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学习目标
01
02
03
体会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 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散文集《津门小集》等。
赵树理“山药蛋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白洋淀,属海河流域,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2017年,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白洋淀大部为其所辖。
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沟桥事件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二、背景补充
三、初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01
请用四字词组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02
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
03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人物?
04
诗体小说有哪些特点?
送夫抗敌
1、梳理结构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如何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人物形象:对人物着墨的多少,抓住细节刻画谁。
情节上: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题思想:作家的创作意图。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
3、水生嫂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
分角色朗读“送夫抗敌”,体会人物的语言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们几个呢?”
“怎么了,你?”
“你总是很积极的。”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细心机敏
温柔体贴
深明大义
顾全大局
语言描写
女人:“ 你走 ,我不拦你 ,咱们一块儿走。”
水生:“ 我们是打鬼子,你一个娘儿们去干什么? 不成。”
女人:“那咋不成,你打鬼子,我可以帮你做个饭、洗些衣 …… ”
水生:“不成 ,我不同意 ,队上也不同意。”
女人:“ 唔 ,不嘛!”
女人:“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去。”
水生:“那咋成呢?”
女人:“那咋不成呢?”
水生:“我又不是走亲戚。”
女人:“你也不替我想想,上有老,下有小,我怎么办啊!
“听说他们在这里还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 )
“哪里就碰得这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
思考,你觉得哪句话是水生嫂说的?为什么?
文静、含蓄
心直口快
稳重、谨慎
性急、冒失
腼腆、忸怩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象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得。”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可以删掉。这段刻画了她们乐观、自信、风趣、活泼的性格特点,同时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妇女不甘落后,迅速成长,在战斗中锻炼成长,保家卫国。如没有这一段,她们就如普普通通的传统妇女一样,表现的只是深明大义和爱丈夫,爱家庭。
本文的语言描写有何特点和作用?
特点: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和心理,使人读后“如见其人”。
生活化:简洁朴素,生动传神,纯用口语:口语词,省略句,倒装句;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浓厚。
动作化:有内心动作和丰富的潜台词。
作用:形象地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找出文章当中的三处典型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开头1-2段
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渲染了一幅和平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
人物: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
为后文水生嫂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环境描写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营造了一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的激烈战争渲染一种氛围;同时,作者写荷叶像铁壁、荷花像哨兵暗示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和克敌制胜的信心。
环境描写
的作用
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04
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③照应开头或上文。
03
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02
环境本身:首先一定要归纳此处环境的特点,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01
细节描写
“临别嘱咐” :“鸡叫的时候……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这是全篇小说中份量最重、内涵最多的一句话。为了个人的、民族的尊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与敌人“拼命”。夫妻话别成为真正的“生离死别”,夫妻各自的内心波澜、悲痛担忧,都隐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了。水生嫂与丈夫面对“生离死别”所激发出的那份浓郁缠绵的夫妻之情,千言万语难尽,作者却惜墨如金,只简单写了几句,可是把那份感情表现得愈加幽深、丰富。
细节描写
“吮手指”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突然提出参军要走,“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猝不及防,心里受到极大震动,原本让苇眉子在怀里跳跃的编席能手慌乱中竟让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吮”字可让人体味出:事情来得太突然,水生嫂非常吃惊,但她又强忍着感情,努力平衡自己的情绪。水生嫂是识大体、明事理、有觉悟的农村妇女,不能让丈夫说自己软弱、落后、拖后腿。
小说主旨
“重在讴歌冀中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正如孙犁所言:妇女“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至于读者,“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那是因为他们看到“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
另一方面,以妇女为中心,较之以男人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更能使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更能激动千万名读者,因为“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毛泽东语)
诗体小说
清新优美的语言
浓郁的诗情画意
细腻的人物描写
巧妙的情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