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22 《寓言四则》
七年级语文上册 义务教育出版社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都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伊索寓言》,法国《拉封丹寓言》和俄国《克雷洛夫寓言》。
1
01
《蚊子和狮子》
2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
2.利用寓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雕xiàng bì 护 爱mù
凯gē 杞 人忧天
像
庇
慕
歌
qǐ
字音字形
《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选自
伊索与《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善于讲动物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被希腊人所熟知,希腊许多寓言都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或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如《狼和小羊》,用豺狼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等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寓人。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默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整体感知。
思考交流:
1.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2.品味两则寓言的讽刺意味。
3.赫尔墨斯和蚊子分别代表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赫尔墨斯/蚊子代表生活中 的人。”
4.你从蚊子战胜狮子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1.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
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这则寓言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品味两则寓言的讽刺意味。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赫尔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于是化作凡人
来到雕像者店里,雕像者说出了跟他的希望完全相反、使他极
为难堪的话。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战胜了强大敌人的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的
途中,竟然撞在蜘蛛网上,哀叹自己将被吃掉。
3.赫尔墨斯和蚊子分别代表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赫尔墨斯代表生活中 的人。
盲目自高自大的人
蚊子代表生活中 的人。
得意忘形
爱慕虚荣、自以为是
爱慕虚荣、妄自尊大
骄傲自满
4.你从蚊子战胜狮子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蚊子挑战狮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利用自己会飞的优势避开对方的力量,攻击对方鼻子,这是它最合适的攻击点,又是自身最安全的地方。这正是以己之所长,攻敌之所短,结果自然战胜了强大的狮子。
阅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思考探究:
对自己要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过度自负的人会被现实击垮……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做人要低调,不要得意忘形。
以己之所长,攻敌之所短,才能战胜对方。
做人既不要看轻自己,也不能得意忘形……
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
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胜利光环。
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正视自己,在权力、荣誉面前迷失了自己。我们要客观认识自己,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
课后达标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尔墨斯不是爱慕虚荣,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如果赫尔墨斯听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默不作声,
悄然离去……
“蚊子正束手无策时,松树上滴下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
如果赫尔墨斯来到店里,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