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导体的电阻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导体的电阻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1 22: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第二节:导体的电阻
一、选择题
1.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两导体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柱体高均为h,大柱体柱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柱截面边长为b,现将大小柱体串联接在电压U上,已知通过导体电流方向如图,大小为I,则导体电阻率为(  )
A. B. C. D.
2.某金属导线的电阻为R,现将它均匀拉长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变为(  )
A. B. C. D.
3.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铂电阻温度计就是根据铂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特性制成的,下面关于铂丝的R—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4.某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三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电压表V的示数为3.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35W
B.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75A
C.此时灯泡L2的阻值为12Ω
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0A
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绞合,然后把它们串联在同一个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A. B. C. D.
6.某同学拿了一根细橡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长度为20cm的盐水柱.测得盐水柱的电阻大小为R。如果盐水柱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则握住橡胶管的两端把它均匀拉长至40cm,此时盐水柱的电阻大小为(  )
A. B.R C.2R D.4R
7.把一根电阻为1Ω的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截成等长的2段.再把这2段金属丝并联起来,这样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0.05Ω B.0.25Ω C.4Ω D.1Ω
8.两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电阻的阻值大小关系为R1小于R 2
B.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R1的电流小于R 2的电流
C.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R1两端电压大于R 2两端电压
D.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R1的功率大于R 2的功率
9.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
A. B. C. D.
10.一粗细均匀的圆柱形金属丝,电阻率为,电阻为。若将它拉成长度是原来的2倍的金属丝后,其电阻率为,电阻为,则(  )
A. B. C. D.
1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而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C.由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由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12.如图所示,由电源、小灯泡、电阻丝、开关组成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正常发光.若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C.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D.电源的电压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13.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决定导体电阻率大小的因素是(  )
A.导体的电阻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 D.导体的材料
14.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C.某学校教学楼中,同时发光的电灯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15.和是材料相同、上下表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导体,的上下表面积大于的上下表面积,将和按图中所示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和的体积相同,则通过的电流大于通过的电流
B.若和的体积相同,则的电功率等于的电功率
C.若和的厚度相同,则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端的电压
D.若和的厚度相同,则两端的电压大于两端的电压
二、填空题
16.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______成正比,与它的______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______有关。
(2)公式:R=ρ,式中ρ是比例系数,ρ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17.有一长L,阻值为5Ω的金属丝,现将它均匀拉伸到2L时,它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Ω.
18.根据图所示的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这个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图中电压的值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19.有一根电阻丝,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两端电压减少0.4V,通过的电流减少0.08A,这根电阻丝的阻值是多大?
20.和是材料相同、厚度不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的厚度为的厚度的2倍,的表面尺寸比的表面尺寸大。在两导体上加相同的电压,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求通过两者的电流的大小之比。
21.一研究小组通过实验画额定电压为3 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该小组应选用如图所示电路中哪个电路进行实验?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电阻定律可知
可知:两导体的电阻
两电阻串联,分压相等,则a两端的电压为;由欧姆定律可知
解得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D
【详解】
由于直径拉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导线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又因为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由于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长度成正比。导体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铂电阻温度计铂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温度为0℃时,铂丝的电阻值不等于零,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A
【详解】
ABD.电压表V的示数为,由图象得到通过的电流,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为;和各分得一半的电压,即,由图象得到通过和的电流。总电流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为。输出功率为
故A正确,BD错误;
C.此时灯泡L2的阻值为
故C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设原来的电阻为R,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R1=4R
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电阻
R2=R
然后把它们串联在同一个电路中,则电流相等,根据U=IR可知,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为16:1。
故选D。
6.D
【详解】
盐水柱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故有
握住橡胶管的两端把它均匀拉长后,则有
故A 、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截成两段后,每段电阻R=0.5Ω,然后再并联后的电阻R并==0.25Ω.
A. 0.05Ω,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0.25Ω,选项B符合题意;
C. 4Ω,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1Ω,选项D不符合题意;
8.A
【详解】
A. I-U图象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两电阻的阻值为R1小于R2,故A正确。
B. 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等,根据可知,R1的电流大于R 2的电流,故B错误。
C. 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等,根据 可知,R1两端电压小于R 2两端电压,故C错误。
D. 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等,根据 可知,R1的功率小于R 2的功率,故D错误。
9.D
【解析】
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1/2,故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4,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电阻增加为原来的16倍;再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电流减小为原来的1/16;
故选D.
10.C
【详解】
AB.电阻率由金属本身性质决定,不会变化,故AB均错误;
CD.当将电阻长度拉成原来的2倍后,由
可知在体积一定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再由电阻定律
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即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A.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而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正确;
BC.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其两端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故BC错误;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材料及其温度有关,与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S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金属导体而言,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当用酒精灯对金属电阻丝进行加热时,金属电阻丝的温度就会升高,电阻就会增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减小,灯泡的亮度就会变暗.故选C.
13.D
【详解】
电阻率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率只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故选D。
14.C
【详解】
A.根据电阻定律,电阻除了与材料有关外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A错误;
B.由焦耳定律,产生的热量除了与电阻有关外,还与电流的大小和时间有关,B错误;
C.并联电路中
并联的电阻越多,则总电阻越小,C正确;
D.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与电流及电压的大小无关,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
A.由于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因此两电阻中电流一定相等,故A错误;
B.设电阻的表面边长为a,厚度为d,根据可知,,则可知电阻与厚度d有关,与体积无关,由V=Sd可知,如果两导体的体积相同,则P1的厚度小于P2厚度;因此P1的电阻大于P2的电阻;则由P=I2R可知,P1的电功率大于P2的电功率,故B错误;
CD.由B的分析可知,若厚度相同,则两电阻阻值相同,由U=IR可知,P1两端的电压等于P2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6.长度l 横截面积S 材料
17.20
【详解】
导体的长度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其材料和体积均不变,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而由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此时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即20Ω.
18.25 8V
【详解】
试题分析:由欧姆定律结合伏安特性曲线知;
当电流为0.32A时,电压.
19.5Ω
【详解】
由欧姆定律可得
20.
【详解】
设导体的厚度为d,表面的边长为L,电阻率为,根据电阻定律得导体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
故可知电压相同时,通过两者的电流与厚度成正比,则
21.b,实验要求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
【详解】
该小组应选b图,因为实验要求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故只有分压接法才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