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习作:-----即景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第七单元我们学习了四时景物皆成趣,有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老师把这些景带到了课堂上,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从图联系学过的写景诗)你有什么感受?(美)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你眼中还有什么景是美的?学生发言,老师板书内容。大自然的美真是千姿百态,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写写这些美景。板书:________即景
【设计意图:用精美的图片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回顾课文,指导方法
审题(出示课件)
师: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总结。预设: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师: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大家观察这次的作文和我们以往的写景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回答。
师:有同学关注到了“即”,即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联系它的组词即刻、即日来理解。对,即就是当时或当地,那“即景”的意思是?你来说,你真会学习,能够触类旁通,即景在当下、眼前的短时间的景叫做即景,《四季之美》写四季变化的算即景吗?如何给这些景来命题呢?请看这次作文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的窗外、田野这类自然景观和雨中、日落这些自然现象都可以是我们的取材,我们这些景可以命名为窗外即景、雨中即景......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题目补充到课本98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即景的概念和范围)
师:那怎么才能写好即景作文呢?我们在这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方法。
请看屏幕:(出示《鸟的天堂》树的片段)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了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回到课文中去,鸟的天堂是什么?学生答。预设:大树
师:怎样写大树的?预设:写了不可计数的枝和根。
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就如同作者巴金一样。我们要想把眼前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就要用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去观察,既要远“观”也要近“察”,抓住景的特点。板书:细
观察出示段落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师:再来看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预设:作者与鸟之间的互动,众鸟活动时的热闹景象。师:哪些词语让这段景色描写活了起来?学生找,老师补充,强调关键字:起初、后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词
师:一篇文章中先写树再写鸟,写法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预设:树是静止的,鸟是活动的。板书:静态、动态
师:在一篇文章里有动有静才能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快感。静态描写能写出外形、色彩和神韵,比如大、小的、花的、黑的。动态描写能对对景物的变化、声响等进行细致的描绘,让眼前的景活起来,比如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动静结合就是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感觉入手,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接着请大家回顾四年级课文《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师:看出什么名堂了吗?有什么收获吗?生: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
师:让我们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清晰的了解。除了时间顺序,你还知道有哪些写作顺序?预设: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到远、......
师: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写的好 请你说。你发现的是修辞手法,我们常用的有比喻、拟人等,随便找出一句,来说一说好在哪里?
生:任选一句,感受修辞的好处
师:还有同学关注到了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关键字词,这些字词一旦用的准确,就有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们又得到一个启示,如果你想要把你笔下的景色写清楚,就要按顺序;如果你想要的让你笔下的文章吸引人,就要有变化,会用修辞。(板书)所以今天的这篇小作文要求并不高,相信你都能完成。请看作文要求。谁来读一读?
明确思路,拟列提纲
师:课文告诉我们这么多写作妙招,想不想小试牛刀一下?好,请看图片,同学们观察可以写什么,打算怎么写 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一下。
师:你看到什么打算怎样写?预设:雪中即景:静态的有房屋,动态的有落雪的样子;公园即景由远及近;盆栽即景用恰当的修辞让景鲜活。好了,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文提纲是写作的好帮手。请你根据自己的作文题目,先列写作提纲,把你的即景描绘在我们的学习单上。希沃传屏展示学生的提纲,学生讲解,老师点评指导。好,列出来提纲之后,我们的作文就有了最初的模样,请同学们参照提纲在作文纸上写一写,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先重点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的段落,开始吧。
抓住重点,尝试写作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想要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进行指导。
师:好现在对照老师给出的评价标准自评一下,能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三颗星,能写出动态变化得五颗星,你得几颗星?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段落?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片段,请学生互评,说出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师:从同学们的片段中能够发现我们都是带着一颗热爱的心去观察,也把这种喜爱之情带入到我们的写作之中,正如王国维先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有温度。(五)布置作业
师:古人写诗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篇好的作文也绝不仅仅是40分钟就能完成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即景的写作方法,也尝试进行了片段写作。请同学们课下完善作文的整体结构,把作文完成,相互传阅交流一下,下节课期待大家的佳作。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