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回望1937年的卢沟桥,我们不禁想问:“1937年的卢沟桥见证了什么?”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方拒绝后,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县城,从而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导入新课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目标
了解七七事变与北平保卫战的史实。
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淞沪会战的意义。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狠残暴的侵略本质。
新课讲授
一.七七事变
1.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二十九军驻防地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过程:
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简单 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2.工农红军的改编
西北工农红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淞沪会战
上海守军抗击日军 谢晋元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了70余万兵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姚子青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完成任务后撤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影响: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材料研读
资料链接
1.时间:
2.手段:
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
3.结果:
四.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
屠杀中国人300000
材料一 “(日军在南京城)首先抢到的是食物,但其他值钱的,特别是容易携带的物品亦任意抢夺。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抢,只要抵抗就被打死。”
——《纽约时报》(1938年1月19日报道)
材料二 “日本军队根本不管是否是其他部队的管辖区域,都进行抢劫……何况在已钉上司令部标牌的建筑物内,满不在乎地行窃,这也太过分了。”
——《中岛今朝吾日记》(日军16师团长)
材料三 据原南京国际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3月—6月的调查表明,由纵火所造成的损失占南京城区市民家庭总损失的52%,动产中的损失有近50%被日本士兵抢去了。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抢
烧
杀
材料研读
曾经的都城南京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的是怎样的蹂躏呢?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血来还!
课堂小结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淞沪会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南京大屠杀
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
忘记大屠杀无异于第二次大屠杀。
学完此课,你有怎样的思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缅怀历史?
合作探究
推荐阅读
作为中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
拓展延伸
随堂演练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C
A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A
D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七七事变与北平保卫战的史实。
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淞沪会战的意义。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狠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视频《卢沟桥歌》
回望1937年的卢沟桥,我们不禁想问:“1937年的卢沟桥见证了什么?”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方拒绝后,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县城,从而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七七事变
1.背景
(1)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有向华北地区推进。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
(2)教师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并提问:你们能说一说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3)过程:(展示课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展示课件).
教师讲述:不久,日军调集大量军队,入侵中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两将军壮烈殉国。
目标导学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教师讲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共赴抗日。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2.改编军队(展示课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一下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不久,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
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展示课件)
教师讲述: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发表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4.教师强调: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动员并团结全民族力量展开长期抗战的根本保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目标导学三:淞沪会战
1.教师讲述: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于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2.教师展示图片:《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强调中国守军艰苦奋斗。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出淞沪会战中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日,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军在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敌机5架,初战告捷。
教师提问:淞沪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材料研读: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了70余万兵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姚子青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完成任务后撤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影响: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四:南京大屠杀
1.时间、空间
教师过渡: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2.手段
材料研读:曾经的都城南京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的是怎样的蹂躏呢?
材料一 “(日军在南京城)首先抢到的是食物,但其他值钱的,特别是容易携带的物品亦任意抢夺。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抢,只要抵抗就被打死。”
——《纽约时报》(1938年1月19日报道)
材料二 “日本军队根本不管是否是其他部队的管辖区域,都进行抢劫……何况在已钉上司令部标牌的建筑物内,满不在乎地行窃,这也太过分了。”
——《中岛今朝吾日记》(日军16师团长)
材料三 据原南京国际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3月—6月的调查表明,由纵火所造成的损失占南京城区市民家庭总损失的52%,动产中的损失有近50%被日本士兵抢去了。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教师展示图片:凸显日军暴行。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血来还!
3.评价与认识
教师强调:南京大屠杀是日军进攻南京城后进行的屠杀,屠杀的对象是无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军警。这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30多万无辜的生命向我们昭示的是人类用鲜血写就的祈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三、课堂总结
日本帝国主义经长期准备之后,继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的九一八事变后,寻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它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揭露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用心。
四、随堂练习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A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D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