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三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公式,不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的是( )
A.电场强度E=
B.电场强度E=
C.电场强度E=
D.电场力做功W=qU
2.对公式E=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匀强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B.A点和B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公式中的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D.若=,则一定有UAB=UAC
3.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可以升高
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与等势面垂直
C.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D.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4.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E=200V/m,A、B两点相距10c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 若取A点电势为0,,则B点电势为( )
A.10V B.-10V C.20V D.-20V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平行于水平面的静电场,O、A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量为,质量为kg的带正电小球,其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P点是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当时,小球位于A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
B.由O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经过A点时加速度最大,且A点场强为
D.OA两点间电势差
6.如图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是的中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长为,电场线与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由此可以判断( )
A.电场强度的方向由指向 B.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连线斜向上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D.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不一定高
B.电场中某点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间距离成正比
8.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φA=30 V,B点的电势φB=-10V,则C点的电势( )
A.φC=10 V B.φC>10 V
C.φC<10V 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
9.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为φA=50 V,B点的电势为φB=10 V,则C点的电势( )
A.φC=30 V B.φC>30 V
C.φC<30 V 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
10.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已知∠CAB=60°,AB=2AC=2cm,,将一带电量为q=3×10-5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6×10-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电势为2V
B.电场强度E沿AB方向由A→B,大小为400N/C
C.该正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4×10-4J
D.将该正电荷从C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了1.8×10-4J
1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V、17V、2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V/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7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高7eV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0eV
12.将一个处在静电场中的电子由M点移到N点,该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9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做功为9eV
B.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9V
C.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D.该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N>EM
13.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0.6cm,两板接上6×103V电压,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质量为4.8×10-10g,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g取10m/s2)( )
(e=1.6×10-19C)
A.3×106 B.30 C.10 D.3×104
14.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已知AC⊥BC,∠ABC=53°,BC=20 cm;把一个电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6×10-3 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A.800V/m,垂直AC向左
B.800V/m,垂直AC向右
C.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AB斜向下
15.如图所示,A、B、C为匀强电场内的三个点,电场的方向与三点所在平面平行。连接A、B、C三点构成一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AB边和AC边的长度均为2.0m。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过程中,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1=1.0eV;从A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功为W2=3.0eV。D、G、F分别为线段BC的四等分点。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
A.1V/m B.V/m C.V/m D.V/m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ABC,且电场线平行于该三角形平面。已知φA=10V,φB=2V,φC=6V,AB边长为2cm,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V/m。并请在图中画出过A点的电场线______。
17.正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可看作匀强电场),空气也可以被击穿,空气被击穿时会看到电火花或闪电。若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00m,且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106V/m,那么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__________V。
18.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CAB=30°,BC=2m,已知电场线平行于ΔABC所在的平面,一个电荷量q=-2×10-6C的点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1.2×10-5J,由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10-6J,为方便计算,设B点电势为0,则B、C两点的电势差UBC=__________V,该电场的场强为__________V/m。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不知道电荷性质,电量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0.2J.求:
(1)判断电荷带正电还是负电?A、B两点的电势差UAB为多少?
(2)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
2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3.0×104N/C,电场中A、B两点间的距离d=0.20m.A、B两点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将电荷量q=+2.0×10 8C的点电荷从A点移至B点.求:
(1)电荷从A点移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W.
(2)若将A点的电势为φA=1.0×103V,则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是多少?
21.如图所示为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N/C,将电荷量q=2.0×10-8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A、B之间的距离d=2×10-2m,求:
(1)该点电荷在A点受到电场力F的大小;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3)此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W。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电场强度E=适用于任何电场,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电场强度E=只适用于匀强电场,B正确,符合题意;
C.电场强度E=只适用于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电场力做功W=qU适用于任何电场,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公式
E=
只能用于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不适用于非匀强电场,A正确;
B.同一电场中,A点和B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越大时,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B错误;
C.公式中的d是指A点和B点之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C错误;
D.若
=
但是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不相等,则UAB与UAC不相等,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
A.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由匀强电场U=Ed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故A错误.
B.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而电场强度的方向为电场线的方向,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故B正确;
C.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电场强度为零时,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电势与电场强度无直接关系,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但电势不一定逐渐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因为
而
且
则
故选B。
5.B
【详解】
A.如果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小球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像为直线,故A错误.
B.小球由O运动到A的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因为小球动能增加,故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而小球带正电,所以电场线方向由O到A. 故B正确.
C.由题可知小球在A点斜率最大,即在A点加速度最大,故A点场强最大,由v-t图像可知小球在A点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故C错误.
D.O到A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故D错误
6.D
【详解】
AB.为的中点,则
连线为一等势线,场强的方向垂直连线斜向下指向电势低的一侧,AB错误;
CD.由几何关系可得到的距离
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C错误,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不一定高,A正确;
B.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B错误;
C.检验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是否为零与选定的零电势点有关,与场强是否为零无关,C错误;
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要与两点距离成正比,两点间的连线必须是平行的,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试题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看出,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定性分析a、c间与b、c间电势差的大小,再求解中点C的电势φc.
解:由图看出,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可知,a、c间电势差Uac大于b、c间电势差Ucb,即φa﹣φc>φc﹣φb,得到φc<.所以选项C正确.
故选C.
9.C
【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看出,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可知,a、c间电势差Uac大于b、c间电势差Ucb,即φa-φc>φc-φb,得到.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B
【详解】
A、设AC之间的电势差为UAC,则;UAC=φA-φC,将φA=0V代入得:0-φC=2V,得:φC=-2V;故A错误.
B、若过C点作AB的垂线,则交点D为AB的四等分点,可知D点电势为-2V,CD为等势线,场强垂直CD,即电场强度E沿AB方向由A→B,;故B正确.
C、根据EP=φq,将φB=-8V,q=3×10-5C代入得:EPB=(-8)×3×10-5 J=-2.4×10-4 J
故C错误.
D、UCB=φC-φB=6v;WCB=UCBq=(3×10-5×6)J=1.8×10-4J,所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1.8×10-4J;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如图所示,在ac连线上,确定一b′点,电势为17V,将bb′连线,即为等势线,那么垂直bb′连线,则为电场线,再依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电场线方向如下图,
因为匀强电场,则有
依据几何关系,则
因此电场强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根据
φc-φa=φb-φo
因a、b、c三点电势分别为φa=10V、φb=17V、φc=26V,解得原点处的电势为
φ0=1V
故B错误;
C.因
Uab=φa-φb=10-17=-7V
电子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
W=qUab=7eV
因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那么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高7eV,故C正确;
D.同理
Ubc=φb-φc=17-26=-9V
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
W=qUbc=9eV
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该电子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场力做功为
故A错误;
B.M、N两点间的电势差
故B正确;
C.由于
即
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故C错误;
D.电场强度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由于没有足够条件,无法比较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液滴处于静止状态故计算得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选B
14.D
【详解】
由题,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与B电势相等,AB连线是一条等势线BC间电势差为:
所以:
V
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电场线方向垂直于AB向下.如图:
故选D。
15.D
【详解】
将电子从B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W3= W1+W2=4.0eV
因为D、G、F分别为线段BC的四等分点,所以电子从D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3.0eV,则A点与D点为等势点,直线AD为等势线,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关系,电场线与AD垂直,如图
根据可得
根据几何关系得
,
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得
故选D。
16.400
【详解】
[1][2] 已知φA=10V,φB=2V,φC=6V,因为在匀强电场中,故AB中点D与C的连线是等势线,故电场线方向平行AB且由A指向B,场强大小
图像如下
17.3×108
【详解】
[1]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
U=Ed=3×106×100V=3×108V
18.-3 1
【详解】
由电势差公式
由于B点电势为0,则AB中点的电势为3V,
联立得
则C点与AB中点的电势相等,则场强方向由A指向B,由电场强度公式
联立解得
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
19.(1)电荷带负电 (2)
【详解】
(1)因电势能增加0.2J 即电场力做功为
W=-0.2J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可知电荷受力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电荷带负电,由于
(2)匀强电场
由几何关系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20.(1) (2)
【详解】
(1)电荷从A点移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
(2)因为
因为φA=1.0×103V,则
φB=-2.0×103V
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
21.(1)F=2.0×10-4N(2) UAB=200V(3)WAB=4.0×10-6J
【详解】
(1)由公式可得F=Eq
代入数据解得
F=2.0×10-4N
(2)由公式可得UAB=Ed
代入数据解得:
UAB=200V
(3)电荷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AB= UABq
代入数据解得
WAB=4.0×10-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