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第1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笔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2.笔算除法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笔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笔算探究过程,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 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及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
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首位能除尽)的除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难点】
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首位能除尽)
的算理,能正确进行笔算。
复习旧知
=
(组)
······ (根)
1 2
1
4
4
3
2
······被除数
除数······
······商
······4乘3的积
······余数
14
÷
4
3
2
课堂导入
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你知道植树有哪些好处吗?
红星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在植树节这天参加植树活动。观察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探究新知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1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42棵
三年级植树
总棵数
2个
三年级有几个班
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棵
求平均每班种多少棵,就是把4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2
42棵
三年级植树
总棵数
2个
三年级有几个班
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棵
列式为:
探究计算方法:
42 ÷ 2 =
21
如何笔算呢?
42
40÷2=20
2÷2=1
20+1=21
40
2
口算
要求:
1.在小组内说一说应该怎样笔算?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2.小组内交流分享你的发现。
小组合作
摆小棒
42 ÷ 2 =
21
①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
②剩下的2根小棒,再平均分成2份,
③ 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 21,
每份有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
每份是1根小棒,
也就是1个一。
所以42÷2=21。
探究计算方法:
竖式计算
42 ÷ 2 =
21
4
4
2
4
2
2
2
1
2
0
40里有2个十
分掉4个十
2
2里有2个一
-
-
还剩2个一
分掉2个一
没有剩余
0
探究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
42 ÷ 2 =
21(棵)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4 2
2
2
1
0
2
4
2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种21棵。
课堂练习
1.
7 7
7
1
1
0
7
7
7
9 6
3
3
2
0
6
9
6
6 8
2
3
4
0
8
6
8
4 8
4
1
2
0
8
4
8
用竖式计算除法时,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教材第16页“做一做”)
做一做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8 4
4
2
1
8 4
0
8 4
4
2
1
0
4
8
4
改正:
( )
×
笔算除法时,要用除数依次去除被除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3.连一连。
88 ÷ 2
63 ÷ 3
55 ÷ 5
48 ÷ 2
24
44
21
11
4.算一算。
88 ÷ 4 =
22(个)
8 8
4
2
2
0
8
8
8
小东用这些小棒可以摆多少个 ?
答:小东用这些小棒可以摆22个 。
摆1个 需要4根小棒。
小东
提升练习
1.把一条长84厘米的绳子朝同一个方向连续对折两次后,沿折痕剪断,每段绳子长多少厘米?
第1次对折平均分成2段
第2次对折平均分成4段
84 ÷ 2 = 42(厘米)
42 ÷ 2 = 21(厘米)
答:每段绳子长21厘米。
方法一
提升练习
1.把一条长84厘米的绳子朝同一个方向连续对折两次后,沿折痕剪断,每段绳子长多少厘米?
第1次对折平均分成2段
第2次对折平均分成4段
答:每段绳子长21厘米。
方法二
2 × 2 = 4(段)
84 ÷ 4 = 21(厘米)
运用操作法解决对折问题
把一条绳子、彩带或一张纸对折一次,相当于把它平均分成2份,沿同一个方向连续对折2次,相当于把它平均分成(2×2=)4份,沿同一个方向连续对折3次,相当于平均分成(2×2×2=)8份,依次类推,沿同一个方向,连续对折n次,相当于平均分成 份。
2×2× ×2
…
n个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一个数除两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笔算方法:
4
4
2
4
2
2
2
1
2
0
2
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
2
再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3
从高位除起。
1
相关练习。
02
01
课后练习四第1题前四道。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