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提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提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5 19:11:48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科学提纲
第1课 细胞
1.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2.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次从树皮上切了一片软木簿片,放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细胞)命名。事实上,他现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细胞壁)。
3.(细胞)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4.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也就是说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6.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7.有孔虫是(单细胞)生物, 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至今种类繁多。
判断:
1.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态是相同的。(×)
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作用也不同。(√ )
第2课 我像谁
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叫做(变异)。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右图所示,五个狗狗的外貌、体型、毛色等和狗妈妈(相同),这种现象是(遗传),五个狗狗的大小(不相同),这种现象是(变异)。
4.遗传和变异谚语举例。
遗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其父必有其子;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变异:龙生九子,九子各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第3课 灭绝的生物
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恐龙蛋化石告诉我们恐龙是(卵生)的,有些恐龙体型巨大。根据恐龙足迹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等信息,根据恐龙牙齿化石或粪便化石,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根据水杉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水杉的形态和生活环境等。
3.灭绝的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在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说明现在的生物与远古生物有一定的联系, 由此可以推断当今生物是由古生物进化而来的。
第4课 空气的成分
1.如左图所示,①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有什么变化 空气中有支持蜡烛燃烧的气体吗 ——蜡烛的火焰慢慢变小,直至熄灭,说明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
②蜡烛媳灭后,瓶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剩下的气体支持蜡烛燃烧吗 ——水槽里的水进入瓶子,瓶中的水位慢慢上升。剩下的气体不支持蜡烛燃烧。
③如右图所示,先把水槽里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拧开瓶盖,把点燃的木条迅速插进瓶内,木条有什么变化?
——燃烧的木条会熄灭,说明此时瓶子里的空气不支持燃烧。
④由此推想:空气的成分大致可以分成哪两类?——空气的成分大致分为支持燃烧的气体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常被用来灭火。
3.①氧气的作用:氧气可以帮助人和动植物呼吸;也可以帮助燃烧,广泛用于工业、航天、制造业等行业。
②氮气的作用:氮气可以用于医疗手术、保存食品、制造氮肥等方面。
③二氧化碳的作用:二氧化碳可以制作碳酸饮料、用作制冷剂、作为灭火剂、提高作物产量等。
4.使用存放氧气时要注意什么?
氧气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混合,容易引发爆炸。氧气如果与油脂接触,会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热量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自燃。
氧气钢瓶如遇日光下暴晒、高温环境中存放或搬运时受到撞击等情况,会使钢瓶内壁所受压力增大,可能导致钢瓶爆裂。在存放氧气瓶的地方通常会有“禁止撞击”“禁止烟火”“易燃易爆”等标识。
5.使用、运输、存储二氧化碳时应注意什么?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接触干冰时,要注意佩戴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否则会被冻伤。汽车、船舱等较密封的地方不宜使用干冰,因为挥发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挤走空气中的氧气,可导致人窒息甚至死亡。
二氧化碳储罐如受高温天气、热源或火源等影响,会使储罐内壁所受压力增大,可能会引发爆炸。
6.如可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判断哪瓶是氧气,哪瓶是二氧化碳?
把点燃的火柴(或者木条、纸条等)放进瓶子里,火柴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继续燃烧的是氧气。
第5课 燃烧与熄灭
1.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哪些现象?——物体燃烧时会产生发光、发热、冒浓烟等现象。
2.右图所示,①砖块为什么不能被点燃 ——因为砖块是不可燃物,在空气中一般不会燃烧。
②为什么纸条很快能被点燃,而木棒不能马上被点燃 ——物体燃烧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纸条的燃点比木条低,能很快被点燃。
③盖上灯帽,酒精灯为什么会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盖上灯帽,就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酒精灯就会熄灭。
3.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4.遇到火灾要赶紧拨打 119 火警电话,沉着冷静,讲清楚火灾地点、可燃物、火势、有无爆炸或燃气泄漏等。
左图所示,图一,关闭打火灶,是切断了可燃物的来源,火自然就熄灭了。隔离可燃物是重要的灭火方法之一;图二,用锅盖盖住火焰,与空气隔绝,没有氧气助燃,火就慢慢熄灭。如果是油脂着火,切记不能用水浇灭,如果用水的话,会扩大油与空气的接触面,是火势更旺;图三、四,用水枪喷水灭火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温度,稀释氧气。
5.隔离可燃物、隔絕氧气、降溫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6.右图所示,①用“纸锅”可以烧水吗?为什么?——“纸锅”可以烧水。“纸锅”中的水不断蒸发带走热量,“纸锅”始终达不到燃烧的温度。
②逃生方法推想:为什么逃生时要披湿被褥保护身体?
——浸湿的被褥可以带走热量,降低温度,防止被烧烫伤,保护我们的身体。
7.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带来的伤害。
8.遇到火灾怎样逃生?①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②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③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④还可以披上湿被褥。
9.做饭、倒开水时要小心,防止被烫伤。一旦烧烫伤时,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里;应急处理后尽快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第6课 让空气更清新
1.我们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气?
清新的空气为我们营造了优美的环境,使我们感到舒适,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2.调查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
绿化带植物的叶子上有灰尘,说明了此处空气有污染,灰尘越多,污染程度越重。
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都可以造成大气污染。例如,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也会污染空气;燃烧会造成大量烟尘并污染空气等。
3.为了让空气更清新,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植树造林,种草治沙;②控制汽车尾气排放;③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④提高汽车排放国家标准;⑤研制新能源汽车;⑥工厂安装废气处理系统;⑦秸秆再利用,如秸秆粉碎还田做肥料,秸秆发电;⑧骑车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⑨家庭安装空气净化器、垃圾处清理器,种植有益于净化空气的植物等。
4.为了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第7课 秋季星空
1.观察秋季的星空,我发现了许多夏季没有见过的星座,也看到了北极星和北斗星,北斗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我们可以用观星箱观察星星,观察时观星箱的位置要固定,不要随意变动。
2.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一个耀眼的星座,其中有5颗较亮的星呈明显的“W”形或“M”形。
3.右图所示,我们可以这样找仙后座。
北斗星斗柄的第三颗星与北极星的连线再延长大约一倍,就是仙后座的位置。
4.左图所示,这是一个活动星图。它是由可以绕中心点旋转的两层盘组成,即刻度盘和观测对照区。通过调整上下层的位置,在观测对照区显示刻度盘指示时刻的星空图样。
活动星图上有时间刻度。活动星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几颗星属于同一个星座,是这个星座的重要亮星。
5.右图所示,如何利用活动星图认识星座?
①转动星图刻度盘,将表示日期的刻度与表示观测时刻的刻度(对齐)。
②将星图举过头顶,整体旋转星图,使星图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③对照星图上的点和天空中的星,进行辨认。
第8课 冬季星空
1.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
在“猎人” 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
在腰带部位,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7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冬季夜晚,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3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就能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一一天狼星。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星,视星等为-1.45等,距离我们约有8.6光年。
3.制作一个“星座放映器”。
①将纸杯内壁用颜料涂黑。 ②参照星座图,在一张与杯底一样大的薄纸上画出星座中的主要亮星。
③将薄纸反面向上扣在杯底,参照薄纸上的图案,用锥子在杯底按星等大小钻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孔。
④将手电筒伸进纸杯,打开手电筒,把星座“放映”出来。
第9课 变化的星空
1.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及其斗柄的指向每晚都在发生变化。北半球春分日23时斗柄指向东方,夏至日23时指向南方,秋分日23时指向西方,冬至日23时指向北方。古人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2.为了认识北斗七星一年内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在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连续)观察,就是在进行长期观测。
3.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许多星座会逐日西移,北斗七星会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一年以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4.星座的形状是不变的,而位置是变化的。
第10课 细菌和病毒
1.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大约10亿个细菌相当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2.细菌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等形态。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3.病毒也是一类微生物。病毒非常微小,绝大多数要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大约3万个病毒相当于一个细菌那么大。
4.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有益的,但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致病。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属于正常细菌,存在人体皮肤、鼻腔,一般不引发疾病,但一定条件引发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6.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7.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8.细菌适应力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速度很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9.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食品发酵、生产沼气、生物制药、增加土壤肥力、使人生病等。 10.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制成疫苗、使人生病等。
第11课 预防新冠肺炎
1. 新冠肺炎是人类近年来遭遇的全球性大流行疾。
2.新冠肺炎的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会攻击人体的肺、肝、肾、大脑等,一旦感染,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或休克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多脏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部分患者出现低热、轻微乏力等,还有部分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但他们的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些人也具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多、速度快。传染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新冠肺炎对人类的影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衣食住行受到影响,绝大数行业受到冲击,造成全球经济下滑。
4. 怎样预防新冠肺炎:减少聚集、勤消毒、戴口罩、接种疫苗、保持安全距离。
5.下图是预防新冠肺炎模拟实验
1 将火柴紧密排成一排后点燃,会发生紧密排成一排的火柴从头到尾全部燃烧。
2 每隔几根拿出1根火柴,再次点燃会发生:在间隔处停止了燃烧。
3 根据实验推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像实验中火柴之间的距离一样,距离越大,感染的概率就越小。所以,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速度,甚至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6.预防新冠肺炎的消毒方法:一是高温消毒。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在56℃的环境中持续30分钟能被杀灭。二是通过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或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让新型冠状病毒失去活性。三是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样本采集、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8.我们接种过哪些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风疫苗、流感疫苗等。
9.接种疫苗的益处:接种疫苗能有针对性地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疾病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疾病。
第12课 安全用药
1.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但使用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
2.常见常见药物的作用: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破坏致病菌,达到杀灭或抑制作用。
碘伏常用于皮肤消毒,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对治疗感冒有一定效果。
3.用药不当带来的危害: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1)破坏人体正常菌群。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其他非致病菌,如可造成肠道菌群紊乱。(2)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3)产生毒性反应。例如:滥用链霉素会损伤听力,庆大霉素会影响肾脏功能。
4. 怎样安全用药: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有医嘱的须遵循医嘱服药。
第13课 蘑菇和木耳
1.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是微生物。
2.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等都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食用菌。
3.如何辨别有毒蘑菇:是食用菌,还是毒菌,可以从形态和颜色上看。一般毒菌生长的比较怪异,颜色特别鲜艳,好看;而食用菌生长正常,颜色不鲜艳。从形态上看,毒菌一般在菌柄的下部长有菌托或菌环,而多数食用菌没有菌环。
第14课 发霉与防霉
1.生活中,有些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可能发生霉变现象。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2.发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物得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在人体内积蓄,可能导致肝癌。有些霉菌能在制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由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3.食品、衣物发霉的条件:食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食品、衣物防霉的方法: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真空包装、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紫外线杀菌、微波炉烘烤、阳光暴晒等技术。
第15课 材料的漂浮能力
1.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木船,因为木材属于(漂浮材料)。
2.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属于(漂浮材料)。
3.如右图所示,木板和泡沫板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慢慢的用小勺向上面放等量旳沙,(木板)先没入水中,说明(泡沫板)漂浮能力比(木板)大。
4.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制作物品:(泡沫救生圈)由泡沫塑料制成,它具有耐高温。无皱缩、难分解、不易变形等优点,尤其遇到尖锐物品,不易破裂。
5.在水中(下沉的材料)也能制作成在(水中漂浮)的物品,如(钢铁制造轮船)。
第16课 材料的导热性
1.(热)可以在不同的(固体)材料中(传导),材料不同热的传导能力也(不同)。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所以锅身一般用导热性强的金属做的,锅柄一般用导热性弱的塑料做的。
3.不同金属导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铜 铝 铁等,非金属除了钻石、石墨外,一般不容易导热。
4. 生活中人们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
暖气片、锅体等用金属材料制作,导热性强。
锅、勺子把手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导热性弱,不烫手。
第17课 保温技术
1.盖棉被、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
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导热性差),而且棉花缝隙里充满空气,(空气也不容易导热)。穿上棉衣、盖上棉被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温)的效果。
2.左图所示,保温瓶的哪些设计起到了保温作用?
(1)为什么用玻璃做保温瓶的瓶胆?(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差,达到保温的目的)。
(2)为什么用木头做瓶塞?(木头导热性差,不容易传热的软木塞,防止热从瓶口溜出去)。
(3)热水瓶胆用双层玻璃做并把两层间抽成真空,(隔绝了空气对热的传导)。
(4)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好像镜子一样,能把向外辐射的热反射回瓶内。
3.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屋顶保温)、(水管保温)、(蔬菜大棚保温)
第18课 光合作用
1.阅读左图材料
(1)柳树重量变化说明了(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养料)。
(2)该科学家认为植株重量增加的部分全部来自水,他忽略了(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因素。
2.如右图实验
(1)叶片(未遮盖的部分)变成蓝色。
(2) 这部分为什么变成蓝色?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有机物——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3)这说明了什么?
①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有机物——淀粉。
②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器官。
3.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
4.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光合作用)。
5.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量。
第19课 生物的栖息地
1.生物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如草原、森林、湿地、海底等。
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2.多种动物按照自己的喜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生存)和(繁衍)的地方,从而形成不同的栖息地。
3.怎样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健全法律法规)、(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保宣传)、垃圾分类处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植树造林等。
4.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
第20课 食物链
1.观察左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有( 蛙、老鹰、蛇、狐狸、猫头鹰)等动物。
②(野花、野草、大树)能自己制造养料,(野兔、蚱蜢)吃植物,(蜘蛛、田鼠、野兔、青蛙、老鹰、蛇、狐狸、猫头鹰)吃动物。
③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④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的能量通过(食物)来的,这些能量在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传递的。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里面生物有(树、蝉、螳螂、黄雀),它们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树汁 蝉 螳螂 黄雀。
3.(动物)、(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植物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根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
4.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包含一系列(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通过获取它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5.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和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食物链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6.当一种生物消失后,其他生物数量会(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可能导致(食物网崩溃),(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7.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8.每一种(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人们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野生动物繁育基地)、(退耕还林)(设立休渔期)(健全法律法规)保护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中华人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第21课 煤 石油 天然气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用途十分广泛。
2.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用途?
①煤可以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供暖、冶金。
②石油的用途可以合成橡胶、通用燃料、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
③天然气的用途可用于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割。
3.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能源。
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蕴含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5.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
①改进工业技术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②节约能源,不随意浪费资源。③有计划进行开采。
6.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7.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泥沙覆盖在海洋生物的遗骸上,沉积成为岩石。随着堆积层越来越厚,遗骸逐渐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向地球表面上升,直到被岩层挡住。在岩层下方的储油层中,天然气位于石油的上方。
第22课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能源,他们对人类的作用是 做饭时要使用天然气、电等,汽车需要汽油,炼钢需要焦炭。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人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常规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新能源。
3.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
①因为许多油井枯竭了; ②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造成环境污染; ③开采煤炭过程中存在危险。
4.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太让能等。新能源的制取成本较高,但它们热量高,无污染、来源广。
5.人类开发的新能源还有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其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6.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7.太阳能的用途: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建筑、太阳灶、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水泵。
第23课 海洋资源
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地球上超过3/4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
据推算,在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海水中含有食盐等化合物超过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
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探明的石油操储量已超过380亿吨。
3.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 海水淡化 、海水养殖、潮汐发电。
4.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合理开采、 防止污染、 定期休渔、 打捞垃圾、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禁止往海中倾倒垃圾、禁止过度捕捞等。
5.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24课 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1.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资源,但有很多资源是有限的。
2.直接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造成土地板结。
3.秸秆回收后可以进用来做饲料、做堆肥、造纸、制造沼气等。
4.书本、衣服、铁制品、矿泉水瓶等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5.像秸秆这样的植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
6.动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是可以再生自然资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7.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者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如土地、水、|动植物等。有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煤、石油等。
第25课 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
1.人们常说,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实行垃圾分类,关乎广大人民的群众生活环境和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①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织物、玻璃等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
②有害垃圾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废物,如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废药品等。
③厨余垃圾包括居民家庭产生的食材废料、同菜剩饭等易腐烂、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
④其他垃圾是指可回收物、有害垃和厨余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如普通无汞电池、烟蒂等。
3.分类收集后的垃圾怎样处理?
可回收物——加工再利用; 有害垃圾——专门机构处理; 厨余垃圾——粉碎发酵做肥料、垃圾焚烧发电
4.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什么好处?①可以减少土地资源消耗。②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循环用或者再生利用;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其中,属于危险废物的,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采用沼、堆肥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处理单位采用焚烧、卫生填埋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理。
6.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7.垃圾处理我能行,用可乐瓶座花篮、用苹果皮做堆肥等。
第26课 我们的住宅
1.家里的哪些设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在建造和装修住宅时,一般会安装供水、供电、供暖等多个系统。
2.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由太阳能集热器、保温热水箱、链接管路及控制系统构成。
3.建造住宅需要考虑房屋结构、供水系统、采光系统、供暖系统,还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互相协调。
4.隧道的工程有哪些系统?隧道一般有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应急通信系统、防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系统。
5.计算机有哪些系统组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6.港珠澳大桥主要有哪些系统组成:收费、通信、监控、照明、消防、供电、排水、防雷等。
7.我家的供暖系统图 8.自来水供水系统图
9.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图
10.自己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图
第27课 课展示创意
1.表达自己的创意方式:文字表达,绘图方式呈现,用摄影、摄像的方式。
2.用文字表达创意时需要写出科学原理、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绘图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创意。用摄影、摄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要从不同的角度拍摄。
第28课 照明拖鞋
我的《照明拖鞋》创意,
第一步:设计照明拖鞋,绘制草图选择材料
第二步:制作照明拖鞋,根据草图连接电路。
第三步:测试与改进
小结:一个创意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完善。
第29课 光伏发电系统
1.光伏发电系统能利用光伏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供生产和生活实用。
2.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用在:厂房光伏发电系统 、 大棚光伏发电系统 、 民宅光伏发电系统。
3.使用光伏发电没有消耗地球上的资源,也没有排放污染物,实现了节能减排,符合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国家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光伏发电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光伏发电系统给人类社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对光伏发电提供了法律支持。
5.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6.简易的光伏发电系统图。
我的建议书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
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学校周围空气污染严重。为了使空气更清新,我建议:
1.多植树种草;
2.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3.工厂安装废气处理系统;
4.骑车绿色出行。五年级上册科学提纲
第一单元
第1课 细胞
1.草履虫是由( )构成的。
2.17世纪时,( )科学家( )有一次从树皮上切了一片软木簿片,放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 )命名。事实上,他现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 )。
3.(细胞)是(英国)科学家( )最早发现的。
4.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 )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也就是说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
6.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 )、( )和(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 ),它来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 。
7.有孔虫是( )生物, 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至今种类繁多。
判断:
1.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态是相同的。( )
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作用也不同。( )
第2课 我像谁
1.生物将自身的( )或( )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同种生物( )与( )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 )、( )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叫做( )。
2.( )和(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右图所示,五个狗狗的外貌、体型、毛色等和狗妈妈(相同),这种现象是( ),五个狗狗的大小(不相同),这种现象是( )。
3.遗传和变异谚语,各举异例。
遗传: 变异:
第3课 灭绝的生物
1.古代生物的( )、( )或( )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 )。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 )以及( )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恐龙蛋化石告诉我们恐龙是( )的,有些恐龙体型巨大。根据恐龙足迹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等信息,根据恐龙牙齿化石或粪便化石,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根据水杉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水杉的形态和生活环境等。
3.灭绝的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在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说明现在的生物与远古生物有一定的联系, 由此可以推断当今生物是由(古生物)进化而来的。
第4课 空气的成分
1.如左图所示,①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会 ,说明空气中有 的气体。
②蜡烛媳灭后,瓶中的水位 。 剩下的气体 (“支持”或“不支持”)蜡烛燃烧。
③如右图所示,先把水槽里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拧开瓶盖,把点燃的木条迅速插进瓶内,燃烧的木条会 ,说明此时瓶子里的空气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④由此推想,空气的成分大致分为 的气体和 的气体。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按体积计算,空气中 约占78%, 约占21%, 等其他气体约占1%。 能支持燃烧。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常被用来灭火。
3. 可以帮助人和动植物呼吸;也可以帮助燃烧,广泛用于工业、航天、制造业等行业。
② 可以用于医疗手术、 、制造氮肥等方面。
③ 可以制作碳酸饮料、用作 、作为 、提高作物产量等。
4. 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混合,容易引发爆炸。氧气如果与油脂接触,会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热量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 。
5. 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接触干冰时,要注意佩戴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否则会被冻伤。汽车、船舱等较密封的地方不宜使用干冰,因为挥发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挤走空气中的 ,可导致人窒息甚至死亡。
6.如可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判断哪瓶是氧气,哪瓶是二氧化碳?
把点燃的 放进瓶子里,火柴熄灭的是 ;继续燃烧的是 。
第6课 让空气更清新
1.清新的空气为我们营造了优美的环境,使我们感到舒适,也是我们身体 的保证。
2.绿化带植物的叶子上有 ,说明了此处空气有污染,灰尘越多,污染程度越重。
3.为了降低污染,保护环境, 国家颁布了 ,规定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 义务。
第5课 燃烧与熄灭
1.物体燃烧时会产生 、 、冒烟等现象?
2.右图所示,①因为砖块是 ,在空气中一般不会燃烧。
② 物体燃烧时需要达到一定的 ,纸条的燃点比木条低,纸条很快能被点燃,而木棒不能马上被点燃。
③ 能支持燃烧,盖上灯帽,就隔绝了空气中的 ,酒精灯就会熄灭。
3.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 和达到 。
4.遇到火灾要赶紧拨打 火警电话,沉着冷静,讲清楚火灾地点、可燃物、火势、有无爆炸或燃气泄漏等。
右图所示,图一,关闭打火灶,是切断了 的来源,火自然就熄灭了。隔离可燃物是重要的灭火方法之一。
图二,用锅盖盖住火焰,与空气隔绝,没有 助燃,火就慢慢熄灭。如果是油脂着火,切记不能用 浇灭,否则会扩大油与空气的接触面,是火势更旺。
图三、四,用水枪喷水灭火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吸收大量 的 ,降低温度,稀释 。
5. 、 、 ,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6.如图所示,① “纸锅”可以烧水,因为“纸锅”中的水不断蒸发带走热量,“纸锅”始终达不到燃烧的 。
②联想逃生方法推想:为什么逃生时要披湿被褥保护身体?
——浸湿的被褥可以带走 ,保护我们的身体。
7.发生火灾时,浓烟温度较高,会先充满屋顶,再逐渐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满整个空间。因此,逃生时要用 捂住口鼻,尽量 身体,以减少浓烟带来的伤害。
8.遇到火灾怎样逃生?①首先要保证 ;②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 ;③穿过浓烟时,要用捂住 口鼻,并使身体 ;④还可以披上 。
9.烧烫伤时,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 冲洗或浸泡在 里;应急处理后尽快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第7课 秋季星空
1.观察秋季的星空,我发现了许多夏季没有见过的星座,也看到了北极星和北斗星,北斗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我们可以用观星箱观察星星,观察时它的位置要固定,不要随意变动。
2. 是秋季星空一个耀眼的星座,其中有5颗较亮的星呈明显的“ ”形或“ ”形。
3.右图所示,我们可以这样找仙后座。
北斗星斗柄的第三颗星与北极星的连线再延长大约一倍,就是 的位置。
4.左图所示,这是一个 。它是由可以绕中心点旋转的两层盘组成,即 和 。通过调整上下层的位置,在 区显示刻度盘指示 的星空图样。
活动星图上有 刻度。活动星图上的方向是 ,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几颗星属于 ,是这个星座的重要 。
5.右图所示,如何利用活动星图认识星座?
①转动星图 ,将表示日期的刻度与表示观测时刻的刻度( )。
②将星图举过 ,整体旋转星图,使星图方向与实际方向( )。
③对照星图上的点和天空中的星,进行辨认。
第8课 冬季星空
1.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 。
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
在“猎人” 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 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 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
在腰带部位,有 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 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冬季夜晚,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3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就能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一一 。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星,视星等为-1.45等,距离我们约有8.6光年。
3.制作一个“星座放映器”。
①将纸杯内壁用颜料 。 ②参照星座图,在一张与杯底一样大的薄纸上画出星座中的 。
③将薄纸反面向上扣在杯底,参照薄纸上的图案,用锥子在杯底按 大小钻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孔。
④将手电筒伸进纸杯,打开手电筒,把星座“放映”出来。
第9课 变化的星空
1.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及其斗柄的指向每晚都在发生变化。北半球春分日23时斗柄指向 ,夏至日23时指向 ,秋分日23时指向 ,冬至日23时指向 。古人指出:“斗柄东指,天下皆 ;斗柄南指,天下皆 ;斗柄西指,天下皆 ;斗柄北指,天下皆 。”
2.为了认识北斗七星一年内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在每天 、 连续观察,就是在进行 。
3.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许多星座会逐日 移,北斗七星会绕 逆时针旋转。一年以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 。 4.星座的 是不变的,而位置是变化的。
第10课 细菌和病毒
1.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 才能观察到,大约 个细菌相当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2.细菌有 、 和 等形态。
( ) ( ) ( )
3. 也是一类微生物。病毒非常微小,绝大多数要在 才能看到,大约 个病毒相当于一个细菌那么大。
4.细菌是 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有益的,但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致病。例如: 、 属于正常细菌,存在人体皮肤、鼻腔,一般不引发疾病,但一定条件引发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6.病毒是一类没有 的特殊生物,由 和 组成,病毒不能 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 里。
7.根据病毒寄生的 不同,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 病毒,如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 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 病毒,也叫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8.细菌适应力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速度很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自然界中无数的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 、 和无机盐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9.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 、 、 、 等。10.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 等。
第11课 预防新冠肺炎
1. 是人类近年来遭遇的全球性大流行疾。
2. 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简称 ,新型冠状病毒会攻击人体的 、 、 、 等,一旦感染,会出现 、 或 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 甚至 ;部分患者出现 、 等,还有部分感染者 ,但他们的核酸检测呈 ,这些人也具有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 。传染途径有 、 等。
3.新冠肺炎对人类的影响:使人们的 受到了很大影响 , 收到冲击 ,造成 。
4.怎样预防新冠肺炎: 、 、 、 、 。
5.下图是预防新冠肺炎模拟实验
①将火柴紧密排成一排后点燃,会发生 。
②每隔几根拿出1根火柴,再次点燃会发生: 。
③根据实验推想 。
6.预防新冠肺炎的消毒方法:一是 。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在 的环境中持续 能被杀灭。二是通过一定强度的 照射或使用 消毒,让新型冠状病毒失去活性。三是使用 、 等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7.《 》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和 ,必须接受 、 有关传染病的 、 、 、 等预防、控制措施, 提供有关情况。
8.我们接种过哪些疫苗? 、 、 、 等。
9.接种疫苗的益处:接种疫苗能有 ,有效预防传染疾病。
第12课 安全用药
1. 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但使用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
2.常见常见药物的作用: 是一种 ,能破坏致病菌,达到 或 作用。
常用于 ,对部分 、 、 有杀灭作用。 对( )有一定效果。
3.用药不当带来的危害:滥用药物尤其是 ,会对人体造成危害:(1)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杀灭其他非致病菌,如可造成肠道菌群紊乱。(2)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 。(3) 产生 。例如:滥用 , 。
4.怎样安全用药:用药时一般可遵循“ , 。用药前应 ,了解药物的 等,有医嘱的须 。
第13课 蘑菇和木耳
1. 和 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是微生物。
2. 、 、 、 、 等都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食用菌。
3. 如何辨别有毒蘑菇:是食用菌,还是毒菌,可以从 和 上看。一般毒菌生长的比较怪异,颜色特别鲜艳,好看;而食用菌生长正常,颜色不鲜艳。从形态上看,毒菌一般在菌柄的下部长有菌托或菌环,而多数食用菌没有菌环。
第14课 发霉与防霉
1.生活中,有些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可能发生 现象。
2. 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 、 的自然现象。
3.发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有些霉菌会使 ,如黄曲霉产生的 在人体内积蓄,可能导致肝癌。有些霉菌能在制造行业大显身手,如 用于制造 , 用于制造 、 , 用于制造 。
4.食品、衣物发霉的条件:食品在 、 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5.食品、衣物防霉的方法: 、 、 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 、 、 、 、 、 等技术。
第15课 材料的漂浮能力
1.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木船,因为木材属于( )。
2.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 ),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 )无关,这样的材料属于( )。
3.如右图实验:木板和泡沫板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慢慢的用小勺向上面放等量旳沙( )先没入水中,说明( )漂浮能力比( )大。
4.人们利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制作物品:( )由泡沫塑料制成,它具有耐高温。无皱缩、难分解、不易变形等优点,尤其遇到尖锐物品,不易破裂。
5.在水中(下沉的材料)也能制作成在( )的物品,如( )。
第16课 材料的导热性
1.( )可以在不同的( )材料中( ),材料不同热的传导能力也( )。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 )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 )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所以锅身一般用导热性强的金属做的,锅柄一般用导热性弱的塑料做的。
3.不同金属导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是( )等,非金属除了( )、( )外,一般不容易导热。
4. 看图举例说明,生活中人们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
第17课 保温技术
1.盖棉被、穿棉衣为什么会暖和?
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 ),而且棉花缝隙里充满空气,( )。穿上棉衣、盖上棉被后,可( ),从而起到( )的效果。
2.保温瓶的哪些设计起到了保温作用?
(1)为什么用玻璃做保温瓶的瓶胆: 。
(2)为什么用木头做瓶塞? 。
(3)热水瓶胆用双层玻璃做并把两层间抽成真空, 。
(4)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好像镜子一样,能把 反射回瓶内。
3.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 )、( ) 、( )。
第18课 光合作用
1.看图回答问题
(1)柳树重量的变化说明了(
)。
(2)该科学家认为植株重量增加的部分全部来自水,他忽略了( )等因素。
2.如右图实验
(1)叶片( )变成蓝色。
(2)这部分为什么变成蓝色( )。(3)这说明了什么?
3.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制造的。
4. 绿叶中含有很多( ),每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 )吸收的( )和由( )进来的( )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同时释放出( )。叶的这种作用叫( )。
5. 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 、 、 )提高产量。
第19课 生物的栖息地
1. 生物的栖息地多种多样,如 、 、 、 等。
2. 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 )和( )等基本需要,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3. 多种动物按照自己的喜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 ( )和( )的地方,从而形成不同的栖息地。
4.怎样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 )、( )。
5.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 》。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 )及其( )的义务。
第20课 食物链
1.
2.
1.观察上图回答问题
12 图中有哪些生物?( )。
2 ( )能自己制造养料;( )吃植物,( )吃动物。
3 它们之间存在( )的食物关系。
④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的能量通过( )来的,这些能量在它们之间通过( )传递的。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里面生物有( ),它们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 树汁 蝉 螳螂 黄雀。
3.(动物、植物)之间具有( )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植物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根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称为( )。
4.食物链常从( )开始,到凶猛的( )终止。食物链包含一系列( )和( )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通过获取它们生存所需要的( )和( )。
5.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和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食物链互相交错,形成( )。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 )。
6.当一种生物消失后,其他生物数量会( ),可能导致( ),( )失去平衡。
7.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 )与( )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 )状态。
8.每一种(生物)对( )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人们通过( )、( )、( )保护动物。
9.《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 )。
第21课 煤 石油 天然气
1.煤被称为“ ”,石油被称为“ ”,天然气的用途十分广泛。
2.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用途?
①煤可以 、 、家用燃料、 、冶金。
②石油的用途可以合成橡胶、 、硬化路面、制造塑料、 。
③天然气的用途可用于汽车燃料、 、家用燃气、工业切割。
3.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 ,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 。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 。
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蕴含的能量来自 。
5.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①改进 和利用煤炭资源。② ,不随意浪费资源。③ 。
6.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 , 。这些植物在地下与 ,同时受到 ,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7.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 、 作用下,经过 的演变,形成了 和天然气。
泥沙覆盖在海洋生物的遗骸上,沉积成为岩石。随着堆积层越来越厚,遗骸逐渐转化成 。石油和天然气向地球表面上升,直到被 。在岩层下方的 , 位于石油的上方。
第22课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能源,他们对人类的作用是 等, ,炼钢需要 。能源不是 、 的
2.人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 ,常规能源之外新开发利用的能源称为 。
3.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A B C
4.人类开发了哪些新源? 、 、 、 、太让能等。新能源的制取成本较高,但它们 , 、 。
5.人类开发的新能源还有 即天然气水合物,是 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其外观像 一样,遇火即 ,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6.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 、 、 以及东北冻土带。2017年5月,我国在 进行的首次 采获得成功。
7.太阳能的用途: 、 、 、 、太阳能水泵。
第23课 海洋资源
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 ,蕴藏着丰富的 。
2.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地球上超过3/4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据推算,在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海水中含有食盐等化合物超过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海洋 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探明的石油操储量已超过380亿吨。
3.人们是怎样利用海洋资源的? 、 、 。
4.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 、 、 ,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禁止往海中倾倒垃圾,禁止过度捕捞等。
5.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 ,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
第24课 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1.我们的 离不开资源,但有很多资源是 的。
2.直接焚烧秸秆会 ,造成 。
3.秸秆回收后可以进用来做饲料、 、造纸、 等。
4.生活中的 等物品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5.像秸秆这样的植物资源属于 。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
6. 、 、 是可以再生自然资源。 、 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7.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者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属于 ,如土地、水、动植物等。有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属于 ,如煤、石油等。
第25课 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
1.人们常说,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实行垃圾分类,关乎广大人民的群众生活环境和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类: 、 、 和其他垃圾。
①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织物、玻璃等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
②有害垃圾是指《 》中的危险废物,如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废药品等。
③厨余垃圾包括居民家庭产生的食材废料、同菜剩饭等易腐烂、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
④其他垃圾是指可回收物、有害垃和厨余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如普通无汞电池、烟蒂等。
3.分类收集后的垃圾怎样处理?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粉碎发酵做肥料
4.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什么好处?A 。B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循环用或者再生利用;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其中,属于危险废物的,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堆肥等处理方式进行 、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处理单位采用 、卫生填埋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理。
6.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 ,还可以产生一定的 。
7.垃圾处理我能行,用 、用 。
第26课 我们的住宅
1.家里的哪些设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在建造和装修住宅时,一般会安装供水、供电、供暖等多个系统。
2.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由 、 、 及控制系统构成。
3.建造住宅需要考虑 、 、 、供暖系统,还要注意各个 。
4.隧道的工程有哪些系统?隧道一般有 、 、 、应急通信系统、防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系统。
5.计算机有哪些系统组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 ,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6.港珠澳大桥主要有哪些系统组成: , , , , ,供电,排水,防雷等。
7.我家的供暖系统图
8.自来水供水系统图
9.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图 10.自己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图
第27课 课展示创意
1.表达自己的创意方式: , , 、摄像的方式。
2.用文字表达创意时需要写出 、 和 。绘图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创意。用摄影、摄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要从不同的角度拍摄。
第28课 照明拖鞋
我的《照明拖鞋》创意,
第一步:设计照明拖鞋,绘制草图选择材料
第二步:制作照明拖鞋,根据草图连接电路。
第三步:测试与改进
小结:一个创意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次的改进和完善。
第29课 光伏发电系统
1.光伏发电系统能利用 将光能转换成 ,供 和生活实用。
2.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用在: 。
3.使用 没有消耗地球上的资源,也没有排放污染物,实现了 ,符合国家大力推进 建设的要求。因此,国家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光伏发电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光伏发电系统给人类社会在 、 、环境效益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对光伏发电提供了法律支持。
5.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6.简易的光伏发电系统图。
我的建议书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
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学校周围空气污染严重。为了使空气更清新,我建议:
1. ;
2. ;
3. ;
4.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