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三单元 第1课时《青蛙音乐会》(课件+教案+素材)(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上第三单元 第1课时《青蛙音乐会》(课件+教案+素材)(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13 15:18:49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小朋友们:
你们好呀!
今天我们的小动物要开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在此热情的邀请你一起参加,期待你们的到来哟!
音乐会要开始了!你听,今天的主角是谁呢?
BY YUSHEN
青蛙音乐会
人音版2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时
聆听音乐,想一想:
1、小青蛙共歌唱了几次?
2、青蛙的歌声有什何变化?
聆听A主题(小小歌唱家)
聆听音乐,想一想:
聆听A主题(小小歌唱家)
1、小青蛙共歌唱了几次?
2、青蛙的歌声有什何变化?
4次
渐强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读一读
选一选
哪一件乐器更适合模拟小青蛙的叫声?
奏一奏
聆听音乐,想一想:
A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都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
3次
节奏、速度不同
聆听A 主题

聆听A 主题
聆听A 主题


对比聆听
聆听音乐,想一想:
小青蛙的音乐会开在了哪个地方?与A部分相比情绪有何变化?
聆听B主题(小小歌唱家)
荷塘里
优美、宁静
快 乐 的青 蛙 音 乐 会
0 3 21 71 | 2 — — | 0 3 21 71 | 2 — — |
我 就 是 今 天 的 主 角,
的音乐 会, 的音乐 会,
荷 塘 里 举 行 音 乐 会。
唱一唱
1 1 1 | 3 — 5 | 1 — 3 | 2 — — |
0 3 21 71 | 2 — — | 0 3 21 71 | 2 — — |
5 7 1 | 2 — 7 | 6 — 7 | 5 — —
聆听音乐,边划旋律线边思考:
小青蛙与B部分相比速度如何,它们又在干什么呢?
聆听C主题(小小指挥家)
聆听C主题
小青蛙与B部分相比速度如何,它们又在干什么呢?
聆听C主题(小小指挥家)
比B部分速度稍快,仿佛青蛙从睡梦中逐渐醒来。
聆听音乐,边划旋律线边思考:
划一划
完整聆听
小组合作,跟随音乐,贴出音乐出现的顺序。
A
B
C
快 乐 的青 蛙 音 乐 会
完整聆听
跟随音乐,贴出音乐出现的顺序。
A
B
C
A
A
A
B
C
B
A
B
A
C
C



回旋曲式
(主题至少出现3次)
完整表现
请三个小组(小小演奏家、小小歌唱家、小小指挥家)一起加入小青蛙们的音乐会吧!
小朋友们,今天的音乐会就要结束了!期待大家在以后的课堂中再次加入哟。
BY YUSHEN
音乐会结束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 蛙 音 乐 会
教材分析: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3/4拍,回旋曲式结构。一开始引子由蛙鸣声伴随着音乐声响起,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乐曲完整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失在暮色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对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都在初步感知阶段,该年级也正是培养聆听与欣赏音乐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将体态律动与听觉艺术相结合,易于学生理解与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感知旋律的优美,感受音乐的童趣、快乐,从而喜欢管弦乐乐曲《青蛙音乐会》。
2、通过听、说、唱、动、画、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音乐的遐想,并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音乐活动中。
3、通过参与、体验音乐活动区分三个插部音乐,并在学习探究中理解乐曲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和简单的音乐表现要素。
教学重点:
聆听外国管弦乐作品《青蛙音乐会》,能听出音乐的曲式结构,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
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受邀音乐会
1、待师生问好后,以邀请函入手创设情境拉开音乐会的帷幕。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小动物来到了课堂,它向我们送来了一份邀请函,你瞧(播放PPT)
2、随后引出音乐会主角——小青蛙
师:音乐会要开始了!你听,今天的主角是谁呢?
【设计意图:以邀请函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再到聆听音乐,为新授作好了铺垫。】
2、主题分析,聆听音乐会
(A主题——小小演奏家)
(一)聆听主题
1、师:小青蛙共歌唱了几次?有何不同?
2、创设疑问,通过动画帮助分析音乐的变化。
(2)学习主题
1、唱一唱,用“呱”模唱,熟悉节奏。
2、选一选,哪一件乐器更适合模拟小青蛙的叫声?(双响筒、蛙鸣筒)
3、奏一奏,加入蛙鸣器为乐曲伴奏。
(三)完整聆听,找出A主题出现的次数
1、师:A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都有什么不同?
2、对比聆听三次主题的出现,并尝试演奏后两次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听、说、唱、奏等多种方式不仅了解音乐的形象,也帮助学生记忆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并通过完整聆听再一次加深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也为后面插部主题音乐的学习作了铺垫。】
(B主题——小小演唱家)
(一)聆听主题
1、聆听
师:小青蛙的音乐会开在了哪个地方?与A部分相比情绪有何变化?
2、加入自编歌词
师:随音乐演唱引出音乐会的氛围。(我就是今天的主角,青蛙的音乐会,荷塘里举行音乐会。

3、环境氛围的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演唱的方法不仅了解的音乐会的环境氛围,也帮助学生了解了如何从音乐要素上去对比分析作品。】
(C主题——小小指挥家)
1、聆听
师:小青蛙与B部分相比速度如何,它们又在干什么呢?
2、画旋律线
3、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线的形式降低了对作品听辨的难度,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音乐体验。】
三、完整表演,享受音乐之旅
1、小组合作
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音乐的出现顺序依次贴一贴吧!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首乐曲的结构藏着一个特别的规律?
2、讲解回旋曲音乐结构
师:像这种主题旋律反复的出现3次及以上,且每次中间穿插有插部音乐,这样的音乐结构我们称他为“回旋曲式”
3、完整表演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贴出音乐结构的顺序,再引导讲解回旋曲式结构,这样不仅丰富了学习的方式,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四、总结下课,结束音乐之旅
师:好,同学们,青蛙的音乐会到此落下了帷幕。离开之前,青蛙先生还有些话想对你们说。
师:最后,让我们随着这首音乐有序的离开教室吧!
【设计意图:结束与导入相呼应,并在最后随音乐离开教室,让主题旋律再次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