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文轩中学2021-2022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预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文轩中学2021-2022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预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1 17:2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八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预测试题
(时间60分 满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与韩国、日本、印度、老挝等国家隔海相望
B. 我国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C.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省、广东省、福建省、台湾省
D.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每一位公民都要有领土意识。读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2.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3.与我国黑龙江、新疆都接壤的国家是()
A. 蒙古 B. 俄罗斯 C. 哈萨克斯坦 D. 朝鲜
4.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地区
B.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C. 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D. 最南端在海南岛
5.能反映我国经度跨度大的现象是()
A. 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油菜花开时,喜马拉雅山脉上依然冰川覆盖
B. 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现象
C. 当黑龙江省千里冰封时,海南岛一片农忙景象
D. 乌苏里江已经是傍晚时分,新疆帕米尔高原还是白天
6.《人民日报》策划的援鄂医疗队名片“粤来越好”、“湘互扶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 上海市、四川省 B. 广东省、湖南省
C. 重庆市、海南省 D. 福建省、河北省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题:
7.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 儿童人口比重较大
C. 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D. 人口已出现负增长
8.我国当前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有利于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③增加未来劳动力数量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9.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民族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
B.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C. 我国汉族人口只分布于东部地区
D. 民族分布特点“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0.甲、乙、丙、丁四条路线中,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 甲路线 B. 乙路线 C. 丙路线 D. 丁路线
11.与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的是()
A. 甲路线 B. 乙路线 C. 丙路线 D. 丁路线
12.暑假,琳琳沿着乙路线进行了一次旅行,她出发时穿着短袖,到目的地时却换成了厚厚的棉衣,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两地的()
A. 穿衣习惯不同 B. 海陆位置不同
C. 纬度位置不同 D. 地势高低不同
13.冬季,沿着丁路线旅行的感受可能是()
A. 气温越来越低 B. 海拔越来越高
C. 降水越来越多 D. 景观由稻田变成荒漠
14.对四条路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A. 甲路线所经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
B. 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 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D. 丁路线所经地区地表起伏小
15.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B. 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C.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D.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古代描写我国河流的诗句很多,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描写长江的。据此回答下列题.
16.导致长江这种流向的原因是()
A. 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
B.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
C.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17.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B. 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C.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8.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
19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
A. 年径流量大 B. 水力资源丰富
C. 航运价值高 D. 流域内矿产丰富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题目
20.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 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D.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21.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 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 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D. 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阴影部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22.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均
A. 沿长江分布 B. 沿黄河分布
C. 沿京广铁路分布 D. 沿海分布
23.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图中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4. ③、④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是因为这里
A. 原料丰富 B. 人口稠密 C. 劳动力廉价 D. 科技发达
25从①工业基地运输50万吨钢材到③工业基地,从运量、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海洋运输 B. 公路运输 C. 铁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资料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 ,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和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
(1)我国陆地国界线约是___千米。
(2)摄制组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中①省区的简称是__,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省级行政区是___(填全称)。
(3)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填数字)省级行政区、我国领土最北端和最东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填数字)
(4)《边疆行》专题片中有四集标题,分别是
a.《沙漠边的绿洲》 b.《寻岗访玉走腾冲》c.《大美塞外草原》 d.《寻找藏文化起源》
四集专题片拍摄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青藏高原每年6月到9月相对温暖少风,是冬虫夏草、雪莲花等珍贵野生药材的收获期,同时也是旅游旺季。西藏的那曲每年8月初举行5至15天不等的赛马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请你简单分析那曲“赛马节”选在8月举办的原因。(两点即可)(2分)
(6)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列举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两点即可)(2分)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______ 山脉、B ______ 山脉。
(2)E是 ______ 高原,景观特征是 ______ (填字母选项)。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①是 ______ ,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4)省区②简称 ______ ,是我国直辖市之一。
(5)我国地形特征 ______ 。
(6)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列举山区在发展当中的劣势 ______ (对交通、农业的影响)。
28.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7分)
(1)山脉、河流经常作为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分界线,图中山西省东面隔___________山脉与___________省相邻,西面隔黄河与___________省相邻。
(2)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高原,注入_________海,属于_________(内/外)流河。
(3)我国地势_________高_________低,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____________资源丰富,往往建有水电站。图中甲地区水电站位于第二级阶梯与第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附近,乙地区水电站位于第二级阶梯与第_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附近。
(4)黄河上游段的A_________平原、B_________平原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形成“塞上江南”的景观;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问题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巨大;黄河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形成可怕的“地上悬河”,危害极大。
(5)“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的群众性社会公益活动。请你提出保护母亲河的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棉花是喜光照喜热量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光热充足,气候干燥但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很适宜种植棉花。结合资料及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棉花主要产区分布在A新疆地区,B黄淮海流域和C ______流域;黄淮海流域处于 ______(填写温度带名称);C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______级阶梯,气候类型是 ______气候。
(2)D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但由于这里雨季开始 ______,结束 ______,对棉花开花期及收获期影响较大,不利于棉花种植。
(3)新疆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气温日较差 ______,对棉花生长有利;新疆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______。
(4)2020年,新疆向各地运输棉花390.7万吨,很多被制作成医用防护服、棉签等防疫物资,为有效遏制新冠疫情做出了贡献。我国东西向铁路干线 ______—______线是新疆棉花运往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5)印度棉花主要分布在 ______高原西北部,印度工业分布有靠近原材料产地的特点,M处 ______是其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位置、领土的四至、主要邻国和隔海相望国、民族分布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地理位置、领土的四至位置、主要的邻国、隔海相望国和民族分布特点等相关知识点。
【解答】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与韩国、日本等国家隔海相望,不与印度、老挝隔海相望,A错;我国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B错;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C错。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D正确。
故选D。
【答案】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D
【解析】略
6.【答案】B
【解析】名片为“粤来越好”、“湘互扶持”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广东省和湖南省。故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
【小题7】C 【小题8】D 【小题9】B
【解析】
7.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人口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
故选C。
8.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人口的政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图可知,我国当前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未来劳动力数量,不会迅速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人口增长不快。
故选D。
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和民族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图可知,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多,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故选B。
【答案】
【小题10】B 【小题11】C 【小题12】D 【小题13】A 【小题14】B
【解析】
10.【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记忆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
【解答】
甲路线和丁路线在第三级阶梯,故AD错误;乙路线经过第一、二、三三级阶梯,故B正确;丙路线经过二、三级阶梯,故C错误。
11.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记忆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解答】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与丙路线基本一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 【分析】
本题考查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记忆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答】
从短袖到厚厚的棉衣不是穿衣习惯的不同,故A错误;海陆位置不会使气温差异很大,故B错误;乙路线大体在同纬度,故C错误;沿乙路线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大,故D正确。
故选D。
13. 【分析】
本题考查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东北平原气温、地形、景观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东北平原气温、地形、景观的变化。
【解答】
读图可知,沿丁路线是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华北平原再到东北平原,海拔基本没有变化,气温越来越低,降水越来越少,景观由稻田变成旱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地形起伏,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四条线路结合气温及地形分布解答。
【解答】
A.甲路线所经地区在南方,1月平均气温高于0℃,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冬季气温最低出现在漠河,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故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路线所经地区以平原为主,地表起伏小,故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河流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故A叙述错误;内流河主要是季节性河流,故B叙述正确;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故C叙述正确;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答案】
【小题16】C 【小题17】C 【小题18】A 【小题19】C
【解析略
【答案】
【小题20】A 【小题21】D
【解析】
2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旨在考查从图表中获得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得信息分析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水资源北方地区少,南方地区多,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熟知我国水土资源状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南方水资源丰富,但山地丘陵高原面积较多,地形不平坦,不能扩大耕地面积,故A错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故B错误。
C.南水北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故C错误。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
【小题22】D 【小题23】B 【小题24】D 【小题25】A
【解析】
22. 【分析】
本题考查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四大工业基地均是沿海分布,故ABC错误,D正确。
23. 【分析】
本题考查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三角工业基地,故选B。
24. 【分析】
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传统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人口,劳动力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有科技发达。故选D。
25.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①和③都是沿海,从运量来看,50万吨钢材用海洋运输最为便宜,故选A。
二.综合题
26.【答案】(1)2.2万
(2)云或滇  广西壮族自治区
(3)④ ⑤ 
(4)b-d-a-c(或bdac)
(5)气温适宜,温暖少风;牧草肥美,马儿膘肥体壮;赛马节期间是旅游旺季,游客众多。
(6)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稳定的灌溉水源
【解析】略
27.【答案】(1)大兴安岭;天山;
(2)青藏;A;
(3)渤海;
(4)沪;
(4)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及我国的地形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不同山脉与地形区的位置关系,读图解答即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
(1)读图可知,A是大兴安岭;B是天山;
(2)E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3)①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之一;
(4)②是上海,上海简称沪,是我国直辖市之一;
(5)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6)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
28.【答案】(1)太行;河北;陕西。
(2)青藏;渤;外。
(3)西;东;水能;一;三。
(4)宁夏;河套;黄土;水土流失。
(5)植树造林;加固大堤;修建水库;防治水污染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省区、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省区、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等是解题的关键。
(1)山西省东面隔太行山脉与河北省相邻,西面隔黄河与陕西省相邻。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属于外流河。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往往建有水电站。图中甲地区水电站位于第二级阶梯与第一级阶梯交界处附近,乙地区水电站位于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附近。
(4)黄河上游段的A宁夏平原、B河套原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形成“塞上江南”的景观;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巨大;黄河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形成可怕的“地上悬河”,危害极大。
(5)“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大型的群众性社会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的建议是植树造林;加固大堤;修建水库;防治水污染等。
29.【答案】(1)长江;暖温带;三;亚热带季风;
(2)早;晚;
(3)大;高山冰雪融水;
(4)兰新;陇海;
(5)德干;孟买。
【解析】(1)我国棉花主要产区分布在A新疆地区,B黄淮海流域和C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处于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D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但由于这里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对棉花开花期及收获期影响较大,不利于棉花种植。
(3)新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省区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气温日较差大,对棉花生长有利;新疆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4)2020年,新疆向各地运输棉花390.7万吨,很多被制作成医用防护服、棉签等防疫物资,为有效遏制新冠疫情做出了贡献。我国东西向铁路干线兰新—陇海线是新疆棉花运往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5)读图可得,印度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印度工业分布有靠近原材料产地的特点,M孟买是其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该城市靠近棉花产地。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