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习题课件(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习题课件(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1 19:21:17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THANKS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教练员站在上面指挥
训练,正在征集设计方案,我们可以通过竞标的
方式确定建塔资格,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
目安全性
2建造塔台的竞标标书中需要考虑到建塔位置、使用
材料、塔的设计(塔高、塔型、实用性、安全性
等)、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因
素。
判断题。
1.建造塔台时,我们只需考虑塔台本身的设计和材料,
其他因素不必考虑。
×
2教练员的塔台要能随需要变换位置,所以我们设计的
塔台应能方便移动。
3.在制订标书时,只能用文字进行表达,不可以用画图、
标记等其他形式
(×)
4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
改进和完善。
5塔台的设计中如果能考虑到抗风、抗震能力,并且关
注到楼梯、栏杄等细节,将会有助于获得好评。
选择题。
1建造塔台需要结合塔台的功能进行,下列功能不是塔
台必需的是(A)。
A.能储物
B能站人
C.能移动
3右图中的小伙伴正在投标发布会上进行(C
建塔位置
A.选址
使用材得:称案
增的设
B设计
为陆游
形东新让络
C展示
城木算:料请如人元
4.下列关于建造塔台的说法不合理的是(C)。
A.塔台的高度要适合教练员观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
B.塔台建造在操场的侧边,不影响运动员训练,能移
动就更好了
C塔台建造的重点是美观和成本,塔高、承重、安全等
是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5工程要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多种制约因素,说明工程
具有(B)。
A制约性
B复杂性
C.平衡性
初显水平★★
四、如图是设计师设计的两款水瓶,通过探究,参与投
标展示。
动饮水
携式饮水瓶
1.设计师在设计构思运动饮水瓶时,首先考虑到运动时
方便、安全饮水的(A)。
A需要
B材料
C成本
2运动饮水瓶设计细节的体现:瓶嘴采用(B)结
构,能使水流细,容易喝到水,防止漏水。
A.圆形囗
B尖嘴
C吸管
3.在慢跑中喝水,如果使用便携式饮水瓶,会遇到的困
难有(C)
A.有带子,方便拿
B太重
C.水会容易漏
4设计师在设计时,首先要明确人们的实际需求,再根
据实际的(A)进行初步构思,然后进行细节上的
设计。
A.需求
B材料
C成本
胜任水平★★★
五、[创新题组群1]制订雨伞架竞标标书。
到雨天,教室的雨伞数量就剧增。针对这一问
题,学校要在教室外面安置一个雨伞架解决班级雨伞收
纳问题。状状邀请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参与竞标(共16张PPT)
THANKS
填空题。
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
节,工程师常通过这个环节来测试他
们的设计。
2.我们建造塔台的过程中,要像工程师
样,经历设计、制作、测试
评佶、改进塔台模型等环节,最后
建造塔台。
3.对于塔台的设计方案,学校给定了要求:塔台必须保
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
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
二、判断题。
1.我们设计的塔台应该要尽量达到稳固、美观、价廉的
平衡。
2设计塔台模型时,提供给每组70根20厘米长的吸
管、剪刀一把、胶带、尺子一把,这是材料和工具上的
限制。
3.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只要设计中有文字和图画
说明就可以得到3分
×
4塔台模型不稳定,产生倾斜角,可能与设计和制作都
有关系。
5我们可以通过上面图、侧面图、底面图来表示塔台形
状、尺寸的设计。
6设计方案完成后,在后期的活动中不能进行调整和修

(×)
、选择题。
1.下列框架中,(B)框架是最稳定的形状,具有
定的承重和抗压性,受压不易变形。
B
2.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并稳定站立,下列设
计可取的是(C)
①上小下大
②上大下小
③上重下轻
④上轻下重
⑤多用三角形
⑦用框架结构
能节省材料
A.①3⑤⑦
B.②④46⑦
C①4⑤⑦
3.下列关于塔台设计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B
A.吸管的连接方式可以考虑用胶带进行固定
B.底座应该做得越大越好,保证塔台的稳定性
C.多用三角形的框架结构,提高塔台的稳定性
4某科学兴趣小组计划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
具有动力的小车模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
A.绘制多角度的小车模型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地反映
它的结构
B.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不用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C.小车模型的设计方案完成后,还需反思和改进自己
的设计方案
5元元想要制作一个笔筒,她进行设计的基本流程正确
的是(A)
A.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
评价与改进
B.初步构思→明确需求→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
评价与改进
C.明确需求→绘制设计图→初步构思→评价与改进
四、[创新题组群2]根据前面制订的雨伞架竞标标书
来设计模型
要求:雨伞架要能移动并能保证稳固,能收纳
足够多的雨伞,易取放,能排水,占地面积小,还要
尽量节省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制订的雨伞架
竞标标书设计一个长度为20厘米、宽度为10厘
米、高度为15厘米的雨伞架模型。(共18张PPT)
THANKS
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
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教材第2~3页)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
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
2.一套住房的建成需要经历选址
设计

造、验收等过程。
、判断题。
1.[易错题]台灯、沙发、电视、电脑等都是住房的基本
结构。
(
2.一套适宜生活的住房除了室内的灯光,往往还需要良
好的采光系统。
3住房内部错综复杂,系统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
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5每个住房的结构都有所不同,所以建造的过程也各不
相同,毫无共同之处。
(×)
、选择题。
1下列活动属于工程的是(B)。
A.画一幅漫画
国家速滑馆,用于2022年冬季
奥林匹克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
B建造“冰丝带
C.炒一盘菜
2观察木屋的局部图,可以发现木屋是依靠横梁和柱子
支撑的。下列关于横梁和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横梁和柱子属于房屋后期购置的设施
B.只有木屋中存在横梁和柱子,砖瓦结构的房子中不
存在
C.横梁和柱子都是房屋的基本结构,用来承重
3住房必须具有的系统包括(C
①供水②供暖③采光
④电路⑤排水⑥网络
A.①②3
B.4⑤⑥
C①②③34⑤⑥
4.下列住房设施中不属于电路系统的是(C)。
A.电线
B开关
C.水表
5住房建造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很重要,都必不
可少,但核心是(B)。
A.选址
B设计
C.建造
6.下列关于住房中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系统的建设要与住房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并要协同
设计
B.住房除了供水、电路、煤气、供暖外,还有采光、通
风、承重等系统
C.住房中的系统非常复杂,要相互独立,避免一个设
施出现多个功能
初显水平★★
四、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图回答问题。
墙体
回回回
楼板
厕所中提供用水的供水系统,每个房间提供电器用电
的电路系统、给予房间自然光的采光系统等
等;在北方城市的住房中还能看到专为抵御严寒的
供暖系统
3.为了得到更大的主卧面积,姑父想将家中几个房间的
承重墙拆去。你同意姑父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示例:不同意。在我们的房屋中,承重墙起到支撑的
作用,对于整个房屋而言是决定安全的重要部分。(言
之有理即可)
五、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
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
区南部,2003年12月24日
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
工。它是国家标志性建筑,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举行了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
球比赛决赛。(共16张PPT)
THANKS
、填空题。
1.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各组设计
建造的塔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方法。
2测试塔台模型的各项性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
“塔高”要求达到60厘米,米尺可以满足需要;测
试“抗风能力”时,可以借助电风扇的不同风力
等级完成。
、判断题。
1测量塔台高度时,将塔台模型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将
米尺竖直放在塔台边上,平视读数。
2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时,若条件有限也可用课桌
人工模拟不同等级地震来测试,但是量化标准要尽量
保持相对一致。
3.“材料成本统计”可以通过制订材料费用进行测算,
但是“分工合作”和“美观”是无法量化的项目,需要
全班评议,共同商讨。
4.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反思交流,借鉴
他组经验的方法,在之后的环节调整原有设计,直至
达到项目要求。
5测试塔台模型时,“顶端承重”“塔高”“设计图及文字
说明”“分工合作”等标准是建造塔台必须达到的要
求,其中任何一项不能达到工程标准,该工程就是失
败的
(×)
选择题。
1.下列测试情景中,属于测试塔台模型承重能力的是
B
材料价目表
吸管
钩码
滚珠
胶带
弹簧
0元/根1元/个02元/个0.1元/米0.2元/个
A.塔台模型外形杂乱、不美观,这一定与塔台的设计
环节有关
B.塔台模型倾斜,承重能力较弱,可能是因为塔台底
脚间的高度不同
C.胶带使用较多,但塔台模型仍松散不稳定,因此连
接技术上还需要虚心学习
初显水平★★
四、下图是测试塔台模型的几个情景,根据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情景是测试塔台模型的高度,根据评价表,
塔高(C)60厘米,才能打3分。
A.没有达到
B基本接近
C.达到
DIAJES

2.图乙中正在测试模型的顶端承重,除了图中所用工
具——书本外,还可以借助水瓶等重物,要求是所选
重物要一致。

3.图丙是测试抗风能力的情景,测试过程中发现风力1
级测试中,塔台模型就开始摇晃,抗风性能差,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塔台模型太高(或塔合模型结
构不稳)。

4测试完塔台模型后,进行问题梳理时发现:底端重量较
轻,不利于抗震;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
品可能会倾斜;吸管使用数量过多,会导致成本过
高,浪费材料。
胜任水平★★★
五、[创新题组群4]测试状状制作出来的雨伞架模型。
1.请帮助状状补充测试记录表中的测试项目。(共14张PPT)
THANKS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
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2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小组交流评估,梳理出需要进
步改进的问题,再依据塔台模型的评价表等改
进设计方案
3本课结束后的设计并非是终极成品,仍需重新制作
模型,再次测试评估,发现问题要进行改进
,直到达到工程要求,才能完成设计环节,然后进行
施工建造。
二、判断题
1.在自我评估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困难,可在组际评估时
发出邀请,寻求他组同学的帮助,各组学生应根据自
身优势提供支持与建议。
2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在改进设计图纸之后完成。
(×)
3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
程要求。
4.工程设计的改进应在数据、现象的支持下进行有依据
的改进与完善。
、选择题。
1.工程的设计活动所不具有的特点是(C
A.往复性
B.复杂性
C.单一性
2.下列属于设计方案修改的依据是(A)。
①招标书②设计图纸③制作的模型成品④4测
试数据记录表⑤问题梳理记录单
⑥改进方案
A.①2③4⑤6
B.②3⑥
C.②③⑤⑥
3右图是某小组的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对于依此改进后
的设计方案评估不合理的是(C)
A.调
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重新调整塔台模
整塔
部需要加重,并重新调整结构,让底部更大,使塔台模型在
台高
过程随时进行准确测量,避免误
强塔台模型中间吸管的稳定性
度后,
承重能力提高
4.下列关于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活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程设计改进时,积极学习和应用他人长处即可,
不必取舍
B.工程设计评估其实是一个自我反思、相互取长补短
的过程
C.工程的评估和改进,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
提出方案
设计模型
符合要求
需要改进
制作模型
测试评估
达成目标
需要改进
展示交流
改进前


点濠烨抗

底哩里
唐*小
氣辫上底噱
脚童的方选战恻风
改进后的设计
小组
改进后
民期
嘉钤好加

6准
2右侧两图为某小组改进前后的塔台模型设计方案,该
小组主要做了如下修改:①底部加重,并提高底部吸
管的强度,增强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性能;②减
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让塔台模型外形更加美观,降
低塔台模型的成本
胜任水平★★★
五、[创新题组群5]状状建造的雨伞架模型通过测试
评估后,请你帮他改进设计并画出改进后的设计
图(共13张PPT)
THANKS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是集桥


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
到原型,例如“鸟巢”体育场。
判断题
1.建造港珠澳大桥时,针对桥面高度必须超过80米,桥
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
的建筑物出现的问题,工程师们的解决办法是用圆钢
筒围岛
(
2.在工程遇到限制和挑战时,可以先直接进行建造,然
后在建造过程中解决问题。
)
3建造住宅和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两个独立的建设过程,
两者没有共同的特点。
)
4.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依靠技术的支
撑来完成,因此工程的关键是技术。
5工程建设中常有设计、建模、测试、改进、再建模、再测
试、再完善的循环过程,这说明工程建设从明确问题
到实施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选择题。
1.港珠澳大桥的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
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面对如此限制,最后的解
决办法是(B)
A.索塔吊装
B.修建人工岛
C.用圆钢筒围岛
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中国空间站的名称是(C
A.天眼
B.天问
C.天宫
3料产品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
来了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研制出了
像废纸一样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塑料,这种新型塑料的
诞生,为塑料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根据这个
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B设计不需要技术的参与
好的设计必然产生出好的技术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①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②设计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③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实施建设
胜任水平★★★
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五、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天眼”的文段,回答问题。
由于建造地址是一块洼
地,其地形、边界复杂,周围环
境高度落差大,支承柱高度就
得在3米至50米不等,导致
“天眼”的组成部分—圈梁、索网和基础受力复杂,并
且圈梁温度作用明显。“天眼”设计对精度要求极为苛
个大难题。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团队不停地想对
策改方案,最后提出将柱子与圈梁隔开,通过一个径向
可移动的支座进行滑动释放,就是用一种可移动的支座
连接柱子和圈梁,而不是简单地焊死,圈梁、索网受力和
变形均匀,有利于望远镜调整角度。(共16张PPT)
THANKS
初始水平★
填空题。
1制作塔台模型的活动核心是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
设计方案相一致。
2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
胶带。
二、判断题
1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经过小组研讨交流再进行处
理,避免个人随意修改。
2.为了更好地完成搭建,防止塔台模型倾斜,我们应按
侧面搭建、整体搭建、底座搭建的顺序开展制作活动。
)
3.在达到制作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要尽量减少材料用
量,以节约成本
4.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顶部加重或减少三角形结构
数量能增强塔台的稳定性和抗风抗震能力。
(×)
5在简单自评与互评塔台模型的优缺点时,我们要有证
据、有依据地进行评价,要积极大方地给予他人正面
评价,也要客观理性地接受他人的建议。
选择题。
1.想要增强塔台的抗风抗震能力,可以(A)。
A.在底部进行配重
B.将侧面搭成片状结构
C.制成上大下小的形状
2元元很喜欢玩过山车,她准备自己搭建一个过山车模
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在搭建过山车模型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
设计
B.设计图完成后,就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制作,不能
再修改
C.制作完成的过山车模型可不断地进行修改与调试
A.交叉打结
B相互回扣C直接嵌(qan)套
A.对照评价表,我们可以更具体地观察到塔台模型的
优势与不足
B.面对问题,我们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要
有自己的思考
C.我们只需要关注、记录自己的模型情况和反馈,不
必了解他人的塔台模型
2.图乙所示的模型,底部方形,顶部三角形,这是为了
在实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
A.增加稳定性
B.节约材料
C.增强抗风能力
3.(多选)由四种模型的设计可知,为了保证塔台的坚
固稳定,增强抗风抗震能力,可以(ABC
A.在底部增加配重
B.大量使用三角形结构
C.各个接口处用适量胶带固定
胜任水平★★★
五、[创新题组群3]根据前面设计的模型方案制作雨
伞架的模型。
1.在状状动手制作模型前,你对状状有哪些提示 (试
着写出三点)
制作雨伞架模型要与设计方案一致。
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要考虑节省胶带,搭建基本
成时再次检查接口处。
准确测量每根吸管的长度,避免出现与设计图不符或
倾斜的情况发生。
……··一
优点:取放方便,外形简洁,可折叠收纳,不用的时候占地面
+小,能储水
不足:模型的阏格开口过大,雨伞可能会掉落;能收纳雨伞的数
量比较少;储水槽较小,可能会有少量雨水滴落在地面上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