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四课
《琵琶行》(2课时)
课前预习: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把握意境,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分别是:数学,文学,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明确: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鲜词语,并解文章主要内容,小组互助交流。
A、重点词语读音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间关——(jiān)
B、重点词语
〔1〕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掩抑:掩蔽,遏抑。 〔3〕思:悲,伤。 (4〕信手:随手。 〔5〕续续弹:连续弹奏。 〔6〕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7〕捻:揉弦的动作。 〔8〕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9〕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10〕《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11〕《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12〕大弦:指最粗的弦。 〔13〕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14〕小弦:指最细的弦。 〔15〕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16〕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17〕幽咽:遏塞不畅状。 〔18〕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19〕凝绝:凝滞。 〔20〕迸:溅射。 〔21〕曲终:乐曲结束。 〔22〕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23〕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24〕舫:船。
C、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D、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
3、达标测试: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 ”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 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 的悲惨命运,抒发“ ”的感情。诗的开头写“ ”,“ ”“琵琶声”,于是“寻声”
“ ”,“ ”“ ”,经过“ ”,然后歌女才
“ ”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 ”和“ ”,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乐伎、艺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 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
三、交流研讨:
1、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然而白居易对琵琶声的描写非常成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2、朗读描写音乐的句子,揣摩体会运用比喻描摹音乐的艺术效果。
(学生结合第一题思考,在小组内讨论作答)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
3、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结合第二题)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 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学生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达标测试:
反复聆听自己最喜欢的一首音乐,借助联想和想象,用恰当的比喻描摹音乐,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例文:你是谁?为什么我看不见你,而你却那么奇妙地跟随着我,使我无法离开你?你融化在空气里,弥漫在阳光里,流动在时光的脚步声中,你使我的心灵变成了一根琴弦,久久地颤动……
你时而像长江大河汹涌而来,我的灵魂如同一叶小舟,被你的波浪簇拥着,在呼啸的浪涛声中作激动人心的旅行……
你时而如涓涓细流,从幽静的山林中娓娓而来,在你清澈的涟漪中,我照见了自己疲惫的面容,你用清凉的流水,洗濯着我身上的尘土……我怎能不在你的身边流连忘返呢?
你时而像春天的风,从四面八方向我吹来,使我感到温暖和湿润。在你奇妙的风中,我成了一只风筝,被你高高地吹到了空中。你使我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辽阔!
你时而像划破夜空的闪电,突然在我的周围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我曾因为黑暗而恐惧,因为夜的漫长而焦虑不安,在看到你的神奇的光芒之后,我便会很平静地面对黑暗,我相信你光明的昭示宣判了黑暗的短暂。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优缺并存的语文课。本文用了大概两课时。开始大半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研析课文,重点讲解音乐描写,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的提示。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通过这节课,我也认识到:一堂好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忘我投入的结果,是师生其乐融融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体验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课堂思维的主导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的目标一定能逐步实现。再一方面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全员性的,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让学生都参与思考,却无法使每个学生都回答。以后一定要更加充分的备课,多关注那些具有潜能的学生,让每一块金子都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