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2 10: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目标:
①借助史料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背景和影响,提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能力;
②通过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会议内容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③通过梳理国民大革命的史实,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④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
一群人
一个党
一场革命
从一群人看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北京
上海
时间:5月份
先锋:
斗争方式:
学生
罢课
时间:6月份
主力:
斗争方式:
工人
罢工
结果
释放被捕学生
拒签和约
直击“五四”现场
现场①:学生在天安门高呼“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等口号;
现场②:上海工人罢工不为加薪,而是
抗议政府,老板支持停产;
现场③:北京乞丐首领通告:不准在路
行乞,以免妨碍国人救国;
请你谈谈“五四”现场带给你的感受?
广泛群众基础
责任
爱国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
从一群人看五四运动
为什么学生成为先锋?
名称 创刊年份 主旨
《新青年》 1915.9 民主、科学
《每周评论》 1918.12 国内外大事
《晨报》 1918.12 新思想
《国民》 1919.1 增进人格
——据《五四运动画传》整理
新文化运动促进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为什么工人成为主力?
工厂数 工人数 工人罢工数
1914 1919
1914 1919
1914 1919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说明材料反映的信息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且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从一群人看五四运动
追问“五四”爆发的背景
从一群人看五四运动
五四后半年,涌现出400多种传播新思想的刊物。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说:“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1918—1921年底,报刊上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147篇,其中五四以后发表的有133篇。一位美国记者1919年8月报道:“知识分子们已组织起来,计划在农民、工人之间进行促进全国团结的工作”。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整理
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怎样的时代特色?
思想启蒙
爱国救亡
社会革命
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和救亡意识
促进新文化、新知识的传播
①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觉醒的革命者与民众相结合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领导阶级
广泛群众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的深远影响
从一个党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从一个党看中共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包惠僧 陈公博 周佛海
马 林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从一个党看中共的诞生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中共一大(1921)
工人、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中共二大(1922)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
——中共三大(1923)
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变化:由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到联合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再到明确国共合作;
原因:①对中国革命实际的认识不断深入;
②在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①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勇于承担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
②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从一场革命看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从国民革命看国民大革命
1924
国民党一大
1925
国民政府成立,并通过东征巩固根据地
北伐战争
1926
1927
纲领:
政策:
意义:
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成果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27
国民大革命
失败
追问国民大革命
问题:从国民革命的成与败中你得出哪些认识?
①应坚持建立统一战线,坚持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②中国共产党应掌握革命领导权,坚持武装斗争;
1.(2020·山东高考·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图1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图1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练习
2.(2020.7·浙江高考·12)《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练习
3.(2017·海南高考·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