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35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35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3 16:08: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地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
《穷人》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已故邻居的两个孩子。课文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金色的鱼钩》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或自己创设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单元重点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2)习作时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在学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去想象,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再加以想象,从而为创编故事打下基础。
3.课文重点梳理
(1)《桥》这篇文章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
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
座不朽的桥梁,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
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穷人》一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在柏林》一文是一篇微型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退役老兵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他的妻子不堪打击发了疯,现在他自己也要上战场,只好把妻子送去疯人院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诉。
4.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
【朝代】唐【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练习题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狞笑(níng nìng) 搀扶(cān chān) 蹿上(cuān cuàn)
祭奠(jí jì) 嗤笑(cī chī) 蜷缩(quán juǎn)
魁梧(guǐ kuí) 忐忑(tǎn tè)
当(dāng dàng)遇到陌生人时,我们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
(dāng dàng)受骗。
(2)商家为了减少更大的损失,宁可做折(zhé shé)本生意,也要对商品进行打折(zhé shé)促销。
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ǎng zi liú tǎng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 ( ) ( ) ( )
shēn yín cháng é zhòu méi bù jiǎ sī suǒ
( ) ( ) ( ) ( )
形近字组词。
糟( ) 淋( ) 熄( ) 勺( )
嘈( ) 琳( ) 媳( ) 勾( )
补充词语,并从中任选一个造句。
心( )肉( ) ( )不( )当 ( )志( )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样子写词语。
(1)自言自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窃窃私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支书身上那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难道不令人钦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桥》这篇文章写了一位________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
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______,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穷人》一文记叙了一个________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_____________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__________,赞美了桑娜和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3)《回乡偶书》是____(朝代)诗人_______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níng chān cuān jì chī quán kuí tè
(1)dāng dàng (2)shé zhé
咆哮 嗓子 流淌 汹涌澎湃 呻吟 嫦娥 皱眉 不假思索
示例:糟糕 嘈杂 淋湿 琳琅 熄灭 媳妇 勺子 勾画
惊 跳 势 可 神 不 示例:外面狂风怒吼,电闪雷鸣,真是让人心惊肉跳。
示例:(1)自由自在 无边无际 百发百中
(2)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念念不忘
(1)示例: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老支书身上那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令人钦佩。
桑娜补帆。
桑娜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他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1)老共产党员 桥梁 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英勇献身
(2)寒风呼啸 西蒙的两个孤儿 悲惨生活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3)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第四单元复习
部编版 六年级上
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
知识梳理
狞笑(níng) 嗓子(sǎng) 搀扶(chān) 乱哄哄(hōng)
蹿上(cuān) 呻吟(shēn) 祭奠(jì diàn) 嗤笑(chī)
退役(yì) 澎湃(péng pài) 蜷缩(quán) 怒吼(nù hǒu)
魁梧(kuí) 黧黑(lí) 忐忑(tǎn tè)
易读错的字
易写错的字
知识梳理
黎明 咆哮 嗓子 惊慌 狞笑 拥戴 清瘦 流淌 放肆 呻吟 胸膛 搀扶 祭奠 澎湃 轰鸣 怒吼 抱怨 蜷缩 忐忑 魁梧 黧黑 糟糕 倒霉 严肃 皱眉 虚弱 健壮 傻笑 大概 寂静
知识梳理
当dàng(上当) 折zhé(打折) 奔bēn(奔跑) 柏bó(柏林)
dāng(当时) shé(折本) bèn(投奔) bǎi(柏树)
zhē(折腾)
多音字
知识梳理
咆—跑 哮—教 淌—躺 揪—啾 呻—伸
涌—拥 槽—嘈 淋—琳 熄—媳 唉—挨
皱—波 勺—勾
形近字
近义词
知识梳理
咆哮—怒吼 惊慌—慌乱 狞笑—奸笑 逼近—靠近 放肆—肆意 突然—忽然 拥戴—爱戴 沉思—深思 探望—看望 保佑—庇佑 张罗—安排 忧虑—忧愁 嗤笑—讥笑 健壮—强壮 大概—也许
知识梳理
势不可当—势如破竹 你拥我挤—你挤我碰
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心惊肉跳—心惊胆战
自言自语—喃喃自语 忐忑不安—提心吊胆
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神志不清—不省人事
反义词
知识梳理
惊慌—镇定 潮湿—干燥 缓慢—迅速 蜷缩—伸展 激动—平静 健壮—虚弱 糟糕—精彩 倒霉—幸运 大概—肯定 寂静—热闹 汹涌澎湃—风平浪静 心惊肉跳—镇定自若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知识梳理
势不可当 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干干净净 闪闪发光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魁梧黧黑 缝缝补补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神志不清 白茫茫 湿淋淋
重点
词语
知识梳理
【形容词】
(窄窄)的木桥(清瘦)的脸 (乱哄哄)的人们
(白茫茫)的世界 (汹涌澎湃)的海浪 (古老)的钟
(苍白僵硬)的手 (清新)的海风 (健壮)的男子
(奇特)的举动 (可怜)的夫人
词语搭配
知识梳理
【副词】
(你拥我挤)地跑 (沙哑)地喊 (冷冷)地说 (痛苦)地呻吟 (忐忑不安)地想
(缓慢)地驶出
知识梳理
【夸张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比喻句】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拟人句】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拟人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比喻句】他像一座山。
常考句型
知识梳理
【拟人句】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拟人句】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拟人句】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拟人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双重否定句】他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拟人句】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
常考句型
知识梳理
①ABAC式词语:自作自受 自言自语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 一生一世 无声无息
②描写心理的词语: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类似的词语∶心急如焚 心花怒放 心猿意马
③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魁梧鯬黑
类似的词语∶眉清目秀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④描写气势的词语∶势不可当
类似的词语∶惊天动地 地动山摇 山崩地裂
词语积累
知识梳理
⑤量词∶一群野马 一张破帆 一块围巾一股 海风
⑥动词∶揪出一个小伙子 拍击着海岸
顾惜身体 举起马灯
⑦修饰词∶窄窄的木桥 乱哄哄的人们 痛苦地呻 吟
白茫茫的世界 波涛的轰叫
知识梳理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关联词
知识梳理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2.“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表示语意的跳跃)
3.“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4.“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回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标点符号:省略号
知识梳理
1.通过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从小说的环境描写中理解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梳理
课文重点梳理
《桥》这篇文章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知识梳理
《穷人》一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知识梳理
《在柏林》一文是一篇微型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退役老兵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他的妻子不堪打击发了疯,现在他自己也要上战场,只好把妻子送去疯人院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诉。
知识梳理
日积月累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知识梳理
佳句积累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前一句是环境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后一句“疯了似的折回来”写出了人们慌不择路的情景。
知识梳理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垮塌埋下了伏笔。
知识梳理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
(1)“冲上前”“揪出”“吼”是对老汉的动作描写。“凶得像只豹子”是对老汉的神态描写。“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是对老汉的语言描写,让人体会到老汉的铁面无私。
(2)一“揪”一“推”让我们体会到老汉在亲人和群众面前以身作则又爱子心切的崇高形象。
知识梳理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她丈夫”指的是老支书,“她儿子”指的是那个小伙子。小说最后才点明小伙子和老支书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出乎意料的结尾,更能震撼人心,烘托出老支书的光辉形象。
知识梳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段环境描写,将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进行对比,充分说明了桑娜勤劳能干,也暗示出渔夫出海打鱼的危险,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们生活的贫穷。
知识梳理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文段是对桑娜的心理描写,我们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练习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填序号)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欲言又止,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次数的递增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2)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
(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4)我嘛……缝缝补补……(  )
A
D
C
B
练习题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惊慌 渔夫 忧虑 跌跌撞撞    
B.拥戴 鱼网 探望 自做自受
C.猛然 吞没 健壮 心惊肉跳
D.照顾 虚弱 僵硬 忐忑不安
B
练习题
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
(4)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
快乐语文 快乐课堂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