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2 21:24: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人口与人种(一》教学设计
课题 4.1人口与人种(一) 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重点 归纳并掌握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的特点。
难点 了解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归纳四大人口稠密和四大人口稀疏地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课前检测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A图的气候特点为 全年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2)B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3)C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较小,为热带草原气候; (4)D图的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新课导入 2011年10月31日,世界在这一天迎来第70亿人口。但这天让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呢?(展示图片)第7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人口与人种”话题的探讨。3、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提问学生上节内容,问题思考导入齐读目标 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明确目标
讲授新课 二、教学过程:世界人口的增长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1:阅读课本第70-71页,结合图4.1、图4.2,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3分钟)学生自读课本并结合图4.1、图4.2,找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什么?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什么表示?是由什么决定的?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有哪些大洲,其中最高的是哪个大洲?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有哪些大洲,最低的是哪个大洲?第二步:互学要求(2分钟)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由D生先说,C生补充,B生及时纠错。汇总意见。组内总结,A生总结人口增长的特点,综合归纳。第三步:展学要求1、组长主持,有序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文字叙述以及学生生活体验,简单了解世界人口的特点。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人口的现状,为人口问题的危机做铺垫。主问题1预设答案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 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 迅速增长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即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_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_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亚洲,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非洲。 按照学程学习任务,通过自学--互学--展学,三个环节,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小组参与研讨并展示成果,同学补充,教师点拨评价并归纳。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学习。
第二学程:世界人口的分布 学习任务主问题2.阅读课本72-73页,结合图4.4,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4分钟)阅读72-73页后并结合图4.4,人口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怎样计算?找出人口稠密的地区,总结人口稠密的原因;找出人口稀疏的地区。第二步:互学要求(2分钟)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由D生先说,C生补充,B生及时纠错。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A生检查,并对答案进行再次统一。第三步:展学要求1、组长主持,有序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2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图4.4,会计算出人口密度,并找出人口稠密和人口稀疏的地区,不仅锻炼了识图能力,而且学生对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主问题2预设答案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某地区的 总人口÷某地区的 总面积。(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稠密区人口稠密的原因人口分布的共同特征亚洲的 东部和 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发展较早都位于中低纬度沿海的地区和 平原地区欧洲西部 、北美洲的 东部经济发达, 工业 发展较早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是: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第三学程:当堂检测学习任务主问题3.1.某自然村2010年,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000人,当年出生84人,死亡12人,该村2010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 ) A.1.2% B.O.2% C.1.0% D.O.4% 2、甲地的面积10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万人,乙地的面积15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45万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甲地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 B.乙地的人口密度为150人/平方千米 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 D.甲地的人口比乙地人口多 3、下列四个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B)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非洲北部 C.北美洲东部 D.欧洲 4.、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正确的组合是(A)。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亚洲和欧洲 D.非洲和美洲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稠密区A 亚洲东部,B 亚洲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发展最早的地区。(2)人口稠密区C 欧洲,D北美东部,这里经济发达,工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3)下列人口稀少区的气候类型名称是:E处于热带沙漠气候,F处于 热带雨林气候,G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H尚未定居人口的原因是终年严寒.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生先独立完成5道题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组长主持,组内对改纠错,把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给老师。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重点展示疑难问题,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3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相互评价,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主问题3预设答案(略) 按照学程学习任务,通过自学--互学--展学,三个环节,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小组参与研讨并展示成果,同学补充,教师点拨评价并归纳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学习。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_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_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亚洲,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非洲三、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2)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课堂评价3、课后作业 : 完成练习册本节内容 学生回顾知识点,梳理要点。 及时巩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2011年10月31日,世界迎来了第70亿名人类成员。全世界以无比复杂的心态,来迎接这“70亿宝宝’’
视频:两千年世界人口变化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一)
七年级地理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主问题1:阅读课本第70-71页,结合图4.1、图4.2,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3分钟)
学生自读课本并结合图4.1、图4.2,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什么?完成活动题。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什么表示?是由什么决定的?
找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最低的大洲?
找出人口最多、最少的大洲?
第二步:展学要求
1、组长主持,有序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对小组进行评价。
第一学程:世界人口的增长
展学——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年份
20
40
60
80
100
0
人口/亿
世界人口的增长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
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曲线越来越陡,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二战之后,人口增长曲线更陡,人口迅速增长
人口增长预测曲线:曲线变缓,增长速度趋缓
人口基数大
活动: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70
60
50
40
30
20
10
人口/亿
2011
1999
1987
1975
1960
1930
1830
年份
时间趋短
人口增长速度趋快
100
30
15
12
12
12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年
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的速度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
展学—2.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什么表示?是由什么决定的?
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总人数*100%
自然增长率>0, =0 , <0 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自然增长率>0
正增长
自然增长率 = 0
零增长
自然增长率< 0
负增长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1%增长率
1亿人口
0.1%
7.32
1.1%
5.88
大洋洲
1.3%
0.35
2.3%
10.33
亚洲
1.1%
41.66
1.0%
3.51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05~2010)
1.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非洲
2.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欧洲
3.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
4.人口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
阅读左图,找到
展学——3.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平均人口增长率
地球上的七十多亿人口是不是均匀地分布在1.5亿平方千米的陆地上呢?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4分钟)
阅读72-73页后并结合图4.4, 人口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怎样计算?
找出人口稠密的地区,试分析人口稠密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找出人口稀疏的地区,试分析人口稀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第二步:互学要求(2分钟)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由D生先说,C生补充,B生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A生检查,并对答案进行再次统一。
第三步:展学要求
1、组长主持,有序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对小组进行评价。
第二学程:世界人口的分布
主问题 2:阅读课本72-73页,结合图4.4,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比较两个城市的人口疏密程度
0
10
20千米
代表十万人
乙市
甲市
展学—1.人口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怎样计算?
人口密度 =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该地区的面积(平方千米)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4
1
2
3
试分析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1.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2.原因:
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亚洲南部、亚洲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展学——2.试分析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沙漠地区
高原地区
高纬度地区
雨林地区
4
1
2
3
1
3
高纬度地区
沙漠地区
试分析四大人口稀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1.高纬度地区:
2.高原地区:
3.沙漠地区:
4.雨林地区:
过于潮湿
终年严寒
地势高峻,终年严寒
极端干旱
展学——3.试分析四大人口稀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
第三学程:p73 活动题
主问题1:读图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4分钟)
结合图4.4及书后所附的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图3.28),完成1-3。
第二步:互学要求(2分钟)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由D生先说,C生补充,B生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A生检查,并对答案进行再次统一。
第三步:展学要求
1、组长主持,有序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对小组进行评价。
活动题: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A
B
C
D
C地虽然处于中纬度地区,但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故人口稀少
D地虽然处于中纬度地区,但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极端干旱,故人烟稀少
A地地处平原地区,但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严寒,故人口稀少;
B地虽然处于平原地区,但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故人口稀少
活动题: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图中标注了A、B、C、D四个地区。回答:
3.根据以上分析,填写下表:
地区 人口密度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A
B
C 地处高原,地势高俊,气候终年严寒
D
A
B
C
D
地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
地处赤道附近,气候过于湿热
地处沙漠,极端干旱
<1
<1
<1
<1
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与人种
人口密度
人口的分布 四大人口稠密区
四大人口稀疏区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人口稠密区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的沙漠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四大人口稀疏区
课后小结:
巩固练习:
1.该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该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的时段是( )
A.①-②和②-③ B.①-②和③-④ C.①-②和④-⑤ D.②-③和④-⑤
2.下列四个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非洲北部 C.北美洲东部 D.欧洲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正确的组合是( )。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亚洲和欧洲 D.非洲和美洲
3.某自然村2010年,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000人,当年出生84人,死亡12人,该村2010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2% B.O.2% C.1.0% D.O.4%
B
A
A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