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雪地贺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雪地贺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0 08:5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雪地贺卡》(2课时)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自行解决生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评价人物:
1,通读全文,说出整体感觉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探究三张贺卡,我与李小屹的思想感情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解决生字词
 1、读一读下面的字:
     埋没 颏 雀斑 班级 襟怀 屹立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襟怀 嫉妒 十万火急 臃肿 奇遇
二.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三.通读课文,思考
1.文中有几张贺卡,分别是写给谁的?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
第一张贺卡内容:
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吗?饿了就吃雪吧。咱俩做个好朋友!
祝愿: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沈阳岐山三校二年级四班 李小屹
读出了他的什么感情?(重黑色字体是赏析的字词)
(李小屹却把雪人当朋友,对雪人嘘寒问暖。这么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令作者格外心动。其次,这样纯洁的童心唤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作者想呵护刘玲的童心。 )
李小屹的第二张贺卡:
雪人:我收到你的贺卡高兴地跳了起来,咱们不是已经实现神话了吗?但我的同学说这是假的。是假的吗?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请你告诉我这是不是真的。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大人是谁?十万火急告诉我(15个惊叹号)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学王洋,电话621**10.张弩电话684**77.
祝愿: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李小屹
读出了她的什么感情?(重黑色字体是赏析的字词)
(读出李小屹接到信高兴,兴奋之情。但同时又有些半信半疑。)
童趣:赞美雪人;
   李小屹 的童年:童心:同情、关心、祝愿;纯真、美好的心灵
2.“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贺卡
李小屹:真高兴得到你的贺卡,在无数冬天里面,从来没人送给我贺卡。你是我的好朋友!
祝愿:获得双百 永远快乐!
岐山中路10号三单元门前的 雪人
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我”—对童心的呵护和珍爱,真心的祝福)
四、达标检测:
1.默写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2.说出在这三张贺卡中,我“的”感情及李小屹的感情。
五.教学反思:
整体而言,学生能够理解三张贺卡中我的情感及李小屹的情感。只是感觉对个别字词的引导还不够。第二课时准备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及个别词语。这节课中,我没有过多用成年人的理解去解说,去“授业解惑”,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理解文中“我”因为对童心的爱护而左右为难的心情,理解文中重点的句子。孩子们的辩与思,是顺利地突破这两个难点的关键。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自主阅读,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相关课程标准;
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
教学目标:
1.加强对重点句子及字词的理解,深化主题
2.. 把握语文学习中对字词的理解
评价任务;
1.课堂讨论
2.发挥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喜欢的句子:
1.“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想保护纯洁的童心,他知道作为一个孩子应该有梦,应该有对童话的神往,有对生活的某种期待,应该富有想象力,这种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续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给孩子写信。作者说“不知这样做对不对”,是怕创造的童话境界吓着孩子,自然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孩子知道是一个大人在跟她对话。作者这样做没什么不对。
2.一个带有秘密的 ( http: / / " \t "_blank )童年是多么地幸福。
带有秘密的童年充满了童真童趣,相信神话,使童年色彩斑斓,符合孩子喜欢幻想的心理,给童年染上了梦幻般的色彩,因此说这样的童年时幸福的。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类“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然也有这类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荷首乌根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特别是对“结末教训”的信以为真等等,就是这类“神话”。这些“神话”以及“我”对这些“神话”的理解,还有,短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背着先生的那些顽皮淘气的有趣“工作”和课堂小动作,乃至有口无心乱读书、欣赏先生读书的入神样子,关于“怪哉”一事对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砖头抛到间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灵里的“秘密”。学生的讨论,不必讲道理,只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即可。
2、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假设几天以后,李小屹又给“雪人”写了一张的贺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会写些什么呢?
前半部分所问,目的在让学生更认真地阅读、领会课文。文中在字面上已经作出了回答。理解的要点是:①“我”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信,是被孩子的纯洁、美好的心灵,孩子所表现出的对人的普遍的同情和关爱所感动。“我”的举动,是对这种心灵的呵护,对这种关爱的回应,对这种可贵情感的珍重。②后来为什么又不回了?如果继续这个游戏,那就无异于真的骗了她。如果说出真相,那就破坏了她正在编织的美好的梦,中断了她正在“上演”的动人的故事,而这,是“我”更不忍心的。所以,面对这么一个纯真的孩子,“我”只好停止这游戏,让李小屹在今后成长的岁月里自已去认识吧,让这动人的童心童真童趣延长得更久一些,让她这幸福的童年迟一点结束吧。
后半部分的回信活动,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各显其能。但总的应立足于文本,扣紧李小屹的纯真、美好的、相信神话的心灵特点以及当时焦急等待回答的心理特点。
小结,揭示主题
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我把贺卡放回去”至结尾。
2、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
达标检测:
1.写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
2.自己能独立完成课后题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朗读有些欠缺,致使在理解时需要老师加以正确引导。但我在拓展的部分做得有些欠缺,应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童心童真的美好,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学生都找出了文章的重点词句,可是抠词抠句还不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不能仅仅是就这一句来理解,还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要理解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的。学生要层层深入的把一处语句说透了,读好了,才可以进行下一处的学习。课堂上,我的环节过得过快,没有给足学生深入实践的时间,以至提前结束课文。比如“我应该小心并且罢手了”这一句,为什么小心?为什么要罢手?从中说明了什么呢?等等,还应该让学生充分去与文本对话,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