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
时间:晋惠帝在位期间
背景:封王掌握实权,皇帝昏庸,朝政腐败
影响:西晋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迁移时期:东汉末年、魏、晋时期
生活状况:西晋向其收取重税,
征兵派役,掠买人口
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的建立
八王之乱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结果: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北方政权十六国并立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温故知新
观看视频,思考古今江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相比,有何区别?
江南地区何时开始得到发展?为什么得到发展?
因为?
点击图片链接播放
第 18 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程标题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
2.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课程要求
教学目标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东汉
隋朝
魏蜀吴
北魏
北周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朝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十六国
东 晋
教学过渡
西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迭
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公元306年,苟延残喘的西晋王朝,又迎来了少数民族和农民大起义。两年后,起兵反晋的匈奴贵族刘渊称帝,但刘渊很快就病死,其四子刘聪继位为帝。继位的刘聪便派弟弟刘曜率军征讨西晋余部。
五年后,刘曜的大军围攻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宣告灭亡。
时间:317年
人物:司马睿(晋元帝)
都城:建康
史称:“东晋”
2、东晋建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1、西晋灭亡
一、东晋的兴亡
南北对峙
东晋的统治:
王敦
王导
司马睿和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
晋元帝时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大贵族
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
门阀世族:因祖宗显贵而占据一方长达几百年的世家大族,他们在政治上享受高官厚禄垄断政权,在经济上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累世经学,世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东晋的政治(局势)特点
东晋的兴亡
根据材料和课文,分析东晋的政治特点和北伐失败的原因。
动动脑筋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政治特点:
原因:
“王与马,共天下”
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回复中原。
相关史事: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恢复中原。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祖逖,为恢复中原作出巨大努力。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西晋末年,他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令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逖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辑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随从的人都被他的豪情感动。渡江以后,他组织了2000多人的队伍,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恢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东晋建立后,统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祖逖忧愤而死。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祖逖(zǔ tì)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同时,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南,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小组讨论
淝水之战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
祖逖北伐
东晋的兴亡
北伐的结果:
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北伐后东晋的社会局势: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表现:
东晋灭亡:
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420年, 东晋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420年 东晋大将刘裕称帝 国号“宋”东晋灭亡
宋武帝刘裕像
420-479
建康
公元420年,布衣出生的大将刘裕令傀儡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自己代晋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从此东晋宣告灭亡。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南朝的政治
南朝的简介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宋文帝、宋武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定义
繁荣
更替
557-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梁武帝萧衍
( 1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
( 2 )皇帝放纵官员盘剥百姓,导致政治日益败坏。
( 3 )发生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侯景之乱:
侯景本来是东魏大将,后来叛变,投靠到了南朝梁武帝萧衍阵营中。梁武帝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册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
侯景多次换老板,完全没有忠义二字。这次也要对新老板梁武帝下手了,他怂恿梁武帝的养子萧正德谋反。
公元548年,侯景在寿阳起兵叛乱。梁武帝任命萧正德平叛。但梁武帝却没想到萧正德早就已经和侯景串通了。他们迅速攻占了建康,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侯景完全掌控了梁朝大权。
侯景之乱(南朝的衰落)
原因: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接纳侯景的梁武帝
影响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经过:梁武帝萧衍以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
南朝的政治
自晋以来,南方从蛮荒之地变成了东晋、南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并且与北方形成对峙的局面;那被称为荒芜之地的南方在当时经济发展如何?何时开始得到发展?
江南地区(绿色区域):
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描述的秦汉时期江南还未得到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
材料一 :(西汉)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南朝的政治
《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什么不同?
想想动动
《宋书》描述的江南地区已得到了开发,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宋书》
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以下史料结合课文分析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究
材料一: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江南地区的开发
自然因素
人口因素
社会因素
政治因素
其他因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江南地区统治者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南朝青瓷莲花尊
以下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地区的什么社会情况?
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
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荆江大堤
施肥图
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了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缫丝
南朝 织锦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南朝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灌钢法
祖冲之发明千里船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建康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除了种植水稻、小麦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江南地区的开发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海外贸易: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远超前代。
南方的经济地位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南宋
历史时期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
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
江南地区的开发
1.经济发展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2.积极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
3.统治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
4.处理好民族关系
古时临安
上海
江南地区的开发
现在的江南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方政权的更替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课堂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表现
影响
① ② ③ ④
农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手工业
商业
为中国 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建康)
东晋建立
政治特点
淝水之战
——王与 共天下(门阀政治)
——以少胜多,抵御 的威胁
—— →齐→ →陈
—— 年 司马睿 (南京
最大,社会安定
之乱,明显劣势
317
建康
马
北方
宋
梁
疆域
侯景
(1)北民南迁,来 、先进生产 和技术(主要因素)
(2) 条件优越
(3) 相对稳定
(4)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5) 者政策支策
劳动力
工具
自然
社会
经济重心
统治
西晋建立
统一全国
266年
280年
316年
十六国
316-439年
东晋
316-420年
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
匈奴灭晋
西晋
280-316年
北朝
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
439-581年
南朝
宋齐梁陈
420-589年
北周
魏
蜀
吴
西
晋
东晋
十六国
(前秦)
北魏
三
国
隋
朝
东魏
北齐
宋
梁
齐
陈
唐
朝
西魏
北 朝
南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江南气候条件优越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先进 D.江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随堂练习
3.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
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4.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随堂练习
3.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
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
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随堂练习
本课结束
本课结束,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