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3 11: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 22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程标准】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927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8年底
形式上统一全国
1927年10月
井冈山根据地
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
1930~1934年蒋介石在江西发动的五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争
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膨胀
1934.10-1936.10
红军长征
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政治:专制统治
经济:夹缝中发展
开辟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道路
1937
全民族
抗日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
(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汪精卫和蒋介石
◎宁汉合流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二次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因“济南惨案”,蒋介石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因其不能满足日本侵略的要求,日本策划皇姑屯事件将其炸死。
◎现坐落于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济南惨案纪念碑(纪念馆)”
◎皇姑屯事件
1.政治:
P126思考点:
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
国民政府“北伐” 国民革命“北伐”
目的
组织基础
性质
打倒北洋军阀
反帝反封(北洋军阀)
不同利益集团的军阀
国共合作
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力的战争
国内革命战争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
1.政治:
他们缺乏效命国家的意识,只要与南京(国民政府)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他们就可以长期与南京合作;但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这些军阀就将见机行事,甚至还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展开较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P131学习拓展:
结合材料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为何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表现:(1)除原有的纺织和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聚敛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强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堂探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总结民族工业取得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四大银行
四大银行是指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这四大国家银行,既是国民政府国家资本的核心,又是国民政府用来扩大国家资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
影响:(1)促进民族工商业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民族工商业受其压迫摧残越来越严重;
(3)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927年8月-1928年4月)
1927.
08.01
南昌起义
1927.09
秋收起义
1929.12
古田会议
1927.
08.07
八七会议
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
根据地政权建设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武装反抗之路
(1)南昌起义
(1)概括: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10月初因遭到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转战湘南和海陆丰地区。
(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
(2)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2)八七会议
“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
——毛泽东
“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
——蔡和森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3)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文家市决策
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工作重心:城市→农村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2.工农割据之路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内涵: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材料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实践:各地共产党人纷纷领导武装起义,并先后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2)根据地政权建设
(1)标志: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2)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的实行没收,被没收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
教训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即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南昌起义:建立自己的武
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方针
秋收
起义
实践
教训
文家市决策:开辟
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
即“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
根据地建设
感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处理遇到的新问题,通常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多
次胜利和失败的反复,人们才能逐渐把原来不清楚的事情搞清楚,找到最合适的道路。
三、红军长征
1.背景
失败
(1)直接原因:1934年10月,蒋介石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2)根本原因:
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三、红军长征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转折:遵义会议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结束: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10三军会师
三、红军长征
3.意义
(1)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政治
经济:
宁汉合流
二次北伐
东北易帜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武装反抗之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工农割据之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政权建设
红军长征
原因
过程
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