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新教科版科学 六年级下册
聚焦
校园中到底有多少种生物?
不同区域中生活的生物有什么不同?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已经结束了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思考一下
探索
活动一:校园生物统计表
单击图片播放视频
交流调查活动,把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
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说明是在哪里找到的。
搜索到的植物很多,我们该怎么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活动二:二歧分类法分类植物
单击图片播放视频
二歧分类法又称拉马克式二歧分类法,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最早应用于植物分类,现已普遍运用。我们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继续观察班级记录表,校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不同区域中生活的生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怎样把调查的结果形象的展示给大家呢?
我们可以共同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活动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可以用编号的方法来做。
也可以将画的生物
图剪贴在分布图的旁
边,用箭头指出所在
的位置
研讨
校园中哪个区域生物种类较多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花坛树林生物种类较多,因为这里有足够土壤、水分,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研讨
2.校园中的动植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有趣的关系
樟树林中,动物以植物为食,会来这里安家,形成食物链,甚至会形成食物网。而动物排泄物和植物自身的枯枝烂叶都能使土地更加肥沃,促使樟树林的植物生长的更加旺盛,形成了一个循环。
随堂练习
1.如果我们把调查生物的范围扩大,那么所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可能会有所增多。( )
2.对于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在汇总统计时可以简略带过,或者忽略不计。( )
×
√
随堂练习
3.二歧分类法就是通过不同分类标准把植物分成两类的方法。( )
4.不同时期校园内生物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的调查活动需长期进行,随时补充。( )
5.校园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
×
√
√
拓展
1.我们调查展示了校园里全部的植物和动物吗?他们会不会发生变化?
2.学校里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给校园里的植物挂牌,并制作校园生物小报。
点击放大观看
课堂小结第2课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材P23~25)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2.知道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二歧分类法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分类。 2.能通过制作生物分布图呈现调查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2.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他人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愿意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校园环境。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根据调查记录表制作生物分布图呈现调查结果。 难点:用二歧分类法分类,理解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校园生物调查记录表、校园平面图、直尺、彩色笔、记号笔、A4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校园生物统计表(班级记录表)。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教学提示:出示学生上节课活动过程的图片。)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自己的收获?(预设:我们组发现A区域共有10种植物和6种动物,它们分别是……;我们组在B区域发现了一些不知名的植物,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它们其实是……) 2.揭题:听完大家的介绍,我们大概知道了学校某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及数量,那么校园中到底有多少种生物?不同区域中生活的生物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让我们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来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设计意图】简单回顾上节课的调查活动,利用问题聚焦,引导学生关注在校园不同区域生活的生物种类及数量的不同,思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交流、汇总校园生物调查结果 1.过渡:校园里的生物多种多样,但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呢?还需要大家把调查结果统计起来。 2.提问: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该怎样统计呢?(预设:可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或粘贴它的照片,并注明是在哪里找到的。)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完成活动帮助卡并将结果汇总到班级记录表。 4.小结:通过大家的汇总交流,我们发现校园中的生物有42种,其中植物28种,有梧桐树、樟树、红花檵(jì)木、玉兰、毛毯草等;动物14种,有麻雀、蚂蚁、蜻蜓、蜗牛等,它们分别生活在树上、地面上、草丛中。 探索二: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1.过渡:通过汇总,我们发现搜索到的植物数量非常庞大,此时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整理我们的调查结果。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整理信息的方式。 2.提问:我们怎么对搜索到的植物进行分类呢?(预设:可以根据茎的不同,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把植物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探索 与研讨 3.讲解:有一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也称为拉马克式二歧分类法,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最早应用于植物分类,现已普遍运用。二歧分类法是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确定一个标准,将这些事物分为两类,在每一类事物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利用二歧分类法对各组搜索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5.小结: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二歧分类法帮助我们整理、归纳信息。 探索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校园生物统计表。)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不同区域中生活的生物有什么不同呢?(预设:种类和数量不同。)统计表能直观地告诉我们吗?(预设:不能。)我们怎样才能把调查的生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展示出来呢?(预设: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集中、清晰地展示。)
探索 与研讨 2.讨论:如果要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认为怎样标记可以更清晰地展示生物的分布情况呢?(预设:可采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并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3.补充:大家的建议都很不错,可以只标注生物名称,也可以在呈现生物种类的同时,标注出该区域内生物的多少。无论用什么方式,我们都应努力做到直观、全面。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共同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 研讨汇报
探索 与研讨
拓展 与小结 1.提问:我们的调查结果展示了校园里全部的植物和动物吗?它们会不会发生变化?(预设:可能还有遗漏,因为季节原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 2.补充:四季交替,校园里的生物种类及数量会发生变化。如果大家长期调查,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3.布置任务:学校里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植物,课后请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给校园里的植物挂牌,并制作校园生物小报。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课与上一课共同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调查活动,在上一课的实地调查中,由于是分组、分区域进行的,每名学生、每组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要想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形成整体的认识,需要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总各组的调查结果。因此,分组调查、交流汇总为学生体验这种科学调查方法提供了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调查、获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一方面直观、有效地呈现了调查结果,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课后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