们的艺术魅力? 请17—19兴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 请把属于不同时期的雕塑作品找出来,并放到相应的位置上。把此刻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用油泥塑造出来。谁来挑战一下?讲述油泥的制作过程每个研究小组陈述完毕,由学生评出最好的一组,老师计算得分:给最佳团队与最佳答题员颁奖 五个时期: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印度、古希腊、文艺复兴、17—19世纪欧洲 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介绍《萨夫拉狮身人面像》、《拉霍特普王子与王妃像》 总结古埃及雕塑的特点:古埃及的雕塑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企盼思考并回答问题 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介绍《受伤的狮子》总结两河流域雕塑的表现手法:写实与装饰相结合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介绍《舞王湿婆》、《哈达佛陀头像》 总结古印度雕塑的特点:富有宗教色彩,东方唯美主义 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介绍《掷铁饼者》、《拉奥孔》总结古希腊雕塑的特点:理想美、和谐美、运动美 学生倾听、观看、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上台表演 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介绍《大卫》 总结文艺复兴雕塑的特点:雄健有力、弘扬人文主义 学生思考17—19兴雕塑研究小组介绍《阿波罗与达芙妮》、《马赛曲》 学生参与活动,并体验油泥的制作。 学生投票 以小组形式进行阐述,使每个人都参与、每个人都行动,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通过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对知识的了解。 把两河流域的浮雕与中国的雕塑作横向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地域的雕塑作品认识。 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古希腊雕塑的艺术特色 通过旧石器时期的雕塑与古希腊时期的雕塑的纵向对比,让学生展开探索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屹立上千年的雕塑原来是那么有魅力的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系统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艺术特点的外国雕塑作品,还有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没有在这里具体展开, 下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
四、课后作业: 请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了解外国19世纪的雕塑作品,并认真记录相关资料,下节课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外国雕塑撷英一、古埃及雕塑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三、古希腊雕塑四、文艺复兴雕塑五、17—19世纪雕塑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