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检测题
一、单选题
断层面(斜面)的上、下岩块分别叫上盘、下盘,上盘相对于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为正断层。下图为我国台湾岛沿某纬线的地形、地质割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有可能属于正断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众多断裂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彼此分离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彼此分离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4.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风力作用
下图为某地貌演化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貌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海岸地貌 C.冰川地貌 D.风成地貌
6.据图推测,峰林平原,天坑、溶洞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峰林平原、天坑、溶洞 B.峰林平原、溶洞、天坑
C.天坑、溶洞、峰林平原 D.溶洞、天坑、峰林平原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图中河流( )
①分叉多②多为地下暗河③流量稳定④易改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①
9.图中扇三角洲( )
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卡帕多西亚地区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方向,在该地的沟壑和谷涧中分布着许多拔地而起的石柱,石柱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为石灰岩,呈灰白色。这些石柱就像是一颗颗树木,人们就称其为“石柱森林”。完成问题。
10.土耳其地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和运动方式是( )
A.生长边界彼此张裂 B.消亡边界挤压碰撞
C.生长边界挤压碰撞 D.消亡边界彼此张裂
11.“石柱森林”中的石柱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B.陆地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沉积
C.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侵蚀
D.陆地沉积——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沉积
下图是旅游者经常见到的一种景观。在洞穴中,千姿百态地貌映入眼帘,有石笋、石钟乳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貌是( )
A.冰川侵蚀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海洋侵蚀地貌
13.该景观中,石笋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位于甘肃省碌曲县的则岔石林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景观,是我国少有的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左图为甘肃省简图,右图为则岔石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形成则岔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15.下列地貌景观与则岔石林成因相似的是( )
A.海蚀柱 B.雅丹地貌 C.天坑地貌 D.峡湾地貌
塌陷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其发展经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厅、地表天坑几个主要阶段。下图示意重庆小寨天坑发育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小寨天坑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溶蚀 D.火山喷发
17.塌陷天坑形成过程中,地下大厅的主要发育方向为( )
A.由地表到地下 B.由地下到地表 C.由上游向下游 D.由四周向中心
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庐山属于( )
A.褶皱山脉 B.断块山 C.背斜山 D.构造盆地
19.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 )
A.渭河平原 B.华山 C.三江平原 D.泰山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1.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在⑥之后形成 B.钟乳石处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⑦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①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若尔盖高寒沼泽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泥炭主要是由湖泊沼泽化形成的。湖泊退化后,湖中大量的沼生植物在湖底大量积累。近代,部分沼泽已趋于疏干,其原因有( )
①构造运动②气候变化③人为改造④黄河凌汛⑤融雪减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23.若尔盖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 B.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
C.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 D.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
二、综合题
24.读“2012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与“某地地质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沿岸国家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2)从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简述甲地地貌的形成原因。
(3)乙地的地貌类型为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____
(4)丙地是否适合修建水库大坝,请简述原因?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亚某山谷小范围内发育有多级台地,且这些台地存在不同的成因,地壳抬升和气候变化是该地塑造地貌的根本动力。该山谷高处的五级台地在末次冰期冰消期由冰川末端融水沉积形成。该山区多支沟发育,随着地壳抬升,山区地势落差的变化影响支流的侵蚀量和搬运能力。支沟汇入河谷时形成的冲积扇地表平坦,形成一级、二级冲积扇台地。虽然多级台地形成年代久远,但景观保存较为完好。下图示意该山谷多级台地典型剖面。
(1)说明地壳抬升对一级、二级台地形成的影响。
(2)根据动力条件,分析三级、四级台地沉积物的特点。
(3)简述该地多级台地景观保存完好的原因。
26.读河流阶地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是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长期发展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因地壳抬升转为以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1)读材料一判断,河流阶地属于何种地貌类型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读材料二,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的变化。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盐风化作用是指因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然而,盐风化作用却一直被地学界忽视和误解,以至于这种普遍存在的宏观和微观地貌景观都被解释为风蚀或水蚀等其他作用的结果。
盐风化作用在地貌上表现为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小的为厘米级,大的可以达到几米,盐风化现象可见于陆地上任何气候带,但在内陆干旱区和海边表现更为明显。下左图为盐风化原理图,下右图为我国西北祁连山北麓甘肃酒泉青稞地古近纪砂岩盐风化穴景观图。
(1)推断盐风化明显地区岩穴中盐类物质的来源。
(2)简述青稞地古近纪砂岩盐风化穴景观形成的原因。
(3)与西北干旱区相比,简述我国南方湿热区较难见到盐风化穴的原因。
(4)水是盐风化作用的重要介质,简述水对盐风化景观形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A 6.D 7.A 8.B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C 16.C 17.B 18.B 19.A 20.B 21.C 22.A 23.C
24.
(1)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因此多地震
(2) 山地 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而形成山岭。
(3)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碎石;流出山口后,水流速度减缓,携带的泥沙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
(4)不适合。丙地为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定,影响水库安全;水库易渗漏。
25.
(1)地壳抬升,山区地势落差增大,支沟侵蚀增强,为冲积扇台地提供更多物源;(地壳抬升具有阶段性,)再次抬升之后,支沟搬运能力增强,冲积扇向前推移,形成两级洪积扇台地。
(2)(三级、四级台地由河流堆积物组成,)河流搬运距离长,沉积物颗粒大小分选性强;搬运过程中砾石相互碰撞摩擦,磨圆度较高;沉积物颗粒越大,越先沉积。
(3)末次冰期后,气候转暖,没有冰川作用破坏台地;五级台地与河流之间有基岩阻隔,地壳抬升导致台地高于洪水位,难以受到洪水侵蚀;支沟源源不断搬运物质,底部的冲积扇阶地有物源补充;山区河流以下蚀为主,侧蚀破坏作用较弱。
26.
(1)流水侵蚀地貌。流水侵蚀作用。
(2)a阶段,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b阶段,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c阶段,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向侵蚀为主。
27.
(1)地下水;岩石内部;盐湖湖床;含盐表土;海水等。
(2)土地盐碱化,盐类物质丰富;温差大,岩石表层裂隙发育且砂岩空隙较多;盐类随水渗入裂隙,蒸发结晶导致表面岩石颗粒分解脱落;干湿交替,不断蒸发结晶,岩石碎屑不断脱落形成凹槽,即盐风化穴。
(3)雨季长,降水多,雨水带走盐分,盐分较少;干湿交替周期较短,难以满足各种盐类晶体的生长膨胀;湿热环境各种风化速度快,流水侵蚀强,盐风化穴较难保存和识别。
(4)为盐风化带来盐分;携盐分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后蒸发致盐风化穴发育;但过量的水会带走流经处的盐份而减缓盐风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