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眼睛与光学仪器
自动变焦的“眼睛”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到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成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
如果眼睛看物体时也和这种规律一样,我们的眼睛为了看清远处近处物体,就应该前后径变化很大才行。可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它变化那么大,它是怎样进行这些调节的呢?学习本节后我们将会了解他。
CONTENTS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影像的保存
眼睛的好帮手
眼睛与光学仪器
01
自读提示:
1.请说出眼睛的生理结构。
2.眼睛的成像原理和凸透镜成像的那条规律一致?
3.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物体的,靠什么来调节?
4.说一说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眼睛与光学仪器
眼睛的结构
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
眼睛与光学仪器
f
f
2f
2f
F
F
B′
B
O
A′
A
眼睛的成像规律
眼睛与光学仪器
看远景,焦距长
看中景,焦距中
看近景,焦距短
保持透镜光心到光屏(视网膜)的距离不变
眼睛与光学仪器
近视与远视的成因和矫正
而有的人看近处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远视眼是晶状体过于扁平,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
利用凸透镜先使光会聚,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等于两个凸透镜叠加)
眼睛与光学仪器
近视与远视的成因和矫正
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利用凹透镜先使光发散,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等于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叠加)
影响的保存
02
自读提示:
1.请说出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2.在拍摄从远景到近景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如何
变化?相机镜头如何移动才能拍清晰?
3.某同学在拍完单人像后要拍一张全班的合影,他应该如何移动相机和镜头?
中国科技近代为何落后于西方
唐伯虎与拉斐尔可是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如此接近真实呢?而且真实的让人难以想象,连照相机都拍不出这样的效果,在欧美国家,一直有学者怀疑欧洲的很多绘画作品其实是“拍摄”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欧洲的绘画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
而同时代的中国因为没有玻璃的发现,我们的画作只能走写意风格,在科学方面也错过了这个机会,从此拉开了与欧洲的距离。
拉斐尔作品
照 相 机 的 原 理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屏幕。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眼睛的好帮手
03
自读提示:
1.显微镜是用来干什么的?它的主要光学部件有哪些,作用如何?它的物镜和目镜成什么像?
2.望远镜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物镜和目镜成什么像?
结构: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
原理:物体在物镜的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光路图
显微镜下的蚂蚁
望 远 镜
结构: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
原理:物体在望远镜的2 倍焦距以外,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中国的“天眼”
贵州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开工,震惊了世界天文学界,世界射电天文学界人士称“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工程”口径500米,镜面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可接收110亿光年外的微弱信号。
射电望远镜观察到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