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魏
蜀
吴
三国形势图
《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
第17课
1
2
八王之乱
西晋的建立
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
2.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3、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pī)
东汉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蜀
吴
103万
10.2万
94万
28万
443万
60万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图
根据上表,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哪一国的实力最弱?谁有条件统一?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魏灭蜀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晋
武
帝
司
马
炎
晋代魏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他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孙
皓
264年暴君孙皓即吴国皇帝之位,吴国众叛亲离。279年冬,司马炎兵分六路大举伐吴。280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晋灭吴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司马炎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西
晋
统
一
西晋建立
时间:
皇帝:
都城:
统一全国时间: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280年
三国归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石崇
王恺
外戚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
西晋谷仓罐
思考:西晋的统治如何?有何表现?
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些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这些大地主、大贵族治国上往往缺乏雄才大略,而多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
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
匈奴
鲜 卑
鲜卑
羯
氐
羌
西
晋
内
迁
各
族
分
布
图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劫掠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小故事:《傻瓜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衷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
司马炎:司马衷,你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守住祖宗创下的基业啊?过来,我出几个问题考考你,拿回去做,三天之内答复我。 司马衷:(战战兢兢接过考题,傻了眼似的反过来、倒过去看了一通,垂头丧气地退下。)
贾南风:(见司马衷唉声叹气,说道)你真是没用,这有何难!你贵为太子,叫几个人帮你答题不就成了?交给我去办。 (贾南风很快就让人把答案做出来,司马衷乐不可支地去见司马炎。)
司马炎:(边看边点头)谁说你傻呀?思维还是很清楚的嘛!这下我死了也就可以瞑目了。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
司马衷:好也!我老爸可死了!轮到我当皇帝喽!各位大臣,朕今天心情好,走,出去玩一玩! (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
司马衷: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东西还是私家的东西?
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呢──呢──这些东西嘛──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大臣:启奏陛下,近几年闹灾荒,各地都报告说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司马衷:“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由于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他统治期间,实际上是贾后专权。贾后掌权七八年,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名声坏透了。各地的诸侯王都想夺皇帝宝座,在他们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加这场混战的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西晋的统治严重削弱。316年,被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攻灭。 第二年,皇族司马睿在长江以南地区建立东晋政权。黄河流域陷入了严重的战乱之中。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晋武持刀陶俑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西晋的短暂统一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西晋(266—316,)速亡原因: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我们祖国56个民族亲如兄弟,和睦发展。那么,在这56个民族中,为什么没有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
----《敕勒歌》
上方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中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十 六 国
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统一北方
氐族符氏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任用王猛为相,统一了黄河流域。
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使得前秦境内的胡汉矛盾有所缓和。
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
351年建立
382年统一
394年灭亡
前秦境内的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
十六国
?
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D
由于封国势力做大,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权力。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分封制是一个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制度,有人认为它有利于维护统治,有人认为它危害统治,历代统治者对它拿起又放下,使他折腾了好几千年。
西周、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