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练习题
第一部分
基础
1.看拼音,规范书写字词。(5分)
pàn wàng fú dòng zhān mào yī wàng wú jì
( ) ( ) ( ) ( )
2.读词句,用“\”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4分)
郑(zhèng zhèn)重 伶(lín líng )俐 窜(cuàn chuān)了出去
参(cēn sen)差 瘦削(xiāo xuē) 凝(níng 1íng)视
骤(zòu zhòu)然一惊 瞬(sùn shùn)间
3.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6分)
《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 这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 )
《竹节人》《桥》《芦花鞋》这组题目( )
《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这组题目( )
4.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明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忆本单元学习内容,根据要求填空。(9分)
(1)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惟有民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故乡》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____________,都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手捏___________________,向一匹猹___________________。
(3)《好的故事》一文,通过对梦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绘,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__________,对美好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对理想生活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一)阅读短文片段,完成6-9题。
当时国民党不但怕活鲁迅,而且也怕死鲁迅。国民党对鲁迅的葬礼如临大敌,派出军队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拿着长枪刺刀监视送殡队伍。但送殡者们毫惧,他们跟着灵枢,唱着挽歌前进:“……你的笔尖是枪尖,刺透了中国人的脸,你的发音是晨钟,唤醒了奴隶的迷梦……”一路上自动参加送葬的人愈来愈多,有工人、店员和小学生,浩浩荡荡,足有二十多里长。他们高喊抗日口号,高唱救亡歌曲,把送葬行列变成了宣传抗日救亡的群众示威游行队伍。
正如郁达夫所说:“鲁迅的葬事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一座纪念碑,他的葬仪可以说是民众对当时国民党和侵略主义的一种示威运动。”
6.“鲁迅的葬事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一座纪念碑,他的葬仪可以说是民众对当时国民党和侵略主义的一种示威运动。”这里的纪念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短文和时代背景说一说国民党为什么“不但怕活鲁迅,而且也怕死鲁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用手中的笔批判了当时病态的社会,揭露了一个个丑恶的嘴脸,用自己的文章唤醒了精神麻木的百姓。
B.鲁迅先生用笔尖当作枪尖,把中国人的脸刺穿,让他们知廉耻;用如晨钟般的声音把沉睡中的奴隶惊醒,让他们恢复神志。
9.“一路上自动参加送葬的人愈来愈多,有工人、店员和小学生,浩浩荡荡,足有二十多里长。”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0--14题。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起就陪客人,陪到5点钟,陪到6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有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8点钟、10点钟,常常陪到12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12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合一合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看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阅读链接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鲁迅《无声的中国》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1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深恶痛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件事。(6分)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句子,完成下列各题。(6分)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一连用了六个“陪”字,能不能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从带点的字,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谈一谈对课文前两个自然段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通过对鲁迅先生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连续性文本。
15.根据下面两份材料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一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4分)
车次 出发/到达 时间 出发/到达 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G1611 12:49/ 13:43 (过)莆田/ 厦门北(终) 00:54 当日到达
二等座 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 作(30分)
[题目]感谢_______________
[提示]回顾这六年的校园生活,你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或亲切,或严厉,或熟悉,或陌生……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了哪些进步?
[要求]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感情,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