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教学设计
课题 探究树荫下的光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上物理教材。本节内容安排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后面,目的是巩固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对小孔成像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学生经历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生活和社会有较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多途径利用教学资源,让物理知识的学习贴近生活。
【学生分析】
已有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本节内容建立在光沿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基础之上,对成像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从探究声音响度的影响因素到探究液体沸腾的影响因素,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学生有过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
在本节课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设计小孔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容易忽略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解决方法:在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启发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树荫下的光斑,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发现并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培养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验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过程,能针对问题提出猜想,设计简单的实验,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用已学知识论证结果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光斑形状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本节课的难点是小孔的设计2.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
【教学流程】
(
创设情
境引入本节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一”
对光斑进行分类
、猜想
小组成果展示,并发现问题,再次实验
演示实验,归纳总结得出
)
(
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
成果展示,讲解设计思路
小孔设计原理
使用不同光源继续探究小孔成像实质
总结光斑形成的条件
,
并拓展提升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小游戏“大家来找茬”引入,树荫下的光斑有哪些不同? 【陈述】树荫下的光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一起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 【追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形成了光斑的这些差异呢?你的猜想是什么? 【陈述】从以上的分类中,我们发现光斑主要从亮暗和形状角度分类,大家能否猜想出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光斑的这些差异? 【陈述】针对以上猜想,我们每个小组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验探究,下面请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 寻找光斑的不同点 学生讨论思考,猜想影响光斑的差异的原因: 1.树叶缝隙的形状 2.树叶缝隙的大小 3.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 4.太阳的亮度 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引出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 让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通过对光斑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实际树叶缝隙情况进行猜想
【成果展示】分组分别对所探究的猜想进行展示,并对小孔的设计原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追问】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 【得出结论】 通过演示实验再一次验证得出的结论 分组进行实验视频展示对实验设计思路进行讲解,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并改正,再实验。最后利用设计的小孔进行演示实验。 多次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 分组得出结论 光斑的形状与小孔形状、大小、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自己设计实验的问题,并能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再次实验,小孔的设计主要考察学生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同时进行演示实验展示得出相应的结论 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拓展延伸】光斑的实质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那为什么会有较暗的圆形光斑呢? 【追问】是不是小孔成像都是圆形的?如果光源不是圆形的,会不会经过小孔出现圆形光斑呢? 通过对旧知回忆可知圆形光斑太阳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 (1)利用“F”光源进行实验探究 (2)利用圆形光源遮挡一半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小孔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培养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反思、评价和交流,把探究推向高潮,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树荫下的光斑与树荫缝隙的形状、大小和到地面的距离有关。而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板书设计] 探究树荫下的光斑 1.光斑的形状与小孔形状、大小、到地面的距离有关,和亮度无关 大孔:孔的形状 距离地面较近:孔的形状 光斑的形状 小孔 距离地面较远:圆形光斑(小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