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0 16: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内容,苏联成立的时间,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作用,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36年新宪法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2、了解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斯大林模式
使用说明:结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全文,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并用双色笔在课本上勾画出知识点及重难点,记录自己的疑惑点。
自主学习: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时间 实施人 内容 作用
2、苏联的成立
1、成立时间:
2、全称:
3、最初的四个: 扩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逝世:时间:
2、苏联在 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8年-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 。(措施)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 。(作用)
3、1937年,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4、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 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5、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我的疑惑:
【探究案】
1、你在1861年、1918年、1923年、1992年给俄国的朋友写信,你如何书写这个国家的名称呢?
2、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弊端?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训练案】
1.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
2.1922年苏联成立,加盟共和国除白俄罗斯外,其余3个不包括( )
A.外高加索联邦B俄罗斯联邦C.爱沙尼亚D.乌克兰
3、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
4.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 5.1922年苏联成立,加盟共和国除白俄罗斯外,其余3个不包括( ) A.外高加索联邦 B俄罗斯联邦 C.爱沙尼亚 D.乌克兰 3.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在( ) A.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B.苏俄废除贵族土地 C.苏联新经济政策 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6.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B.苏联成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7.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表述,最完整的是( ) A.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B.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C.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8.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 9.1922年苏联成立,加盟共和国除白俄罗斯外,其余3个不包括( )
A.外高加索联邦B俄罗斯联邦C.爱沙尼亚D.乌克兰
10.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在( ) A.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B.苏俄废除贵族土地 C.苏联新经济政策 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11.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苏联成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12.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表述,最完整的是( )
A.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B.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C.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3.1920年,农民契柯夫在火车站出售一小批粮食,结果应是( ) A.他受到表彰鼓励 B.他的粮食被没收上缴 C.他被指定到市场出售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14. 1921年冬季,农民契柯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出售其中的一小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1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16.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取余粮征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17.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18、——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2)“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
(3)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5)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高新区实验学校初三历史学案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十四课时 主备人:李晓云 课型:新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