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一、选择题(共15题)
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电场都会产生磁场 B.任何磁场都会产生电场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电磁波是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更长的电磁波,能够灭菌
B.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
C.电磁波是与声波一样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麦克斯韦第一次在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3.近年来军事行动中,士兵都使用“红外夜视仪”,在夜间也能清楚地看清目标,主要是因为( )
A.“红外夜视仪”发射出强大的红外线,照射被视物体
B.一切物体均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C.一切高温物体均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D.“红外夜视仪”发射出X射线,被射物体受到激发而发出红外线
4.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 )
A.频率越大,波速越大
B.频率越大,波速越小
C.频率越大,波长越长
D.频率越大,波长越短
5.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国。“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就是持续发烧,因此测温是“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环节。为方便测温各学校都配置了如图所示的额温枪。额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使用时只要将额温枪放于距两眼中间部位5-6cm处,修正额头与实际体温的温差便能显示准确的体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
B.额温枪利用的红外线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短的电磁波
D.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6.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其发射的无线电波波长在范围内,则这种无线电波( )
A.频率比红外线高
B.照射锌板能打出光电子
C.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D.在空间传播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场和磁场在某一区域同时存在时,可称为电磁场
B.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形成电磁波
C.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D.电磁波是一种波,声波也是一种波,它们是同种性质的波动
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射线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低,长时间照射可改善身体健康
C.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电磁波都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9.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表达式v=λf,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波长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
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大
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
10.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B.在电场的周围总能产生磁场,在磁场的周围总能产生电场
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总是3.0×108m/s
11.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按频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B.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C.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
D.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1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
C.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
D.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电磁波和机械波传播都需要介质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14.电磁波谱家族有众多的成员。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B.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快速煮熟食物的
C.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侦测目标的
D.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帮助人们在夜间看见物体的
15.下列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和电磁波均有横波和纵波
B.机械波和电磁波均可发生干涉、衍射
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D.波源的振动或电磁振荡停止,空间中的波均即刻完全消失
二、综合题(共8题)
16.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整个电磁波谱划分成了若干个波段,如图中所标出的就是各波段的大致位置。图中已经标注出部分电磁波波段的名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把未标注的波段名称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1)A波段:________;(2)B波段:_______;(3)C波段:________。
17.2012年6月24日,飞行在太空的我国“神舟九号”航天员与深潜在海面下7000米处的“蛟龙号”潜水员进行了人类最远的“海天对话”,如图所示,“海天对话”是靠_______传递信息的.“神舟九号”发射时加速上升的过程机械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蛟龙号”潜水器逐渐浸没于水中的过程浮力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8.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电场.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m/s,某广播电台的“经济、生活”节目的频率是1.03×108HZ,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______m.
19.表内是某手机的一些技术参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手机类型 网络模式 支持频段 电池容量 理论通话时间 理论待机时间 其它使用时间
3G手机 智能手机 拍照手机 GSM WCD MA 540分钟(2G) 360分钟(3G) 200小时 3G网络时间: 6小时 2G网络时间: 10小时 音乐播放时间: 40小时
(1)2G,3G是指第二、第三代数字通信,2G与3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变化,该手机工作在2G或3G网络时,耗电量比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A.2G网络 B.3G网络
(2)该手机能接受的电磁波的最高频率是________?比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_?()
(3)估算该手机待机时的理论待机电流___________。
20.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为15m的电磁波,进入某一介质中传播时,若传播速度为,该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长是多少?
21.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电磁场,它会由近及远地向外传播,它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它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22.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仪装置如图2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10-6 s,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距雷达的距离,根据自动打下的纸带如图2所示,求出该汽车的车速,请根据给出的t1、t、t2、c求出汽车车速的表达式.
23.隐形飞机是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应用最新的技术和材料,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行轨迹而实现“隐形”飞行的飞机,如图所示。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本章所学的电磁波的知识,设计出若干种有可能让飞机“隐形”飞行的方案。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这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之一,故A错误;
B.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这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之一,故B错误;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C正确;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波,电场与磁场相互垂直,所以电磁波是横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A.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更短的电磁波,能够灭菌。故A错误;
B.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故B正确;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赫兹第一次在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一切物体均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同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不同,采用“红外夜视仪”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不受白天和夜晚的影响,即可确认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
故选B。
4.D
【详解】
AB.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的速度均为光速,与频率无关,故AB错误;
CD.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速度一定,根据公式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A.任何物体都要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不同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不同,A正确;
B.红外线没有杀毒作用,B错误;
C.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C错误;
D.“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是普朗克最先提出来的,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A.米波的波长大于红外线的波长,波长越长,频率越低,米波的频率小于红外线的频率,A错误;
B.由可得,频率越低,电磁波的能量越低,米波的能量较低,照射锌板不能打出光电子,B错误;
C.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C错误;
D.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由于米波的波长较长,在空间传播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根据这个理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交替产生,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即电磁场,故A错误;
B.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故B正确;
C.在变化电场的周围才一定产生磁场,在变化磁场的周围才一定产生电场,故C错误;
D.声波属于机械波,与电磁波不是同性质的波,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电磁波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则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选项A错误;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高,适当照射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改善身体健,故B错误;
C.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C正确;
D.电磁波也会产生多普勒效应,选项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电磁场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而与波长、频率、能量均无关,故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场逐渐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A正确.B、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只要电场发生变化就可以产生磁场,只要磁场发生变化就可以产生电场,如果电场、磁场不变化,则不能产生磁场、电场,B错误.C、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电磁波也可在介质中传播,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折射率有关,CD错误.故选A.
11.A
【详解】
在电磁波谱中,各电磁波按照频率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α射线、γ射线,所以选项A正确.
12.C
【详解】
A.雷达是用微波测定物体的位置的设备,A错误;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B错误;
C.无线电波的波长最大,故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C正确;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性稳定的电场,只有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故A错误;
B.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性质,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B正确;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
D.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由于波长变大,故条纹间距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14.A
【详解】
A.电磁炉是利电磁感应原理和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微波时电磁波的一部分,食物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震动,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目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侦测目标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特征不同,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帮助人们在夜间看见物体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详解】
A.机械波有横波和纵波,电磁波只有横波,故A错误.
B.干涉、衍射是一切波具有的特性,所以机械波和电磁波均可发生干涉、衍射,故B正确;
C.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必须依赖于介质,没有介质不能形成机械波;电磁波传播的是电磁场,而电磁场本身就是一种物体,不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来传播,所以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故C错;
D.当波源的振动或电磁振荡停止,只是不能发出新的波,但已经发出的波不会停下来,故D错;
故选B.
16.X射线 紫外线 红外线
【详解】
(1)A波段:X射线;
(2)B波段:紫外线;
(3)C波段:红外线。
17.电磁波 增大 增大
【详解】
现代的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海天对话”靠的也是电磁波;
“神舟九号”发射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判断“蛟龙号”潜水器所受浮力大小。“蛟龙号”潜水器逐渐浸没于水中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所以排开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浮力增大。
18.能 2.9
【详解】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认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
由,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
19.B 2100MHz 0.14m 7.1mA
【详解】
(1)3G通话时间360分钟,2G通话时间540分钟,3G通话时间短,功率消耗大;故选:B;
(2)该手机能接受的电磁波的最高频率是2100MHz,波长为:
(3)电池容量q=1420mA h,待机时间为200小时,故该手机待机时的理论待机电流:
20.10m
【详解】
根据
因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其频率不变,其波长比
则有
21.不需要,
【详解】
依据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可以知道,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称为电磁场,它会由近及远地向外传播,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即为。
22.
【详解】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
第一次发射电磁波,知汽车距离雷达的距离为
第二次发射电磁波,知汽车距离雷达的距离为
汽车行驶的位移等于两次发射电磁波时汽车距离雷达的路程差,即
则汽车的速度
联立解得:
23.见解析
【详解】
方案一:在外形上避免使用大而垂直的垂直面,最好采用凹面,这样可以使散射的信号偏离力图接收它的雷达。
方案二:制造上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来自雷达的能量。
方案三:减少发动机的噪声以及机体本身的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