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征夫游子思乡之情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女子相思怀远之情
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离愁别绪之情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怀古伤今之情
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识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y n)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全唐”)
《代答闺梦还》
晓常识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恬静、邈远朦胧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以及富有哲理的人生之思,表现了悠远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纯美的艺术境界。
本诗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解题:春江花月夜
意象:春、江、花、月、夜
特点:意象的组合
诗歌特点(一):意象之丰
初读感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初读感知
自读诗歌,正音意
滟滟(yàn ) 芳甸(diàn ) 霰(xiàn ) 扁舟(piān)
砧(zhēn) 碣石(jié ) 皎皎(jiǎo ) 纤尘(xiān)
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
霰:雪珠 穷已: 尽头停止
离人:思妇 不胜愁:不能承受的忧愁
可怜:可惜 无限路: 极言离人相距遥远
活动一:找出诗中直接写到“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句子。
“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夜”有2句
全诗以“月”为主题来,营造“优美”“渺远”“迷离”的意境
“春”: 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摇情满江树
“花”: 月落花林皆似霰,昨夜闲潭梦落花
“月”: 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春江无月明,月照花林皆似霰,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愿逐月华流照君,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夜”: 今夜谁家扁舟子?昨夜闲潭梦落花。
活动二:诗歌中除了直接写月亮的诗句,还有哪些没有“月”字的诗句也是在写月亮呢?
诗歌特点(二):以月为主线
五个意象关系:
五个意象以“月”为主
“春”“江”“花”“夜”四个意象因“月”而生。
春来潮涌,江海潮汇,月随潮生,借花写月色空明,借夜写明月行空,可以说一切都是月亮的陪衬。
理解“月”的具体形象:
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初生之月
(一)还原意境,品读月之“初生”
问题1:张若虚那这一轮月亮是从哪里升起来的?
理解“月”的具体形象:
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
姣 姣 孤 月
(二)于“无”中见“月”,感受那轮明月的孤独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明亮的月亮
——明亮的月亮
——孤独的月亮
理解“月”的具体形象:
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
(三)“理”中品“月”,感悟宇宙的生命启迪
哲 思 之 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边初月
——永恒之月
——相思之月
理解“月”的具体形象:
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
相 思 之 月
(四)由“月”见“情”,感受世间的离人相思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扁舟之月
——徘徊之月
——徘徊之月
——离人之月
——相思之月
理解“月”的具体形象:
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
摇 情 落 月
(五)“月”落“情”满,感受一江摇曳的诗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潭落月
——沉沉落月
——西斜落月(迷离之月)
——摇情落月
理解“月”的具体形象:
张若虚心中的那一轮月亮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找原诗句
初生之月
皎皎孤月
哲思之月
相思之月
摇情落月
诗歌特点(三):情感丰富
正面渲染、侧面衬托
由大到小、由远及近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
映衬(衬托)拟人、
用典、借代、互文
问题探究
1.全诗中可以说是句句见月,句句写月,有没有诗句几乎和月亮没有关系呢?
2.张若虚的月亮和其他人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呢?
3.这首诗不仅以月亮为核心意象,而且以月生月落为线索。除了这条线索,诗歌中还有哪些贯穿全诗的线索呢?
诗歌特点(三):多线交织(线索之丰)
诗文小结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摹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