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课件(共4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9《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课件(共4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1 10:05:27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9 皇帝的新装
第二课时
1.展开联想和想象,品读故事各段情节人物描写的精彩语段,赏析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课时目标
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一)赏析皇帝的人物形象
跳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心理活动和语言、动作等语句,并揣摩、分析。请用“这是一个 的皇帝”的句式回答,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1段)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皇帝爱新装的?
①买衣服的费用: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②兴趣爱好: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③换衣服的次数: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2.生活中这能达到这种程度吗?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每一天每一点钟”“总是”把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突出表现了……的情感。
夸张答题规范
夸张及其作用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3.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昏庸无能、穷奢极欲的皇帝。
4.第一段对皇帝的描写有何作用?
为下文受骗埋下伏笔。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5段)“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心理描写
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21段)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22段)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表现了他的虚伪和愚蠢。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28段)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31段)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动作描写
突出了皇帝自欺欺人、装腔作势的丑恶形象。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37段)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表现了皇帝的虚伪昏庸。
3.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从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碌碌无为、爱慕虚荣的人。他喜欢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且喜欢炫耀新衣,足见其虚荣。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狡猾的人。皇帝试图借助骗子的布来检测臣民是否称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表现出皇帝的狡猾。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爱慕虚荣的弱点被骗子利用,他不仅毫无觉察,还赐予骗子大量财富,并封其为爵士。从皇帝受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的愚蠢。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的人。在童话的结尾,他察觉到百姓们话语的真实却继续“演”下去以维护自己的权威,暴露出他的虚伪。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10段)“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运用了心理描写,两个“决不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私,与前文的“诚实”“称职”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了讽刺效果。
(二)赏析老大臣的人物形象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12段)“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这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反复强调“美极了”,把老大臣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老大臣生怕别人认为他愚蠢和不称职而说的假话,体现了他的虚伪和自欺欺人,也表现了他当时的惶恐。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29段)“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运用了语言描写,连用四个“多么”写众人对皇帝新衣的齐口夸赞,生动有力地刻画出众人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丑态。
对比阅读第6段和第9—12段,思考问什么用“诚实”“称职”来形容老大臣?
“诚实”“称职”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与后面老大臣撒谎形成对比,颇具讽刺意味。
反 语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剌的意味,这种修辞手法叫反语。反语能产生幽默感和讽剌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第5—17段写两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的情形,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内容上:先后安排两位官员去看布料,强化了皇帝渴望得到新装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现了皇帝的虚荣、愚蠢。两位官员看布料的表现,揭示了官员的虚伪、自欺欺人,也从侧面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
结构上:两位官员看布料并向皇帝撒谎的情节,直接推动了骗局的进一步发展,为下文的游行大典做了铺垫。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虚伪愚昧
自欺欺人
阿谀奉承
老大臣、官员
说说你对第23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一句中“每个人”的“快乐”的内涵的理解。
人物
“快乐”的内涵
皇帝
为能穿上新衣游行而快乐
为能辨别臣民是否称职而快乐
两位官员
为保住官职而快乐
其他官员
为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
两个骗子
因为赚足了钱而感到快乐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语言描写
天真无邪
“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老百姓
语言描写
人云亦云
小孩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文中出现的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皇帝
大臣
百姓
小孩
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虚伪愚昧、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怕人讥笑、有所顾虑、胆小怕事
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直言不讳




分角色配音
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天真,高声地喊出来
02
神态
描写
01
外貌
描写
03
语言
描写
04
动作
描写
05
心理
描写
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分析人物 性格特点
抓住人物描写方法
1.骗子声称自己做的衣服有个独特的特点,请找出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两个骗子为什么能骗到皇帝?
他们掌握了皇帝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嗜好,又利用他们所做衣服的特性,既满足了皇帝爱慕虚荣的心理,又迎合了他多疑的个性,所以才能骗到皇帝。
思考探究 领悟主旨
思考探究 领悟主旨
3.所谓的“新装” 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为什么?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
深层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愚蠢、虚伪,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大臣: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官位。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皇位。
百姓:怕别人嘲笑自己愚蠢。
思考探究 领悟主旨
4.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在这里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思考探究 领悟主旨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思考探究 领悟主旨
5.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真话的话题。
如果我当时也在游行现场,我会说真话,尽管我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真相,皇帝可能会将我杀掉,但是真实就是真实,我要大胆地说出来。
上次月考时,一时的虚荣心作怪,我偷看了前桌的试卷,最终多得了5分,因为多了这5分,我在班级排名第三,可是我却一直非常不安,最终还是向老师说了真实情况,减去了5分。尽管我不在前三名了,但我心情坦然。所以我们要坦坦荡荡生活,真真实实地做人。
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文本的一个鲜明特点。
怎样理解这篇童话的夸张和想象?
夸张的笔调开头: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这样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
两个骗子行骗也大量运用了夸张和想象:骗子们声称新衣有“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看不见”这一神奇的特性。于是,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异口同声、自欺欺人,称赞皇帝的“新装”。想象看似夸张,其实又很合理。从人物的可笑言行,正可以看出专制制度的淫威。同时,在作者笔下,各色人等由于地位不同,他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象能力,也令想象更为真实。
深入探究
结局的想象也同样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说明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渗透在想象之中的,它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作者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
皇帝的新装
皇帝爱新装(引子)——受骗——荒唐昏庸
揭露虚伪
骗子做新装(开端)——行骗——狡诈狡猾
君臣看新装(发展)——助骗——表里不一
皇帝穿新装(高潮)——传骗——自欺欺人
小孩揭新装(结局)——识骗——天真无邪
赞美纯真
结构梳理
这篇童话通过讲述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主旨归纳
优秀童话作品推荐
叶圣陶《稻草人》
《稻草人》被鲁迅先生称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读惯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童话的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经典的《稻草人》,一定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稻草人》中,稻草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不会流泪,可是他软弱的身躯里却有一颗善良、伟大的同情心,作者以稻草人的视角反映了残酷的现实,倾诉了旧社会人们的苦难。
拓展延伸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部哲理童话,它是一个保持着童真的大人送给所有孩子和大人的一块水晶,孩子们会因为它而喜悦,而大人们则在感到喜悦、安慰的同时,还体会到一丝淡淡的辛酸,因为“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
《小王子》是一部适合所有人阅读的童话,它蕴含着一个忧伤而美好的哲理:只有保持孩子般的真性情,才能避免虚浮的表面,永远生活在事物的本质当中。
古代对皇帝的常见称谓
陛下
“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要想向皇帝进言,就必须通过台阶下的侍卫或者侍者进行传达,后来“陛下”演变成为对君主的尊称。
圣上
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自然而然其权力不受法的制约,于是古人就想出一个“办法”,用道德来约束他,也就是所谓“圣贤之言”来教育皇帝,久而久之,大家都期望皇帝能成为“有道圣君”,所以就有了“圣上”的称谓。
皇上
中国封建社会“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由此称在位的皇帝为“皇上”。
万岁
原为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以呼“万岁”为常,后遂成为帝王之代称。
《皇帝的新装》开篇描写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皇帝酷爱穿着打扮,从而突出了皇帝骄奢淫逸的本性。请你试着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突出某一人物的特征。
夸 张
随文写作
写作指导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适用范围,如以科学性说理为目的的叙事类文章不宜
夸张;
②要有“度”,可以言过其实,但必须基于事实,合乎逻辑;③要明确特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写实;
④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
写作示范
熟悉张伟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吃煎饼了。那天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正好讲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兼并战争,当说到“兼并”一词时,正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的张伟一下子来了精神,唰的一下抬起头来,眼睛还没睁开,嘴巴却要流口水了,连声说:“哪有煎饼?给我留点!”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历史老师被气得火冒三丈,可怜的张伟不但没吃到煎饼,倒在走廊里喝了一节课的西北风!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张伟对煎饼的喜爱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历史老师十分生气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课后和同学交流一下关于说真话。
选做: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课后作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皇帝的新装》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这篇童话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
提示:快速阅读时,既要静下心来,努力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也要在每个段落结束时,稍作停顿,想一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几段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应该看作一个部分?前后段落有怎样的联系?这样,就大致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复述起来也比较有把握。
参考答案:
有位皇帝酷爱新衣。一天,两个骗子说能做出理想的衣服,不但美丽,而且神奇:愚蠢或不称职的人看不见这衣服。诚实的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自己都去看了这件新衣服,虽然他们什么也没看到,但担心被人说愚蠢,不称职,都撒谎说衣服美极了!后来,皇帝就穿着这件不存在的衣服上街举行游行大典,老百姓也夸赞衣服好看,只有一个小孩说出了实话“皇帝什么也没穿”。
二、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2.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
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1.这里的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2.“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三、揣摩下列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
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你如何理解?)
2.“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皇帝为什么要先派他的老大臣去看布料?)
3.“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参考答案:
1.这一句“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了骗子们的谎言,又引起下文老大臣的故事。这里表现出皇帝的愚蠢。作者故意将话说得很有分寸,却为后文更辛辣的讽刺积蓄着力量。
2.这段情节紧承上文而来,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与愚蠢,又掺杂了些许的疑虑。同时,他对老大臣“理智”“称职”的评价,更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伏笔。
3.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四、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真话的话题。
参考答案:
【示例一】会说真话。如果我真的看不见,哪怕被嘲笑,我也会实话实说。因为我觉得诚实是极其宝贵的品质,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社会需要敢说真话的人。
【示例二】不会说真话。因为我也害怕被别人认为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我也怕成为“出头鸟”而遭到皇帝的迫害。因为内心的恐惧和性格的软弱,我可能会随大流。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对。
五、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参考答案:
【示例】
第一场
地点:皇宫
人物:皇帝、侍从甲、骗子甲、骗子乙(台中放一把椅子,旁边立一面镜子,皇帝对着镜子试衣服)
侍从甲:(进门,鞠躬行礼)陛下,有两个裁缝求见!
皇帝:(忙放下衣服,坐上椅子,略激动)快快宣见!
骗子甲、乙:(行礼)参见陛下!皇帝:你们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吗?
骗子甲:我们能够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料来。
骗子乙:它的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骗子甲:而且,用这种布料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神奇的特性。
骗子乙:任何不称职的或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感叹)那可真是理想的衣服!(心想)我要有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哪些人愚蠢,哪些人不称职了。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骗子甲:我们需要最优质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皇帝:(急切)没问题。来人呀!给他们最优质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让他们马上开工!
众人:遵旨!
(众人退场,皇帝装模作样继续试衣)
第二场
地点:纺织间
人物:老大臣、骗子甲、骗子乙、官员
(两骗子上场,一边做织布的动作,一边嘀咕)
骗子甲:我们把金子对半分了,生丝先放在我这里…..
骗子乙:不行,不行,生丝也作两份分了。骗子甲:要让人看出来怎么办?总得让人看到生丝呀!
骗子乙:你怎么忘了,我们织的布别人是看不见的。
骗子甲:好好好。
(骗子甲做着分生丝的动作)
骗子乙:快点收好,有人来了。
(老大臣上场,吃惊地看着空空的织布机)老大臣:愿上天可怜我吧!我什么也没看见!
骗子甲:您来啦!您走近看看,这图案多精致,颜色多美丽啊!
老大臣:(仔细打量,随即面向观众)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声音略低)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骗子乙:您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吗?
老大臣:(假装惊喜)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我一定要呈报陛下,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老大臣退场,官员上)
官员:咦?(吃惊,张嘴,揉眼)我并不愚蠢呀!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的!我决不能让人看出这一点!
骗子甲:你看这布料美不美?
官员:美!美!太美了!骗子乙:你还满意吗?
官员:满意!满意!太满意了!我一定如实向皇上禀报。
(众人退场)
第三场
地点:皇宫
人物:皇帝、老大臣、官员、骗子甲、骗子乙、侍从甲
(皇帝做试衣的动作)
侍从甲:陛下,老大臣、官员求见!
皇帝:(从更衣室走出,回到椅上)宣!老大臣、官员:参见陛下!
皇帝:新衣服做得怎么样啦?老大臣:很快就完工了!官员:美丽得很,漂亮得很啊!
老大臣:陛下要能穿上它去参加游行大典,让所有的百姓都开开眼界,那可再好不过了!
皇帝:嗯,好!太好了!
侍从甲:陛下,两个裁缝求见!(老大臣、官员退至两旁)(两骗子做手托衣物状,上)
骗子甲、乙:参见陛下!衣服做好了,请陛下过目。
骗子甲:这是裤子。
骗子乙:这是袍子。
骗子甲:这是外衣。
骗子乙:这些衣服轻柔极了,像蜘蛛网一样。
骗子甲:穿上的人会觉得像什么也没穿似的。
骗子乙: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皇帝:(心想)怎么回事?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难道我愚蠢吗?我不够资格做一个皇帝吗?这可太骇人听闻了!
(老大臣、官员上前)
老大臣:陛下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官员:瞧瞧,多美的花纹!多美的色彩!皇帝:我十二分地满意。我要重重地奖赏你们!
骗子甲、乙:谢陛下。(众人退场)
第四场
地点:皇官、街道
人物:皇帝、骗子甲、骗子乙、卫兵、众官员、典礼官、侍从甲、侍从乙、观众、小孩子、小孩爸爸
(游行前,皇帝对着镜子换衣服,两骗子在一旁帮忙)
骗子甲:请皇上脱下衣服,好让我们在大镜子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好!好!(做脱衣服的动作)(骗子们装模作样地为皇帝穿衣服,皇帝对着镜子摆动作)
众官员:我的天,这衣服多么合身!裁得多么好看啊!
典礼官: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请陛下参加游行大典!
(游行大典开始。卫兵持刀在前,侍从甲举华盖在后侧,侍从乙托“后裙”在后,绕场慢行)
(观众甲、乙、丙、丁,小孩子、小孩爸爸上场)观众甲: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亮呀!
观众乙:看!他的后裙多美丽呀!小孩子:咦!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小孩爸爸:老天哟!你听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观众丙:有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观众丁:他确实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皇帝:(颤抖,故作骄傲,心想)我一定要把这游行大典进行完毕。
(皇帝一行人往前走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皇帝的新装
单元目标:
1.感受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扩大自身的视野。
2.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3.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识记“炫耀、称职、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重点词语。
2.学习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重点)
3.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4.调动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展开联想和想象,品读故事各段情节人物描写的精彩语段,赏析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一、美读“精要”,品赏人物
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一)赏析皇帝的人物形象
跳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心理活动和语言、动作等语句,并揣摩、分析。请用“这是一个 的皇帝”的句式回答,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
(1段)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课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了一位特别爱穿新装的皇帝。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皇帝爱新装的?
明确:从三个方面:
①买衣服的费用: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②兴趣爱好: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③换衣服的次数: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2.生活中有人别爱穿新装能达到这种程度吗?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每一天每一点钟”“总是”把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
【学法指导】
夸张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突出表现了……的情感。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5段)“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21段)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 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22段)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表现了他的虚伪和愚蠢。
(28段)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31段)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动作描写:突出了皇帝自欺欺人、装腔作势的丑恶形象。
(37段)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昏庸。
3.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从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4.皇帝的形象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碌碌无为、爱慕虚荣的人。他喜欢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且喜欢炫耀新衣,足见其虚荣。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狡猾的人。皇帝试图借助骗子的布来检测臣民是否称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这表现出皇帝的狡猾。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爱慕虚荣的弱点被骗子利用,他不仅毫无觉察,还赐予骗子大量财富,并封其为爵士。从皇帝受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的愚蠢。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的人。在童话的结尾,他察觉到百姓们话语的真实却继续“演”下去以维护自己的权威,暴露出他的虚伪。
(二)赏析老大臣的人物形象
(10段)“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运用了心理描写,两个“决不能”表现了老大臣的虚伪、自私,与前文的“诚实”“称职”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了讽刺效果。
(12段)“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这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反复强调“美极了”,把老大臣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老大臣生怕别人认为他愚蠢和不称职而说的假话,体现了他的虚伪和自欺欺人,也表现了他当时的惶恐。
(29段)“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运用了语言描写,连用四个“多么”写众人对皇帝新衣的齐口夸赞,生动有力地刻画出众人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丑态。
1.对比阅读第6段和第9—12段,思考问什么用“诚实”“称职”来形容老大臣?
“诚实”“称职”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与后面老大臣撒谎形成对比,颇具讽刺意味。
【学法指导】反语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剌的意味,这种修辞手法叫反语。反语能产生幽默感和讽剌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2.第5—17段写两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的情形,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内容上:先后安排两位官员去看布料,强化了皇帝渴望得到新装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现了皇帝的虚荣、愚蠢。两位官员看布料的表现,揭示了官员的虚伪、自欺欺人,也从侧面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
结构上:两位官员看布料并向皇帝撒谎的情节,直接推动了骗局的进一步发展,为下文的游行大典做了铺垫。
3.老大臣、官员——虚伪愚昧、自欺欺人、阿谀奉承
4.说说你对第23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一句中“每个人”的“快乐”的内涵的理解。
(三)小孩和老百姓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语言描写——天真无邪
“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语言描写——人云亦云
1.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四)小结
1.文中出现的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方法
二、思考探究,领悟主旨
1.骗子声称自己做的衣服有个独特的特点,请找出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两个骗子为什么能骗到皇帝?
他们掌握了皇帝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嗜好,又利用他们所做衣服的特性,既满足了皇帝爱慕虚荣的心理,又迎合了他多疑的个性,所以才能骗到皇帝。
3.所谓的“新装” 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为什么?
大臣: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官位。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皇位。
百姓:怕别人嘲笑自己愚蠢。
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
深层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愚蠢、虚伪,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4.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在这里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5.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真话的话题。
如果我当时也在游行现场,我会说真话,尽管我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真相,皇帝可能会将我杀掉,但是真实就是真实,我要大胆地说出来。
上次月考时,一时的虚荣心作怪,我偷看了前桌的试卷,最终多得了5分,因为多了这5分,我在班级排名第三,可是我却一直非常不安,最终还是向老师说了真实情况,减去了5分。尽管我不在前三名了,但我心情坦然。所以我们要坦坦荡荡生活,真真实实地做人。
三、深入探究
怎样理解这篇童话的夸张和想象?
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文本的一个鲜明特点。
夸张的笔调开头: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这样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
两个骗子行骗也大量运用了夸张和想象:骗子们声称新衣有“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看不见”这一神奇的特性。于是,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异口同声、自欺欺人,称赞皇帝的“新装”。想象看似夸张,其实又很合理。从人物的可笑言行,正可以看出专制制度的淫威。同时,在作者笔下,各色人等由于地位不同,他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象能力,也令想象更为真实。
结局的想象也同样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说明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渗透在想象之中的,它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作者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
四、课堂总结
1.结构梳理
2.主旨归纳
这篇童话通过讲述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五、拓展延伸
1.优秀童话作品推荐
叶圣陶《稻草人》
《稻草人》被鲁迅先生称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读惯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童话的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经典的《稻草人》,一定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稻草人》中,稻草人不会说话,不会动,不会流泪,可是他软弱的身躯里却有一颗善良、伟大的同情心,作者以稻草人的视角反映了残酷的现实,倾诉了旧社会人们的苦难。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部哲理童话,它是一个保持着童真的大人送给所有孩子和大人的一块水晶,孩子们会因为它而喜悦,而大人们则在感到喜悦、安慰的同时,还体会到一丝淡淡的辛酸,因为“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
《小王子》是一部适合所有人阅读的童话,它蕴含着一个忧伤而美好的哲理:只有保持孩子般的真性情,才能避免虚浮的表面,永远生活在事物的本质当中。
2.古代对皇帝的常见称谓
陛下:“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要想向皇帝进言,就必须通过台阶下的侍卫或者侍者进行传达,后来“陛下”演变成为对君主的尊称。
圣上: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自然而然其权力不受法的制约,于是古人就想出一个“办法”,用道德来约束他,也就是所谓“圣贤之言”来教育皇帝,久而久之,大家都期望皇帝能成为“有道圣君”,所以就有了“圣上”的称谓。
皇上:中国封建社会“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由此称在位的皇帝为“皇上”。
万岁:原为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以呼“万岁”为常,后遂成为帝王之代称。
六、随文写作——夸张
《皇帝的新装》开篇描写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皇帝酷爱穿着打扮,从而突出了皇帝骄奢淫逸的本性。请你试着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突出某一人物的特征。
写作指导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适用范围,如以科学性说理为目的的叙事类文章不宜夸张;
②要有“度”,可以言过其实,但必须基于事实,合乎逻辑;
③要明确特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写实;
④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
写作示范
熟悉张伟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吃煎饼了。那天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正好讲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兼并战争,当说到“兼并”一词时,正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的张伟一下子来了精神,唰的一下抬起头来,眼睛还没睁开,嘴巴却要流口水了,连声说:“哪有煎饼?给我留点!”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历史老师被气得火冒三丈,可怜的张伟不但没吃到煎饼,倒在走廊里喝了一节课的西北风!
七、课后作业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课后和同学交流一下关于说真话。
选做: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