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22:2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2020-2021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端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2.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3.以下关于月球描述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 B.月球是太阳的一个卫星 C.月球圆缺的变化是月相变化的原因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属于端午节这天的月相是( )。
A. B. C.
5.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 )。
A.撞击说 B.火山爆发 C.地震
二.填空题
1.亚里土多德根据( )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球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 )的,所以地球是( )或近似( )。
2.月球是地球的( ),是距离地球最( )的星球。
3.白天我们时常会看到耀眼的( ),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 )。
4.月相的变化规律:上半月由( )到( ),下半月由( )到( )。
5.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 ( ) 、( )、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 )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 )有关。
三.判断题
1.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2.月亮只在晚上才能看到。( )
3.天空中的云是一种天然的遮光物,它能遮挡太阳光。( )
4.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
5.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地球的一半。( )
四.连线题
1.将下面的月相和每月出现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二十六 二十四 十五 初三 初七
五.简答题
1.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模型上蓝色、白色和黄色各代表什么?
2.制作以地球为主题的海报,应该如何选取资料?
六.综合题
1.制作日晷的操作步骤:
①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 )的观察纸,在纸板上( )。
②根据太阳的( )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③在纸板的中心,( )立上小短杆。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 )。
⑤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的( )。
2.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影出一道影子。下表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量记录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从上午9:30开始,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
1.观察上表,在这段时间里,第( )次影子最短,是北京时间( )时。
2.从上表中可以推测出,测量开始4.5小时后竹竿影子长度为( )厘米。
3.从上表中可以知道,这段时间影子长度变化的规律是( )。
3.综合分析。
(1)下图中的装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阳光下,在地上竖直插一根小木棍也可以做成类似的简易装置,这样的简易装置与图中的装置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A
二.填空题
1.月食;圆弧形;球体;球体
2.卫星;近
3.太阳;月亮
4.缺;圆;圆;缺
5.位置;方向;距离;形状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答:蓝色代表水域;白色代表雪地;黄色代表高原。
2.答: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
六.综合题
1.同心圆;标注方向;照射角度;竖直地;位置和长短;观察的时间;变化的规律
2.1.6;12;2.60;3.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由长变短又变长
3.(1)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2)日晷的晷面是倾斜的,上面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