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竹影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
2了解一点中国画的知识,激发对艺术的热爱。
3赏析优美的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优美的意境。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漫画作品大多以儿童为主人公,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散文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作品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走近作者:
惬意 朱砂 蘸
撇竹叶
口头禅
参差不齐
(qiè)
(shā)
(zhàn)
(piě)
(chán)
(cēn)(cī)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包括(指大范围)。
弥漫(mí màn)
徘徊(paí huái)
口头禅(chán)
依样画葫芦
包罗
蘸(zhàn)
惬(qiè ) 意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疑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文中指(1)。
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谈话的点缀。今指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方法简单,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满意、称心、舒服
说说上面各词的词义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方法提示:
1、本文叙述……,引出……,获得……。
2、什么时间?在哪里?哪些人?做什么?简要经过,结果如何?
一个夏夜,我和弟弟、华明在月光下看竹影、描竹影,听爸爸给我们讲解中国画知识,得到了一次艺术体验。
品读课文
文章中的描写充满了童趣和艺术美,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最生动或最优美?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做些批注。
示例: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这句好,好在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华明在月夜下向我们蹦跳着跑来的情态。
用“————— 句好,好在 ———————————— ”这一句式评点。
(温馨提示:可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品评。)
三、跳读课文——寻趣说趣
例如: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幽暗”细腻而贴切的描绘出太阳落山后那种昏暗而有点清冷的感觉;“弥漫” 把这种幽暗朦胧的光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充满着美感。
-
你觉得文章中的爸爸是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
1、理解并尊重孩子;
2、懂得因势利导教育孩子;
3、博学,特别是对绘画颇有研究。
爸爸的话里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四、分角色朗读——品竹韵、索竹理
1、画竹难;
2、中国画的特点及其与西洋画的差异。
丰子恺画作欣赏
西洋画像照像,中国画像符号。
重写实,重形似
重写意,重神似.
风景
西洋画像照像,中国画像符号。
人物
重写实,重形似
重写意,重神似.
静物
中国画
美的姿态,活的神气!
第一幅
小凳子,光着脚丫好可怜啊!我来给你穿鞋子吧,一只、两只,哎呀!不够,弟弟的鞋也给你穿吧!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2
3
取苹果
穿了爸爸的衣服
试试以孩子的口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给漫画配上文字。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你儿时玩过哪些充满童稚的游戏?
六、放飞童年:
七、课后作业:
——人尽其能,各显所长
喜欢画画的,给童年生活画一幅画儿;
擅长写作的,为童年生活写一篇散文;
爱好写诗的,为童年生活写一首小诗。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风筝》 鲁迅
例如:
堆雪人、堆积木、玩沙子——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老鹰抓小鸡——戏剧表演艺术
在身上画手表、在手指头上画人脸——绘画类
女孩子跳橡皮筋、跳房子——舞蹈类
剪纸、做纸船、折纸飞机——手工艺
时光带走我们的童年,
让我们长大:
岁月增长我们的阅历,
让我们成熟。
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
睁大聪慧的双眼,
展开想象的翅膀,
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
一抹斜阳是一首歌,
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
反思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效果甚好。
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内容,讲解过多,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