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试卷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试卷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3 11:5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检测试卷 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碳酸钠的俗称是(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地
2.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解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熔制糕点的发酵粉
3.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
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
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
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4.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Cao+H2O=Ca(OH)2 B .
C. D .Zn+H2S04 =Znso4+H2↑
5.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千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当水稻岀现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的现象时,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 KCL B. CO(NH2)2 C. NH4CI D. Ca3 (PO4)2
7.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由两种钙盐组成的,它的肥效比磷矿粉、钙镁磷肥的肥效高,最好跟农家肥料混合施用,则过磷酸钙中能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的成分是( )
A. Ca3(PO4)2 B. Caso4 C. Ca(H2PO4)2 D. Caco3
8.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9.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a2SO4、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同学取该废料样品观察为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可能存在NaCl B.可能存在Na2SO4
C.一定存在FeCl3 D.一定存在Ba(NO3)2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H)3→FeCl3 B.CO2→CaCO3
C.Cu→CuCl2 D.MgCl2→KCl
1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后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 .Na2so4 B .Nacl C. NAHCO3 D .NaoH
1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13.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 )
A. P2O3 B. KOH C. NH4CI D CaCO3
14.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B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
C.食品工业上常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
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肥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KNO3、K2SO4、NH4NO3、NH4H2PO4等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NH4NO3和NH4H2PO4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
16.把生石灰、碳酸钠和水混合而成的糊状物裹在新鲜鸡蛋表面,在一定条件下,贮存一段时间后,可制成生活中的“变蛋”。在糊状物内主要发生____个化学反应,其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7.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其部分流程如下:
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量达到标准才能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检验Ba2+的试剂可用___________,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8.叔叔从农贸市场买回一包化肥,化肥包装上的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肥是由__________ 种元素组成的。
(2)该化肥中N、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3)该化肥的含氮量应该是_______(结果保留到0.1%),说明此标签有错误。
19.由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探索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NH3+CO2+X=NH4HCO3 ②NH4HCO3 +Nacl=NH4Cl+ NAHCO3 ③
请回答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NH4Cl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3)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 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小海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
色气体。则A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①石蕊试剂 ②CuSO4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三、简答题(共10分)
21.(2分)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可能的原因。
22.(2分)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下图所示装置。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
(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写出一条即可)
23.(3分)现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氮肥,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CO(NH2)2]。
(1)三种氮肥的含氮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实验鉴别这三种氮肥,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4.(3分)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为了测定人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含量,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①收集5L某同学呼出的气体样品;②在气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充分反应;③把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滴入5%的盐酸,到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气体体积与加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加入5g盐酸前没有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加入盐酸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溶于水的CO2忽略不计)
(3)计算该气体样品与所含CO2的体积比。(常温下CO2的密度为1.96g/L)
答案
1-14. C A D B B A C B A C C B C D
15.(1)KNO3或NHH2PO4 (2)混合时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
16.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17.稀硫酸防止固体废弃物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
18.(1)4(2)14:5(3)17.7%
19.(1)H2O (2) -3 (3)加热
20.(1)稀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 (2)产生白色沉淀 (3)①
21.2NaOH+CO2=Na2CO3+H2O Na2CO3+Ba(NO3)2=BaCO3↓+2NaNO.
22.(1)未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2)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3.(1)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2)取三种氮肥各少量,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尿素,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铵盐;再另取两种铵盐,分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氢铵,无气泡产生的是氯化铵。(其他合理均可)
24.各取三种固体少量,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
不溶解的是碳酸钙
分别向剩余的两支试管中滴少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原物质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原物质是氯化钠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5.(1)Ca(OH)2+2HCl=CaCl2+2H2O
(2)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