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文档属性

名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9 17:59:00

文档简介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初中语文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2.借助数字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体会作者忧患意识。
3.提高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4.培养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年级
初二
学期
下期
学段
第1学段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2.借助数字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体会作者忧患意识。
3.提高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4.培养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2.训练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探究罗布泊变化过程及原因——了解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引发忧患意识——小组合作,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主要
教学
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教学,合作学习,理性、感性结合。




课件 ,通过数字来分析罗布泊的变化过程及消逝的深层原因
教学过程预设(一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以课文中对往昔罗布泊的描写导入课题:
画面一:这里,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画面二:这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拥有同一个名字——罗布泊。曾经的“世外桃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死寂的荒漠?它的消逝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通过分析一系列数字来探寻这些问题。

观看课件呈现的两组图片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动自己的思维。
极具对比性的画面和文字描述给学生带来感官冲击,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
了解现状,探寻原因
简介报告文学的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解题:你可以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针对题目,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请用数字说明罗布泊消逝过程。
明确:36国;2万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0平方公里。
说明:有些数字不能直接表明罗布泊的面积变化,如“西域36国”,但可以说明罗布泊从前的美丽,能体现罗布泊的变化;有些数字是隐含在文字中的,如罗布泊完全消失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隐含的信息。
4、通过数字探寻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明确:30多年: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1个泵站1天抽水1万多立方米;
塔里木河1321公里→1000公里,320公里干涸,威胁5万多亩耕地。沙漠推进速度3-5米/年。
结论:直接原因:塔里木河水量减少、长度减小;深层原因:4个盲目。不懂自然规律,不知科学合理利用,一味蛮干,不懂持续发展。
5、罗布泊消逝了,但悲剧仍在重演,请用数字来介绍课文中列举的其他悲剧。
明确:胡杨林780万亩→420万亩、沙化面积66%上升到84%、218国道197处被埋;数百公里的胡杨林死亡。
青海湖:50年下降8.8米,速度6米/年;陆地延伸10多公里;
月牙泉:数千年,几十年、1.1652万平方米→5397平方米,尺余。
提问:造成这些悲剧的谁?
指名(朗读水平较低)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根据预习时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谈自己对报告文学特征的理解。
析题,尽量多提炼信息。
1、阅读4-9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罗布泊消逝过程的数字。
2、找出4、5、6、7、8、9段中描写罗布泊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作者情感。
1、找出能说明罗布泊消逝原因的数字。
2、推敲“盲目”、“任意”二词的含义,分析人类出现“四盲”的原因,挖掘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
找出数字并低声朗读,了解其他地方悲剧的严重性,体会作者深度的忧患意识。
学生读课文中出现的“造成这种悲剧的是人”,“造成这种悲剧的还是人”。
评价,试读,体会作者感情。
虽然现在淡化文体教学,但基本的常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
题目是文眼,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题目的习惯。
1、数字最为直观,能给人更深刻的感受和震动,可以快速抓住文段的核心内容。
2、通过朗读,加深对罗布泊巨大变化的印象,引发学生心灵震撼,体会作者情感。
认识问题要深入,对词语含义的推敲能深入浅出的分析出人们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从而有利于把握文本主旨。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从而产生深深的共鸣,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和深思。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满怀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对人类行为的反省。
三、
你言我语,寻求方法
1、在你的身边,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教师补充国内外典型的事例
2、如何挽救这些被人类破坏了地方?课文中有成功实例吗?你能否也用数字来说明?你还知道哪些成功治理的例子?
3年、3个村庄、310户
展示中国和世界上成功治理的例子。
探究结果:只要我们克服盲目性,科学合理地利用,就可以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
3.人类的破坏使我们痛心,但我们也有信心能使荒漠变成美丽的地方。分组研究如何重现罗布泊昔日美丽。
1、交流身边或自己了解到的类似情况。

2、概括课文改造的成功实例,懂得尊重自然,科学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3、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并分组合作探究治理改造的方法,班上交流并评价。
1、身边的例子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他人及自我行为的深思和反省。
2、一改一还,对比中获得发展与保护统一的成功体验。
3、分组合作学习中大家的经验得到交流和分享,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四、
一句话感言
1、学完这篇课文,老师心里有很多感触,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经受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后,学生的感受一定很多。用一句话表达出来,有效梳理学生知识,又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语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并倡导每位学生都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家乡,让祖国、让地球成为我们的天堂。
哼唱《天堂》,感受歌手对美丽家乡的热爱。
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不仅赏心悦目,更是美的熏陶,理的浸染。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创新之处
情境导入,利用数据分析现状和原因。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设计意图部分理论依据不足。
经评审选拔后,该设计和录像课将被用作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网资源,如有异议,请事先申明。
课件26张PPT。数字背后的忧思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昔日河床报告文学的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36国;2万平方公里→1000多
平方公里→0平方公里
探究结果:罗布泊消失了了解变化请用数字说明罗布泊消逝过程。 现在的罗布泊 全长1321公里,中国第1,世界第2
30多年: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1个泵站1天抽水1万多立方米;
塔里木河1 321公里→1000公里,320公里干涸,威胁5万多亩耕地。沙漠推进速度3-5米/年。
探寻原因探究结果:罗布泊消逝的原因:4个盲目。不懂自然规律,不知科学合理利用,一味蛮干,不懂持续发展。 1.胡杨林780万亩→420万亩、沙化面积66%上升到
84%、218国道197处被埋;数百公里的胡杨林死亡。
2.青海湖:50年下降8.8米,速度6米/年;陆地延伸
10多公里;
3.月牙泉:数千年,几十年、1.1652万平方米→
5397平方米,尺余。类似悲剧青海湖青海湖水面下降墩煌鸣沙山的月牙泉月牙泉 静 默 的 抗 议盐碱遍地
漫天戈壁补充资料1、非洲热带雨林的破坏:由于大量的砍伐木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日本著名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水污染中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典型事例。
3、 内蒙古草原生态破坏:过量放牧,超过了草场的负荷,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4、西北地区的生态破坏,导致沙尘暴:人类活动强度过大,砍伐森林等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沙漠化。
5、 吉林西北部的土地盐碱化 这些都属于生态破坏 3年、3个村庄、310户
教训:只要我们克服盲目性,科学合理地利用,就可以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方法
经过这次学习,我们一定有很多心得和感受。请你用一句话来谈自己的学习感受。抒发感受聆听《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