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同步作业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同步作业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1 22: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同步作业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名著阅读
在《西游记》中,取经团队遇到不少阻拦和困难,比如牛魔王一家就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牛魔王法力惊人,孙悟空与他一战,亏得猪八戒相助,才取得了胜利。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绰号“_________”,孙悟空与他大战,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才将他降服;牛魔王的妻子___________又名“罗刹女”,她手中的法宝“芭蕉扇”很是奇特,轻易不肯示人,为通过火焰山,孙悟空几次相借,费了不少周折。
①在文段里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②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有不少靠团队合作解决困难的事例,举出一个,用一两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2~4题。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2.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能力。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值得精读,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可以略读。
3.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4.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5.古典小说里常有描写真假难辨的故事情节,“真与假”的较量扣人心弦。请根据下图描述的场景,简述这场较量,并写出你对此的感悟。
行者离了师父,径到八戒床边,叫: “八戒!八戒!” 那呆子是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情打呼,那里叫得醒?行者揪着耳朵,抓着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行者道:“不是顽,有一桩买卖,我和你做去。”八戒道:“甚么买卖?”行者道:“你可曾听得那太子说么?”八戒道:“我不曾见面,不曾听见说甚么。”行者说:“那太子告诵我说,那妖精有件宝贝,万夫不当之勇。我们明日进朝,不免与他争敌,倘那怪执了宝贝,降倒我们,却不反成不美,我想着打人不过,不如先下手。我和你去偷他的来,却不是好?”八戒道:“哥哥,你哄我去做贼哩。这个买卖,我也去得,果是晓得实实的帮寸,我也与你讲个明白:偷了宝贝,降了妖精,我却不奈烦甚么小家罕气的分宝贝,我就要了。”行者道:“你要作甚?”八戒道:“我不如你们乖巧能言,人面前化得出斋来,老猪身子又夯,言语又粗,不能念经,若到那无济无生处,可好换斋吃么!”行者道:“老孙只要图名,那里图甚宝贝,就与你罢便了。”那呆子听见说都与他,他就满心欢喜,一毂辘爬将起来,套上衣服,就和行者走路。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回)
6.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人名)。
7.师徒四人取经途经乌鸡国,国王有难,孙悟空是用什么办法使八戒帮他去救乌鸡国国王的?
8.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猪八戒怎样的形象特点?
9.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风趣灵动的亮色,悟空似乎又处处高八戒一等,选文通过二人之间的对话,表现出孙悟空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
10.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但中初心,始终。请综合所给《西游记》回目,任选一回,结合相关故事,分析玄奘是怎样“不忘初心”的。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11.阅读《西游记》,完成下面试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盛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菩提祖师为师,他的武器是在__________得到的,这个武器原来叫__________,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如意金箍棒。
(2)《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象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不超过80字),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12.这是小稠所在的小组整理的孙悟空的人生轨迹图,请你填写出A、B两处的故事,再联系《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体会,结合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孙悟空最终在灵山成佛这一结局的认识。
13.阅读以下两个选段,正确回答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文段中孙悟空因为什么事情辞别师父,文段中的妖魔又指的是谁,这次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到夏天,睡觉时A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B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C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文中A是谁,B\C又分别指什么事情?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下面的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
(1)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_,孙悟空不怕扇是因为拿到了_________给他的_________。
(2)请说说原著中火焰山的火因何而起。
15.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16.名著阅读。
周末,江小北在家津津有味地阅读《西游记》。突然,他发现书中夹着一枚古旧的《西游记》故事邮票。围绕这枚邮票,江小北和爸爸江建国有了以下一番对话。结合你对《西游记》的阅读心得,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吧。
江小北:爸爸,我来考考你,这枚邮票记录的是《西游记》里的什么故事呀?
江建国:(1)
江建国:我也得考考你,我发现,这枚邮票的画家把孙悟空的形象画错了。你能结合《西游记》的阅读所得说说错在何处吗?
江小北:(2)
17.阅读《西游记》选段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 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 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 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 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 “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18.鲁迅评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9.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西游记》)“他”是谁?为什么推倒人参果树?
20.填写下表,完成批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绕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反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注释)罗刹:佛教中指恶鬼,指食人肉之恶鬼。此处指铁扇公主。
21.铁扇公主因为哪两件事不借扇子给孙悟空?
22.孙悟空开始称铁扇公主为“嫂嫂”,后来又自称“老叔”,这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殿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我已去,今来了。”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大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选自《西游记》)
23.联系《西游记》的相关情节,概括文中画横线句中“主张”的具体内容。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故事内容。
25.选段中,孙悟空表现出怎样的主要性格特点
阅读《西游记》部分目录和精彩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目录(节选)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一百回 径东土 五圣成真
选段
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搧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只听得有人叫道:“大圣不须烦恼,且来吃些斋饭再议。”
26.下面哪幅图可以作为选段所在回目的插图?请参考目录,结合图文内容,简述理由。
A B C
27.唐僧和猪八戒对取经的态度有何不同?请参考目录,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其他情节,简要分析。
28.小文想要研究孙悟空的性格变化。下面两种阅读方案,你会向他推荐哪一种?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精读一、五、七、十四回,跳读其他回目。
B.精读五、十四、五十七、一百回,跳读其他回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①圣婴大王 铁扇公主 ②示例一:唐僧被囚宝象国,猪八戒去花果山找回孙悟空,一起救了师傅。 示例二: 在大战黄狮精中,悟空与八戒就变成二小妖,让沙僧扮作贩猪羊者,三人进入洞中,各抓兵器,边打边走。
2.B
3.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制服悟空并压他在五行山(两界山)下。
4.“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跪”又表现他忍辱负重(或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等任一点)的性格。
5.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欲往西方取经;悟空听闻来到花果山,两人打在一起真假难辨,胜负难分,于是一路打至南海菩萨处,打到天宫,打着去见唐僧,打着去了冥府,众神均不能辨认;直到如来佛祖处,真相方大白,悟空将六耳猕猴一棒打死。
感悟:虽然真与假的较量严酷又艰难,但是真相终会大白。(或:辨认真假的难度太大,即使是神通广大的悟空面对假冒者也束手无策,可见“假”的危害有多严重)
6. 西游记 吴承恩
7.对猪八戒说妖精那里有宝贝,骗他去偷来。
8.动作描写 贪财,禁不住诱惑。
9.故意示弱,说自己一个人不行,需要八戒帮助,表现了孙悟空的能言善辩,聪明机巧;用宝物来诱惑八戒,说明孙悟空懂得八戒的弱点,且善于利用。
10.示例: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唐僧取经路过蛇盘山鹰愁涧,白马被龙吃了,但他没有退缩,坚持西行;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四位菩萨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化身母女,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为了实现求取真经、传扬佛法的心愿,他始终不畏困难,不受诱惑,不改初心。
11.
(1) 东海龙宫 定海神针
(2)如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的官职,并偷取了“潘桃会”上潘桃,遭到天兵天将的捉拿,在天路可走之时,大闹天宫,与各路神仙英勇奋战。孙悟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2.示例:A.孙悟空将六贼全部打死,为此与唐僧发生争执,选择了负气离开,最后被唐僧用紧箍咒制服。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误会并驱赶离开他,他一改之前的态度,苦苦哀求,百般留恋。
孙悟空经历了被困五行山,被师父驱逐、离开取经队伍、被红孩儿打败等磨难,对于西天取经的态度越来越主动。在凌云渡独木桥处,孙悟空与唐僧、八戒就如何过桥产生了分歧,他坚定地坚持原则,最终修得正果在灵山成佛。是一路上经历的种种磨难促进了孙悟空的成长,他由任性急躁、冲动叛逆变得成熟稳重、机智冷静,一心追求目标,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13.甲 三打白骨精 奎木狼(或黄袍怪) 宝象国 乙 长妈妈 给我买《山海经》 踩死隐鼠(或谋害隐鼠)
14.
(1) 铁扇公主 灵吉菩萨 定风丹
(2)孙悟空大闹天宫,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推倒,炉中余火坠落人间,化作火焰山。
15.①放生天马,打出天门去;②偷吃蟠桃;③定住七仙女;④打翻太上老君的炼丹炉;⑤偷吃仙丹;⑥哄骗赤脚大仙;⑦偷走仙酒和八珍百昧;⑧勇斗神兵天将。
反映了孙悟空的性格:嫉恶如仇,叛逆反抗,桀骜不训,敢作敢当,勇敢无畏。
16.(1)大闹天宫。
(2)孙悟空此时还没有身穿虎皮裙,头上也没戴金箍。
17.
(1)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2)可从故事情节、神话色彩、丰富的想象力、生动有趣的形象等方面作答。
示例:《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所以深受青少年喜欢。
18.示例1:孙悟空最富有人情味。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到师父驱赶,他再三恳求师父回心转意,不得不走时执意向师父下拜,最后带着对师父的不舍洒泪而别。
示例2: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因为他有菩萨心肠,富有同情心。当他惩戒悟空而念紧箍咒时,会因悟空的求饶而不忍心再往下念。
示例3:猪八戒最富有人情味。在高老庄时,耕田耙地,收割粮食,表现得很勤快。取经路上与悟空协力合作,和悟空结下了兄弟情谊。
示例4:沙僧最富有人情味。他在取经路上负责挑担,任劳任怨,对师父忠心耿耿。
19.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后无法忍受仙童谩骂
20.敢作敢当 忠诚孝义 胆小怕事(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21.孙悟空先前摔(倾)了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观音让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使他们母子无法见面。
22.称“嫂嫂”:懂得人情世故(善于套近乎),机灵;称“老叔”:顽皮,又爱憎分明(正直无私)
23.如果孙悟空一筋斗打(逃)出如来的右手掌,如来请玉帝把天宫让给孙悟空;若不能打(逃)出手掌,孙悟空还下界为妖,不再吵闹。
24.孙悟空与如来打赌失败(未能翻出或逃出如来手掌心),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25.自以为是(或骄傲自大),机警(或谨慎)。
26.B。图中描绘的是孙悟空从灵吉菩萨处得到定风丹后再次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他。后孙悟空变作一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借得假芭蕉扇,才出现火越扇越旺的情景,选段和图片的内容都是第五十九回的情节。
27.示例:唐僧明知有经处有火,无法过火焰山,依然只欲往有经处去;观音会同文殊、普贤、黎山老母化作母女四人,以富贵美色诱惑,他不为所动,决意向西。他具有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猪八戒一听说无法过火焰山,便主张拣无火处走,忘了目的地是有火的西方;四圣在试探他们取经的决心时,他独自偷偷表示愿意留下做一个快活女婿。他始终没有坚定取经的信念,一遇到困难便想着散伙回他的高老庄。
28.B。第五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此时的他是一个无所畏惧,叛逆不羁的美猴王,第十四回写孙悟空被唐僧收为徒弟,他愿意委屈自己,听从教诲,忍受唠叨,成为一个保护师父安全的徒弟;第五十七回写孙悟空被唐僧驱逐后向观音菩萨诉苦,他已深深依恋取经团队,成为一个会诉苦的孙行者;第一百回写孙悟空取得真经,功德圆满,被封为斗战胜佛,成为一个皈依佛祖的佛教徒。在跳读其他回目,了解孙悟空大体经历的基础上,精读这四回,可以理清孙悟空性格变化的脉络,把握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