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测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测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0-20 20: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益农镇中电子备课本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 1.4科学测量(一)
课 时教 学目 标 认知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2、熟悉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一起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技能目标: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规范使用仪器
教 学设 想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实验用具及 教 具 刻度尺 课件或投影片 课件
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 备课组修改意见 个人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聪明的阿凡提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的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 阿凡提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这桶有这条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话,那这条渠就有十桶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一、长度的单位【思考】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国际主单位:“米”,用“m”表示测量较大距离:千米(km) 测量较小距离:厘米(cm)、毫米(mm)研究天体:光年 研究微观世界:微米(μm)、纳米(nm)【讨论】 测量这些物体,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的换算:1 米[m] = 10 分米[dm] = 100 厘米[cm] = 1000 毫米[mm] 1 毫米[mm] = 1000 微米[ m] = 1000000 纳米[nm] 1 千米 [km] = 1000 米[m]【练习】单位常识与换算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 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 2.500m= m 3.86nm= m二、认识刻度尺【课堂小实验】学生用自带的刻度尺测课本的厚度。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不足之处,以供讨论、指出。将发现的问题由学生讨论其正确,并归纳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 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如果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可以以尺上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3.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4.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78cm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单位为: 5. 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练习】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三、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辅助工具法(平移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2. 化曲为直测较短的曲线: 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测较长的曲线: 例如运动场的跑道3. 累积法测纸的厚,细丝直径【阅读小知识】有趣的人体尺度
教 后反思记
主备教师签名 授课教师签名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最小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