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中学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中学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1 18:31:43

文档简介

2021年12月八年级第二次联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南在0℃以下
B.此线以北是暖温带,以南是亚热带
C.此线以北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以南以小麦为主
D.此线以北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以南是落叶阔叶林
2.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3.下列语句中描述的地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2021年3月4日和3月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两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首都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北京四合院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保护修缮 B.保持原貌 C.全部拆除 D.异地重建
6.以下描述为北方地区农业特点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B.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C.农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
D.农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7.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8.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而行,其原因是(  )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9.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
10.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临海、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
11.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读“东北地形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①②③高海拔山区适合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13.关于东北三省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河流多为内流河
C.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D.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
14.“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东部地区平原面积较多。完成下面小题。
15.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汉江谷地
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如图所示,回答16~17题。
16.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及西部地区构成了(  )
A.“Z”型格局 B.“S型格局”
C.“T”型格局 D.“H”型经济格局
17.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优势是(  )
A.石油资源 B.整个河段水能较丰富
C.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D.天然的黄金水道
18.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是(  )
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上海
19.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巫山以东,东临东海和黄海
B.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C.武汉位于长江下游,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
D.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0.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是因为(  )
A.建筑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21.下列有关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香港博彩业发达
C.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
D.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丰富
22.台湾省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的省是(  )
A.海南省 B.浙江省 C.山东省 D.福建省
23.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属于香港优势的是(  )
A.土地价格低廉 B.日用消费品丰富而廉价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4.有关我国台湾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居民多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25.我国的“南大门”是(  )
A.海南岛 B.珠江三角洲 C.台湾省 D.南海
综合题(共6小题,每空一分)
26.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四大地理区域中②   地区和③   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A    (山脉)﹣B    (河流)一线,与1月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填序号)
(3)②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
A.米饭 B.馒头 C.大饼 D.糌粑
27.北方是我们的家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由于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填耕地类型)。这里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A地区气候冷湿,发育了肥沃的    色土壤,气温条件造成农作物熟制是    。
(3)①是    山脉,该山脉以东的B地区淡水资源不足,国家通过    工程将长江水引入该地区。
(4)C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    堆积区,本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在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
28.在黄土高原这片十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该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黄土高原东起乙   山脉,该山脉以东是   平原。
(2)黄土高原南部是丙 山脉,该山脉和东部的   河,共同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此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多选)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③乱垦滥伐
④过度放牧
⑤陡坡耕种
⑥沟壑纵横,地表坡度大
(4)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有   (多选)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B.退耕还林还草
C.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提高收入 D.开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29.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长江横向经济带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同时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将形成开放新局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②为   海;城市④是我国第一大城市   .
(2)图1中长江发源地所在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甲处建设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
(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农业发达,以   粮食种植为主.请你举例说明长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一条即可)   .
(4)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图1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   .
(5)武汉位于长江与________(河流)交汇处。
(6)下列说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的是( )
A.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退田还湖,增加流域内湖泊面积,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C.借助沿江地带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D.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湖众多,可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
30.读图回答:(7分)
(1)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早期的合作模式为:“ ”
(2)香港和澳门濒临我国的   海.
(3)澳门位于珠江口的   (东、西)侧,其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
(4)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的优势是    (写出1条).
(5)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大力发展   型经济.
(6)铁路线A为 线。
31.如图示意台湾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南临   海,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
(2)台湾岛北回归线以北为      气候。
(3)台湾地形以   为主,最大的山脉是   山脉,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
(4)台湾地势中间高,东西低,所以河流短小急促, 资源丰富。
(5)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   型经济。台湾的电子配件要运到福建省销售,应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答案:
一.选择:
1-5:BCDAA
6-10:CADDA
11-15:BADBB
16-20:DDDAC
21-25:CDDDB
综合题
26:(1)南方;北方;秦岭;淮河;0;
(2)②③;①④; (3)A。
27:(1)旱地;温带季风气候;(2)黑;一年一熟;
(3)太行;南水北调; (4)黄土;水土流失;地上河。
28:(1)太行山;华北;(2);秦岭;淮(3)①②⑥;(4)CD
29:(1)东;上海;(2)高寒;三峡;(3)水稻;便利的水运;(4)水土流失.(5)汉江;(6)C
30:(1)前店后厂;(2)南;(3)西;博彩旅游业;(4)资金丰富、人才或管理经验都可;(5)外向.(6)京九线
31:(1)南;台湾;福建(2);亚热带季风;(3)山地;台湾;西;(4)水能或水力;(5)西部平原;出口导向;海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