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一 梭伦改革(人民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一 梭伦改革(人民版选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0 19: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梭伦改革
[考 纲] 梭伦改革。
[课 标]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一、雅典往何处去
1.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激化
(1)贵族在政治上把持了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平民虽享有公民权,却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受到贵族的压迫。
(2)贵族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在贵族多种方式的剥削下,许多平民失去土地,陷入赤贫。广大平民受到沦为债务奴隶的威胁,“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3)贵族的专权与剥削激起平民阶层的普遍不满,公元前7世纪时,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
2.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矛盾的尖锐
(1)随着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逐渐形成,他们尽管在经济上富裕,但在社会上仍然遭到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2)表现:工商业奴隶主不满贵族的统治,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在一起。
(3)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面临严峻的社会危机。
3.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
(1)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发动暴动,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人专权的僭主政治,在平民和贵族的联合抵制下失败。
(2)在汲取基伦暴动的教训之后,人们尝试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重视经济问题,实行法制改革成为方向之一。
(3)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了以严刑峻法为明显特点的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德拉古法典》,但它基本上是站在贵族立场上,并不能保护平民的合法权益,并不能平息平民的不满及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
4.萨拉米危机
公元前600年左右,平民开始酝酿暴动;雅典的西部邻居麦加拉乘机夺取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萨拉米危机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雅典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着手改革。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1.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限制土地兼并。从而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采取措施鼓励出口、发展工商业。
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2.政治领域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来享受政治权利,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2)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3)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陪审员由抽签产生,从而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三、梭伦的遗产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物质基础:梭伦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
(2)社会基础:梭伦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
(3)制度保障: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4)梭伦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梭伦的价值观及其在改革中创立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5)对人类的影响:梭伦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它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的背景
社会矛盾尖锐
(1)贵族把持国家政权,压迫、剥削平民。
(2)平民无法参与政权,受到贵族剥削。
(3)工商业奴隶主出现并壮大,要求在政治上获取地位。
史料一 至公元前7世纪末,农民抵押土地的记债碑在雅典四郊比比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愤愤不平,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史料表明贵族对平民大肆剥削压榨,平民政治上无平等参政权,经济上丧失土地,债务沉重,贫富分化严重,内战危机严重。
史料二 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包括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船主)。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在政治上也受到贵族的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因此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掌握城邦政权。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史料反映了贵族的特权统治,严重影响了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工商业奴隶主成为推动改革或革命的力量。
梭伦改革体现出的特点
1.从目的上看,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上看,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
4.从结果上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
免的历史局限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史料 梭伦说:我给人民以恰好满足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优势。梭伦改革后把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梭伦改革维护平民的最低尊严,不损害贵族的特权,体现了“中立”、“折中”的改革立场,但实质上仍然维护了贵族奴隶主的特权统治,并未真正解决阶级矛盾。
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1.废除债务奴隶制,巩固了小农经济,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按财产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按等级高低享受相应的政治权利。
3.创立四百人会议,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4.组建公民陪审法庭,实行陪审员制,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
史料一 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史料表明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及债务奴隶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史料二 
双牛级 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麦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日佣级 年收入不到200麦斗之间,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史料集中反映出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使部分平民获得了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也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框架整合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作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里克利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从梭伦和伯里克利的成功中你有何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答案
课时训练
1.(1)①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贵族专权。
②“中庸式”: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积极影响:极大地削弱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权力,建立起新的民主机构,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原因: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
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改革必须依据实际,顺应潮流;实现人生价值要靠理想、奋斗和机遇。(答出两点即可)
2.(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
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2)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原因: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增强了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