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必修4教学课件12 拿来主义(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必修4教学课件12 拿来主义(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3 12:2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8 拿来主义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必修4教学课件★★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鉴赏:“灵台” 指内心。“神矢” 是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所持有的神箭,据说他用神箭把男女双方的心射穿就会使二人相爱。“风雨如磐” 比喻祖国灾难深重。“故园” 是东渡日本的鲁迅称代祖国的说法。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自己对祖国始终怀有无法抗拒的强烈情感,即便祖国已经是风雨飘摇,这种爱国的情怀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反而会更加强烈)。“轩辕” 除了指黄帝外,还有一层意思。
古人有时用轩辕指天空中北斗七星及其所在的区域。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天空的星星都是跟随着北斗七星旋转的,认为轩辕是天的中心。这样,轩辕既指黄帝,代指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又和前面的寒星暗含呼应。“荃不察” 出自屈原的《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荃” 是一种芳草,屈原借以喻国君,又与黄帝的地位暗合。巧用典故,层层照应。这正是这两句诗的妙处!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我将这份热忱告诉祖国的同胞,但同胞们却全无察觉,我愿意牺牲我自己来唤醒同胞的自觉!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__________,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家。著有小说集三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__________》,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 九一八” 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政府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 ,一个“送来” ,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 的严重危机。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 ,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 文学遗产” 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 全盘肯定” 和“ 全盘否定” 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自诩______   残羹冷炙______ 脑髓______
譬如______ 徘徊______ 孱头______
蹩进______ 吝啬______
诩xǔ 炙zhì 髓suǐ 譬pì 徊huái 孱càn
蹩bié 啬sè
自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冠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玄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孱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残羹冷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尚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三七二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诩:自夸。
冠冕:很体面,有气派。
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国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
礼尚往来:礼仪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问情由或不顾一切。
(1)鼓吹·鼓动
辨析:“鼓吹” 有虚夸的意思,“鼓动” 有煽动的意思。都是贬义词。
① 我只想________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 之外,还得“拿来” ,是为“拿来主义” 。
② 那天,在“藏独” 势力的________下,一群不法分子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
鼓吹
鼓动
(2)吝啬·吝惜
辨析:两者都有过分爱惜而不舍得的含义。吝啬:形容词,指财物当用不用,做谓语、补语;吝惜:动词,宾语常用钱财、生命、力量以及具体的物品。
① 老李也太________了,孙子给他干完活,他连一顿饭也不留。
② 只要学生们肯积极求知,做老师的从不________自己的休息时间,为的是多解答一些问题。
吝啬
吝惜
(3)冠冕堂皇·堂而皇之
辨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堂而皇之:一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二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①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________进来的。
② 少说些________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4)给予·赋予
辨析:给予:使别人得到。赋予:交给重任,使命等。
①感谢您这些年来________我们学校的无私帮助。
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历史________我们的任务。
赋予
堂而皇之
冠冕堂皇
给予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沃中原肥劲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怒向刀丛觅小诗。
(6)度尽劫波兄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俯首甘为孺子牛 (2)我以我血荐轩辕
(3)于无声处听惊雷 (4)寒凝大地发春华
(5)忍看朋辈成新鬼 (6)相逢一笑泯恩仇
(1)全文可分三个部分: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揭露和批判“________” 的实质及其危害;5~9自然段为第二部分,阐明“________” 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10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________,以及__________。
(1)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实行“拿来主义” 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 “拿来主义” 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意义
(2)在本文中,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________” ,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 而故意毁坏遗产的“________” ,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即“________” ,“________” ,“烟枪”“烟灯” 和“姨太太” 。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或________” 。要“________,________,自己来拿!”
(2)孱头 昏蛋 鱼翅 鸦片 使用 存放 毁灭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1.问题导读
(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 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 的媚外丑态的?
答案: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作者举了三个“送” 的事例:“先送” 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 ,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 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 ,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 象征主义’…… 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 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一味奉行“ 送去主义” 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答案: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不是“丰富” ,还要“大度” ,“只是送出去” ,同样是愚蠢可笑的。“磕头” 、“讨” 和“残羹冷炙” 、“奖赏” 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 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第6段的“送来” 与“拿来” 有何区别?
答案:“送来” 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 的同义语;“拿来” 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4)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怎么理解?
答案:“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5) 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
答案:“大宅子” 比喻文化遗产。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6)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 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
答案: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 ,然后是“挑选” 。“占有” 是前提,不“占有” 就无从“挑选” ;“挑选” 是关键,不“挑选” ,“占有” 就毫无意义。“挑选” 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可以使用。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可供存放。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可以送一点进博物馆或是毁掉。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让她们走散。文中运用“大宅子“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 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 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 、“昏蛋” 、“废物” 、“姨太太” 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结构图解
3.写法赏析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
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对于批判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千把字的杂文中几乎是不可能谈好的。作者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为之折服。在本文中,不仅整个比喻(“ 大宅子” )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 孱头”“ 昏蛋”“ 废物” 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 鱼翅”“ 鸦片”“ 烟灯和烟枪” 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
(2)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
文章标题是“ 拿来主义” ,但一开头却提出“ 闭关主义” ,接着大谈“ 送去主义” ,好像是绕了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在历数“ 送去主义” 的不足取之后,再提出“ 拿来主义” ,就显得顺理成章,很有气势。对“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的批判就成了阐述“ 拿来主义” 的铺垫。而且,“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是“ 拿来主义” 的对立面,正好与“ 拿来主义” 形成鲜明对照。
4.文体常识
杂文,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________” 或“________” 。
议论 批评 匕首 投枪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孱头(càn) 国粹(cuì) 残羹冷炙(zhì) 冠冕堂皇(miǎn)
B.脑髓(suǐ) 给与(yù) 暴殄天物(tiǎn) 暴戾恣睢(suī)
C.自诩(xǔ) 玄虚(xián) 面面相觑(qù) 揠苗助长(yà)
D.吝啬(sè) 蹩进(piē) 高屋建瓴(lín) 分道扬镳(biāo)
解析:B项,“ 与” 读yǔ;C项,“ 玄” 读xuán;D项,“ 蹩” 读bié。
答案:A
2.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古懂  陷阱  拭目以待  积毁销骨
B.摩登 譬如 磕头贺喜 人才备出
C.时髦 包涵 亟待解决 祖上荫功
D.炫耀 鱼鳍 勃然大怒 走投无路
解析:A项“古懂” 应为“古董” ;B项“人才备出” 应为“人才辈出” ;C项“祖上荫功” 应为“祖上阴功” 。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