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1 12: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一、单选题
1.小戈老师在实验室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块呈长方体的透明厚玻璃砖,他还找来了一支激光笔、一块泡沫板、一张白纸、几颗大头针,就开始做了。他操作时发现当大头针遮挡住细激光束时,大头针上会有耀眼光斑(如图甲所示),此时按下大头针,就可在白纸上记下激光束经过的一个位置。请问小戈老师要完成图乙所示光路至少需要几根大头针(  )
A.1根 B.2根 C.3根 D.4根
2.如上图所示为一梯形玻璃砖,A、B、C、D为外表面四个顶点,将用“插针法”测此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时操作较为规范的是 __________
A.可直接用手抓AB、CD所在的上、下侧面
B.用铅笔直接紧靠CD所在的面画边界线
C.移动玻璃砖应用手捏A、D(或B、C)所在的棱
D.只能用平行的 、 所在的上下侧面测折射率
3.某同学利用平行玻璃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按插针法步骤正确操作,借助刻度尺完成了光路图。该同学有圆规,却没有量角器,他就以O点为圆心,15.00cm为半径画圆,分别交入射光线于A点,交直线OO 的延长线于C点。分别过A、C点作法线NN 的垂线交NN 于B、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AB=9.00cm,CD=6.00cm,则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的折射率n= ②玻璃的折射率n=
③若玻璃砖前后两面并不平行,按正确实验操作,则他测出的折射率会受到影响
④若玻璃砖前后两面并不平行,按正确实验操作,则他测出的折射率不会受到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甲,乙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他们按正确实验操作各插了四枚大头针,其中大头针a、b、c的位置均相同,但最后一枚大头针的位置不同,甲、乙分别插在d,e两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入射角应小些
B.甲测得的玻璃砖折射率比乙的大
C.乙在插第四枝大头针时,使e挡住a、b的像和c
D.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5.在用插针法测定梯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光从射入玻璃砖,从射出,该同学其他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均以为界面画光路图,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图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的像
B.实验中为方便操作可用玻璃砖代替尺子画线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D.为减小测量误差,、连线与玻璃砖界面法线的夹角越大越好
7.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图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为了减少测量误差,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尽量取大一些
C.若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的像
D.若连线与法线间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玻璃砖一侧就看不到的像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起玻璃砖时,应拿“光学面”
B.使用玻璃砖的BC、CD两个侧面,加以合理操作,也可测得折射率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会减小实验误差
D.仅用毫米刻度尺也能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
9.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选用两折射面不平行的玻璃砖,则无法进行实验
B.为了提高准确度,与及与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C.若有多块平行玻璃砖可选,应选择两平行折射面距离较大的玻璃砖
D.入射角再大,折射光线也不会在平行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E.若光线垂直射入玻璃,则、、、会共线,这就说明光穿过玻璃砖时没有反生折射现象
10.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实验室提供的是梯形玻璃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小组没有量角器和圆规,仍然可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B.光线从上表面入射后,再从下表面射出,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C.图甲法线画得与界面不垂直,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偏小
D.图乙在放置玻璃砖时没有与和重合,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偏大
三、非选择题
11.在通过“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使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实验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玻璃砖的____________(选填“磨砂面”或“光学面”)。
(2)关于该实验,有以下操作步骤:
A.摆好玻璃砖,确定玻璃砖上、下边界aa',bb'
B.任意画出一条入射光线,在光路上插上大头针P1、P2
C.在确定P3、P4位置时,应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_____________
D.在确定P3、P4位置时,二者距离应适当______(选填“近”或“远”),以减小误差
(3)如图乙所示,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用量角器测量图乙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
(4)如图为小薇同学实验获得的大头针位置,请帮助她画出该实验完整的光路图______;
(5)小丹同学虽测出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但苦于无法得知非特殊角的正弦值,不能准确算出折射率,她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圆规和刻度尺,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12.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入射角越大,折射率的测量越准确
B.入射角越小,折射率的测量越准确
C.应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②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B.
C.D.
③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点,再过A、点作法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______。(用图中线段AC、BD表示)
13.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下所示
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1)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丙所示,玻璃砖4个光学面A、B、C、D。其中A、C两面相互平行,实验中对于入射面和出射面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只能选用A、C两面
B.不能选用C、D丙
C.既可以选用A、C两面,也可以选用A、B两面
(2)在完成“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后,同学们对“插针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玻璃砖的形状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插针法”只能用于测梯形玻璃砖的折射率
B.“插针法”只能用于测梯形玻璃砖和三角形玻璃砖的折射率
C.测梯形玻璃砖、三角形玻璃砖和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均可用“插针法”
15.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已经画好了部分图线,如图甲所示,并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大头针、,现需在玻璃砖下表面折射出的光线上插上和大头针,便能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1)确定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A.透过玻璃砖,挡住的像
B.先插上大头针,在靠近玻璃砖一侧挡住的位置
C.透过玻璃砖观察,使挡住、的像
(2)作出光线在玻璃砖中和出射后光线的光路图,并画出玻璃砖中光线的折射角______;
(3)经过多次测量作出的图像如图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若该同学在确定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测出来的折射率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该同学突发其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插针、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图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______。
A. B. C. D.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关键要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由于当大头针遮挡住细激光束时,大头针上会有耀眼光斑,所以只要用1根在入射光线上两个不同位置(相距较远)按下大头针,就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同样,只要用1根在出射光线上两个不同位置(相距较远)按下大头针,就可以确定出射光线,因此,小柯同学要完成图乙光路至少需要1根大头针。
故选A。
2.C
【详解】
AB.不能用手抓光学面,不能把玻璃当尺子画线,故AB错误;
C.移动玻璃砖应用手捏A、D(或B、C)所在的棱,故C正确;
D.除平行的AB、CD所在的上下侧面,其它面也可测折射率,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玻璃的折射率
则①错误,②正确;
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原理是折射定律,与玻璃砖前后两面是否平行没有关系,所以若玻璃砖前后两面并不平行,他测出的折射率不会受到影响,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为了减小角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些,A错误;
B.因为甲和乙的入射角相同,根据折射率的公式,即
甲、乙分别插在d,e两处,故可得甲测得的玻璃砖折射率比乙的小,B错误;
C.根据光线的折射规律可知,乙在插第四枝大头针时,要使e挡住a、b的像和c,C正确;
D.根据几何知识可知,若入射角太大,光不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以为界面画光路图,会使得折射角增大,由折射定律
可知,折射率n将偏小,故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故选B。
6.C
【详解】
A.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反射,则即使、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仍可以看到、的像,故A错误;
B.光在玻璃砖界面上会发生折射,实验中不能用玻璃砖代替尺子画线,故B错误;
C.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所以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故C正确;
D.为减小测量误差,入射角应当要尽量大一些,这样折射角也会大一些,折射现象更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但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太弱,不宜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A.实际点有大小,故为了减少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A正确;
B.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则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适当小一些,B错误;
C.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则即使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仍然可以看到的像,C错误;
D.由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A。
8.BD
【详解】
A.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否则,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进而影响折射率的测定,故A错误;
B.使用玻璃砖的BC、CD两个侧面,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同样也能测得折射率,故B正确;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时,容易出现观察误差,导致测量光线和实际光线有偏差,故C错误;
D.在测量数据时,仅用毫米刻度尺,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也能测出正弦值从而确定折射率,故D正确。
故选BD。
9.BCD
【详解】
A.若选用两折射面不平行的玻璃砖,不影响入射角及折射角的测量,仍然可以进行实验。A错误;
B.为了提高准确度,与及与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B正确;
C.若有多块平行玻璃砖可选,应选择两平行折射面距离较大的玻璃砖,有利于提高折射角的准确度。C正确;
D.根据光路可逆,入射角再大,折射光线也不会在平行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D正确;
E.当玻璃的上下表面平行时,垂直射入玻璃,则、、、会共线,否则不共线。E错误。
故选BCD。
10.AC
【详解】
A.在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上取两个离入射点较远的点,画法线的垂线,用刻度尺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对边和斜边的长度,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根据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故A正确;
B.由于上、下表面平行,光线从上表面入射后,再从下表面射出,入射角等于出射角且小于,所以不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
C.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都偏大,而且增大相同的角度.
根据折射定律
运用特殊值法分析:假设若法线与界面垂直时,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则折射率为
若法线与界面不垂直时,入射角与折射角都增大,则折射率为
可见,甲的测量值将偏小。故C正确;
D.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偏差时测量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而且增大相同的角度。与图甲情况恰好相同,故测量值将偏小,故D错误。
故选AC。
11.光学面 P3以及P1、P2的像 远 见解析
【详解】
(1)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否则,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进而影响折射率的测定。
(2)在确定P3、P4位置时,应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P2的像;
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故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3)根据折射定律有
解得折射率为
(4)连接P1和P2并延长交玻璃砖的上表面与O1点,连接P3和P4并延长交玻璃砖的下表面与O2点,连接O1O2,则O1O2是光在玻璃内的折射光线,作好光路图如图所示;
(5)因为
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12.D D
【详解】
①AB.入射角合适即可,不是越大或越小误差就越小。AB错误;
C.应选用细的大头针完成实验,这样光线的确定才会比较准确。C错误;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这样确定的光线方向比较准确。D正确。
故选D。
②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并且光线在玻璃中的角度要小于空气中的角度。
故选D。
③由图可知

根据折射定律得
13.1.5
【详解】
由折射率公式,即
代入数据可得
14.C C
【详解】
(1)根据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可知,实验时可以用A、C两面、或用C、D两面、或用A、B两面进行实验。故选C。
(2)只要操作正确,任何形状的玻璃砖均可用“插针法”测量折射率。故选C。
15.C 1.50 偏小 C
【详解】
(1)确定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透过玻璃砖观察,使挡住、的像,故选C;
(2)光路如图;
(3)根据
可知,图像的斜率等于折射率,由图像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4)若该同学在确定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P4P3的连线与bb′的交点偏右,测得的折射角θ2偏大,则根据
可知,测出来的折射率偏小;
(5)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光路图可知,经过P1P2的光线经两块玻璃砖的分界处向下偏转,然后射入右侧玻璃砖后平行射出,所以在图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P5P6;故选C。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