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11 15: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课
课标要求、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 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知识要点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变异、性状和相对性状
2.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及过程
3.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数量的变化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亲子间的  性。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
相似
差异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殖
发育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  和  实现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注意:
1.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生物的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
2.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引起的变异,并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
陈佩斯
陈强
3.性状:生物体  、  和  等特征的统称。
形态结构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理
行为
4.相对性状:遗传学家把  生物  的  。
同种
同一性状
不同表现形式
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
人的耳垂的有无等
苹果的味道;人的血型等
惯用左手或右手;鸟类的筑巢等
牛的肉质好
牛的产奶多
能卷舌
不能卷舌

×
图B
图A
D
1.判断是否是相对性状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苹果的红果和番茄的黄果 B.豌豆的高茎和皱粒
C.小丽的双眼皮和小红双眼皮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问题链接】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被研究的性状是 ;
(2)转入的基因是 。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鼠的个体大小
从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过程可以推论出:
  。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问题链接】
1.研究人员把抗除草剂的基因连接到玉米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玉米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能力。这个事实可以说( )。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再结出的麦粒前者大于后者,什么原因?说明了什么?
原因是肥沃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
说明性状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
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的关系
基因
DNA
染色体
知识点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知识梳理
一条染色体其实是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着许多基因
性状
控制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知识梳理
(1)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中,外形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
(3)染色体的组成:主要是由   分子和   分子构成的,
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  和  都是一定的。
(4)在体细胞内,染色体是  存在的,DNA是  存在的。
(5)体细胞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细胞核
DNA
DNA
蛋白质
形态
数目
成对
成对
成对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  和  。
精子
卵细胞
知识点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知识梳理
判断:
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 )
×
基因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A
Aa
a
知识点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知识梳理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基因传递过程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父方
母方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子女
(23对 染色体)
(23条 染色体)
(23对 染色体)
(23对 染色体)
知识点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知识梳理
3.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数量的变化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   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其上的   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减少
一条
基因
(2)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时, 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另一条来自   ,成对的基因也是如此。因此,后代个体具有   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   染色体的数量,从而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受精卵
父方
母方
双亲
亲代
1.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
【问题链接】
2.下图是母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示意图,其产生的卵细胞示意图为( )
A. B. C. D.
A. B. C. D.
D
A
【问题链接】
A. B. C. D.
3.每种生物都具有恒定数目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 对染色体。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23 条、46 条、0条、46 条、23 条
B.46 条、92 条、0条、46 条、92 条
C.23 条、23 条、46 条、23 条、46 条
D.23 条、46 条、0条、23 条、46 条
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所以其中染色体的数量为零。
D
一只毛色为黄色的狗生下5只小狗,其中三只为小黄狗,2只为小花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狗的毛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是由 控制的;从毛色上看,狗的亲代都是黄色,狗的后代也有黄色的,称为 现象;而后代中还出现了花色,在遗传学上这是一种 现象。狗的毛色的黄色和花色在遗传学上称__________。
2.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 。
3.如果大黄狗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78条,那么该大黄狗为每只小狗提供 条染色体。
性状
相对性状
39
变异
成对
减少一半
【问题链接】
基因
遗传
知识点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现象解释:
(1)相对性状有 性状和 性状之分。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控制相对性状基因也有 基因 基因之分,并且 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3)基因在生物体细胞内成对存在,例如豌豆高茎的性状,基因表示为 或 ,矮茎的性状基因表示为 。而且只有 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用D或d)
(4)在 Dd中,表现出的性状是 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控制的性状不 表现,但会遗传下去。
dd
隐性
显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DD
Dd
显性

D
d
1.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C
【问题链接】
2.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对的基因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D
【问题链接】
3.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 )
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B.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D.不能卷舌个体基因组成是Aa或aa
C
【问题链接】
【问题链接】
4.有研究表明,人类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隐性关系(用A、a表示),请分析下图某家系关于该对性状遗传的有关问题:
【问题链接】
(1)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基因对生来就惯用左手的基因为   。(填“显性”或“隐性”)。
(2)通过7号的基因组成推导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3)如果7号个体经过矫正为惯用右手,她与一个生来就惯用右手的男人结婚,其后代  (填“有可能”或“没有可能”)出现生来就惯用左手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
(4)根据国家的“二孩”政策,5号和6号夫妇想再生一个生来就惯用右手男孩的机会有多大
显性
Aa、Aa
有可能
37.5%
【问题链接】
5.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的毛色 (填“黑色”或“棕色”)是显性性状。
(2)某良种场现有两栏牛,甲栏全为黑色,乙栏既有黑色,又有棕色。甲、乙两栏牛是亲子关系。若乙栏牛为甲栏牛的后代,则甲栏牛中某些个体的基因组成肯定是 ,乙栏牛的基因组成为 (牛的毛色由一对基因B、b控制)
(3)牛的性别决定与人相同。某农科院利用棕色公牛体细胞的细胞核和黑色某牛的去核卵细胞,组成重组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植入到另一头黑色母牛的子宫孕育,则所生小牛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体色是 。
黑色
Bb
BB、Bb、bb
棕色
XY
6.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a表示),父亲肤色正常,控制肤色基因组成是( Aa ),母亲肤色正常,控制肤色基因组成是( Aa ),这对夫妇生下了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几率( ),生下白化病孩子的几率( )
25%
75%
【问题链接】
知识点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禁止近亲结婚:
(1)遗传病: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大部分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例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色盲等。
(2)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3)原因:
如果一个家庭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产病,或者携带有致病的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