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选一项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80分)
1.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在随葬器物中,男性多生产工具和手工工具,女性多生活用具。这反映了当时( )
A.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 B.出现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C.社会化分工达到较高水平 D.仍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2.商代青铜器纹饰主要以饕餮兽面纹为主,西周时期青铜器纹饰偶见一些人形纹饰,春秋战国时期,不少青铜器出现了反映贵族生活的纹饰,题材涵盖宴饮、歌舞、习射、采桑、弋射及水陆攻战等场景。商周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纹饰变化反映了( )
A.尊神事鬼思想的消亡 B.礼乐等级制度的瓦解
C.贵族血缘政治的加强 D.关注现世的观念增强
3.《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 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4.有学者指出,周代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君主的地位与权力,其余诸子只能另立宗室。尽管在隶属关系上,“君有合族之道”,但是,仅就君主的公室而言,其成员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宗法制(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宗族团结
C.维护了王室权威 D.确立了等级秩序
5.先秦诸子中,儒家强调“忠恕”,即“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道家则强调“天人合一”,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思想塑造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价值观的是( )
①民族上追求多民族国家和谐统一 ②政治上强调德法并重,追求政通人和
③治国理念上强调不法古、不循今 ④思想文化上追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 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 认为“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 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7.韩非将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今四个时期,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一步步走向进步。据此可知,韩非( )
A.具有朴素唯物史观意识 B.代表了中下层平民利益
C.提出了隆礼重法新主张 D.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
8.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垦田生产。这些措施(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B.抵御了匈奴对边疆的侵扰
C.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 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董仲舒认为德治与刑罚在治理国家时如同四季有寒也有暑,统治者应该“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董仲舒意在强调治国应( )
A.通过道德教化民众 B.实行大一统统治
C.稳固儒学独尊地位 D.法治与教化并重
10.汉武帝把与匈奴的商品贸易纳入政府的严格管辖之下,凡参与互市的私商,必须到政府部门领取“符传”,方准参加贸易。还规定不准内地商贾以铁、兵器、马匹、铜钱与匈奴贸易,违者治罪。这些措施旨在( )
A.保护内地商品贸易 B.遏制匈奴势力发展
C.稳定边疆社会秩序 D.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11.战国时期,各城一般都限于一市。西汉时期,“长安市有九……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且九市也散于长安城各个方位。这表明西汉的城市( )
A.经济职能有所增强 B.抑商政策逐渐放松
C.商品经营范围扩大 D.经商空间渐趋自由
12.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
A.是封建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 B.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C.是王国问题的延续,分裂割据的隐患 D.具有封建宗法色彩,维护了小农经济
13.如图1,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
图1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 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14.东晋名僧慧远针对“僧侣出家有悖孝亲”的问题,提出调和理论,主张区分出家僧侣与在家信徒,将孝道观念纳入佛教的果报观念之中,认为“一人得道,其功德泽留天下,即使亲子关系也不违其孝”。慧远的调和理论旨在( )
A.吸收儒家思想 B.实现佛教的本土化
C.助力佛教传播 D.迎合三教并行趋势
15.柳芳《氏族传》记载,隋代实行分科取士政策之后,时人称此举导致了“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
A.扩大了隋朝的统治基础 B.彻底的打击了士族势力
C.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 D.推动了社会生活世俗化
16.对下面两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都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②都贯通南北,成为交通动脉
③都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 ④都使后来王朝短命而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 )
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
18.封驳是指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54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 )
A.中央决策机制不断完善 B.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
C.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 D.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
19.五代时期所修《旧唐书》为僧人玄奘、神秀等设传,以言唐代佛教梗概,北宋所修《新唐书》则一律删除,似乎唐代并无佛教。以上材料反映北宋( )
A.佛教被北宋统治者禁止 B.史学编撰的进步
C.儒家正统地位的再强化 D.市民文化的繁荣
20.“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材料中“此制”的积极作用在于( )
A.形成了公开、公平的合理性竞争机制 B.消除了社会阶层差异,加速社会流动
C.阻止了特权阶层世袭做官的传统模式 D.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下的需要
21.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 )
理由一 宋代婚姻固然看重家世阀阅,但不看重嫁妆(钱财)
理由二 中书门下和尚书省都是唐代机构,不可能出现在宋朝
理由三 买卖宅地行为在宋朝基本不受政府干预
理由四 在理学受到官方尊崇的时代,寡妇再嫁基本不可能,况官宦人家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2.有学者描述:“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该描述说明( )
A.南北服饰交流频繁 B.辽朝职官因俗而治
C.辽宋制度相互借鉴 D.契丹生活方式改变
23.南宋吕祖谦在《东莱博议》中写道“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大意是说,天下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不强盛就会走向衰落;治理国家若不寻求发展进步,已有的安定和谐就会遭到破坏,社会面临倒退。下列材料最能契合这种思想的是( )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24.选用官吏是中国古代皇帝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对于中国古代选用官吏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吏
②皇帝指派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大臣
③地方长官将考察、选取的人才举荐给中央
④选拔文官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形成内阁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25.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蹴鞠运动广受欢迎,还出现了蹴鞠的社团“齐云社”、“圆社”。“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宋代( )
A.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崇文抑武之风盛行
C.世俗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26.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安西都护府 ②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元朝统治者并不考虑传统的地方行政区划因素,而是根据需要,大开大合,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以据险。此举旨在( )
A.结束藩镇割据的局面 B.促进不同民族的交融
C.凸显政权的与众不同 D.消除地方叛乱的隐患
28.今西藏博物馆保存有两方青玉印。两块玉印虽然形制不一样,但是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这说明( )
A.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B.八思巴文成为唯一官方文字
C.元朝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D.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羁縻政策
29.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清商帮的兴起 B.漕运事业的兴盛
C.地区经济的差异 D.棉纺织业的发展
30.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商人刘有才最初选择宋金为女婿只是贪他是个好劳力;后来宋金一病不起,被刘有才抛弃;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宋金终与妻子团圆。这体现了( )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 B.传统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
C.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D.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
31.李贽在《藏书》中评点了800余名历史人物。他把千余年来被斥为“暴君”的秦始皇称为“千古一帝”;将商鞅、韩非列为“强主名臣”;一向被称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商人出身),也被列入“富国名臣”。这说明,李贽( )
A.推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肯定了商品经济的作用
C.突破了儒家的价值评判标准 D.支持外儒内法治国方略
32.17世纪初,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等人募集大量装帧精美的书籍运往中国,史称“七千部西书入华”。这些书大部分被收藏在澳门,少部分运往中国内陆,其中部分书目被翻译成中文,这反映明清之际( )
作品 作者 主要内容
《建筑十书》 (古罗马)维特鲁威 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原理
《数学札记》 (荷兰)西蒙·施特芬 近代数学和工程学
《矿冶全书》 (德国)乔治·鲍尔 近代采矿、冶金技术及管理方法
《天体运行论》 (波兰)哥白尼 近代天文学
A.中学突破传统窠臼 B.西方科技得到了认可
C.实学思潮逐步兴起 D.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33.学者许倬云认为,“明朝末年,以黄宗羲、顾炎武作为代表的学者,开始认真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价值,甚至怀疑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质。这几乎可以与西方的启蒙思想相比拟。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在明清改朝换代之后,无法继续下来。”其“无法继续下来”的原因有( )
①清朝君主专制的进步强化 ②统治者对思想和文化的控制
③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繁荣 ④杜会娱乐和文化活动的丰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4.传统观点认为,明清严格执行“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的政策;后有学者指出,从“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及政策效果来看,即使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锁国”。据此可知,关于明清“闭关锁国”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 B.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理性
C.缺乏相关史料数据的支撑 D.受到阶级立场差异的影响
35.《清朝文献通考》中记载乾隆八年规定:“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十分之三。其米听照市价公平发售,若民间米多,即著官为收买,以补常社等仓”。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农耕经济走到了尽头 B.放宽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
C.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D.用经济手段促进贸易平衡
36.清统治者继承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代以来祭祀先代圣帝明王的传统,入关之初即在京城建造历代帝王庙,并多次对入祀的历代帝王和配飨名臣进行调整和增补,最终建构了一个包括少数民族王朝在内的历代帝王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完整统绪。清廷此举反映了( )
A.清朝政权的合法统治得到其他民族认可
B.对中华统绪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归属
C.清朝主动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制度文化
D.清朝消弭了满汉之间的民族差异和矛盾
37.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史记》记载:“然张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 唐蕃会盟碑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 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基本奠定
D 《清高宗实录》记载:1762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 说明了清代对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38.2021年3月,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出土的500多件器物再次震惊中外。专家们普遍认为,加上20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2个祭祀坑,这8个祭祀坑总体构成了三星堆祭祀区,是古蜀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这表明( )
A.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最重要的途径 B.古蜀国存在对天地祖先的崇拜
C.专家的解释基于文献和实物的互证 D.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无交流
39.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提高自己在华政治地位 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4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10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宣德门)南去的大道叫做御街,两边称御廊,准许商人买卖交易。御街南去过州桥,直至朱雀门,两边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夜市直到三更。自州桥东转为东大街,经相国寺前门至宋门,有鱼市、肉市、金银漆器铺等。自州桥西转为西大街,有珠玉铺、鲜果行等等。皇城外东南方向的十字街一带,铺席热闹,附近的潘楼街是大商人云集的场所。珍珠、匹帛、香药等铺席,“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其中莲花棚、牡丹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些瓦子中除做戏演出外,还有卖茶、卖画、卖故衣、卖饭以及算卦、赌博等等。
——摘编自《简明宋史》
根据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0分)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据材料“大汶口文化后期墓葬中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多者达四五十件,寡者一件都没有”,可知大汶口文化中的墓葬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故选A项;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分工依然比较落后,排除C项;大汶口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商代青铜器纹饰主要以饕餮兽面纹为主”说明商代青铜器铸造受到传统神话的影响,而“西周时期青铜器纹饰偶见一些人形纹饰,春秋战国时期,不少青铜器出现了反映贵族生活的纹饰,题材涵盖宴饮、歌舞、习射、采桑、弋射及水陆攻战等场景”更能体现贵族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故选D项;尊神事鬼思想在传统宗法观念中始终存在,排除A项;礼乐等级制度的瓦解体现的是传统分封等级制度的解体,排除B项;春秋战国后,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血缘政治,排除C项。
3.【答案】C【解析】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这种小型家庭的独立倾向为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接触提供了更多私密空间,小型家庭的生产模式也更为强调父养子大和子养父老的相互责任,故选C项;中国古代宗法血缘观念的影响一直存在,排除A项;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学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力有限,排除B项;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西周“敬德保民”就已蕴涵了人文思想,“开始”说法错误,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可知,嫡传下去的本宗是不变的,庶子五代则变成了不同的家族,体现了大宗小宗的相对性,和嫡长子权力继承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护王室权威,故选C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且材料讲的是权力的继承而不是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从材料“尽管在隶属关系上,‘君有合族之道’,但是,仅就君主的公室而言,其成员的数量是有限的”可知,宗法制是为了保证嫡长子的继承和权力的稳定延续,不是促进宗族团结,排除B项;根据材料“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嫡长子的地位权力的继承,没有体现等级秩序,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儒家强调“忠恕”,提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道家提出“人法地”,人要学习大地的精神,厚德载物,这都体现了“民族上追求多民族国家和谐统一”,故①正确;儒家强调“忠恕”,提出“事君,能致其身”,认为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道法自然”,认为要顺应自然,这都体现了“政治上强调德法并重,追求政通人和”,故②正确;“不法古、不循今”属于法家的变法理论,与材料无关,故③错误;儒家思想强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认为要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这都体现了“思想文化上追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6.【答案】C【解析】孔子意在尊天子,建立等级尊卑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墨子主张尚同——百姓“上同于天子”,韩非子主张尊君、“一”,都指向“统一”“尊君”,故选C项;孔子为春秋后期人,排除A项;孔子为没落贵族,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排除B项;韩非子提倡君主专制,控制臣民,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据材料“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一步步走向进步”可知,韩非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故选A项;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隆礼重法的观点是荀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韩非认为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未对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律做出解释,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与越人杂居”“垦田生产”可知,秦始皇的这些措施开发了岭南、河套地区,有利于巩固边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即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D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与“与越人杂居”“垦田生产”不符,排除A项;“南海、桂林、象”位于南方,无法抵御北方匈奴对边疆的侵扰,排除B项;此时中原地区还没有出现人口压力,移民的主要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排除C项。
9.【答案】D【解析】据材料“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可知,董仲舒认为君王治国既要对百姓实施道德教化,也要对群臣进行法律约束,故选D项;道德教化只能体现其中一部分的观点,排除A项;董仲舒强调大一统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通过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统一,排除B项;董仲舒强调儒学独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C项。
10.【答案】B【解析】据材料“汉武帝把与匈奴的商品贸易纳入政府的严格管辖之下”“还规定不准内地商贾以铁、兵器、马匹、铜钱与匈奴贸易,违者治罪”可知,汉武帝严厉监管汉匈之间的贸易,尤其是与军事物质有关的贸易,故选B项;军用物资与内地商品贸易无关,排除A项;严厉监管汉匈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为了防止匈奴势力增强威胁统治秩序,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侧重于体现在对商业和商人的限制上,排除D项。
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战国时期,各城一般只有一处商品交易的场所,但是到了西汉时期,长安有九个商品交易的场所,并且这九市“散于长安城各个方位”,这说明在西汉时期,城市的经济职能有所增强,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时期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而不是“放松”,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市”的数量增多以及地域范围的扩大,没有涉及其经营范围,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周秦一直到唐朝,“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包括其经营的空间,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田庄在政治上具有明显的宗法色彩及独立的防卫体系,且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隐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B项;东汉田庄经济是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未推动社会转型,排除A项;东汉田庄并不是王国问题的延续,排除C项;东汉田庄是豪强地主土地兼并的结果,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13.【答案】D【解析】画像砖上的东汉豪强地主,人丁兴旺,粮仓充实,丰收宴会的场面宏大,显示出地方豪强地主的实力强大,成为威胁中央的隐患,故选D项;画面展现的是豪强地主的实力膨胀,不是国家政治的清明与否,排除A项;西汉初期时休养生息的政策,画像砖表现的东汉时期,排除B项;画面中表现的豪强地主的奢侈生活,并非农民,排除C项。
1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代佛教思想传入,魏晋时期儒释道思想出现了一些融合的趋势,根据材料可知佛教要求的出家和传统儒学的孝亲观念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是不利于外来宗教在中国本土的传播的,因此慧远将孝道观念融入佛教的果报观念,调和了佛教和儒家思想之间的冲突,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故选C项;佛教吸收儒家思想是一种现象,且材料所示内容并非纯粹的吸收,更多的是调和并存,排除A项;实现佛教本土化的说法不准确,本土化就是摒弃佛教和本土冲突的内容,比如取消僧侣出家,但实际上是调和出家和孝道之间的冲突,排除B项;结合所学三教并行是在唐朝,材料给的时间是东晋,排除D项。
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可知材料的意思是隋代废除乡举里选、迁徙士族离乡。隋朝开始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特权被打破,下层平民可以凭借才学参加考试做官,进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A项;“彻底的打击了士族势力”,“彻底”太绝对,表述错误,排除B项;科举制有利于巩固隋朝的统治,排除C项;材料讲的是科举制的实施,并不能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排除D项。
16.【答案】A【解析】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故①正确;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都贯通南北,成为交通动脉,故②正确;运河的修建是浩大的工程,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都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故③正确;元朝不是短促而亡,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向周边辐射,形成了稳定的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周边国家的思想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使得儒家文化具备如此强大影响力的根本原因则是中国的农耕文化,封建经济下产生了强大的国力,因此,形成材料所说的网络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农耕经济,故选B项;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是农耕经济强大的产物,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制度可能是中国影响力强大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因素,排除C项;册封朝贡制度也是在中国国家实力强大的前提下形成的,而强大的根原是经济,故册封朝贡制度是农耕经济领先世界的产物之一,排除D项。
1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唐朝时期,皇帝所发诏令遭到谏议官封驳的次数较多,并且还有数次达到了封驳的效果,据此可知皇权的专制主义受到了一定限制,故选B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封驳”即“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这不是“决策机制”的表现,排除A项;在唐朝时期,中枢权力仍旧掌握在三省六部之中,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唐朝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集体议政”但政策权仍属于皇帝,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北宋所修《新唐书》则一律删除,似乎唐代并无佛教”说明宋代的主流思想反对佛教,而主流思想是儒家,说明儒家得到了强化,故选C项;“北宋所修《新唐书》则一律删除,似乎唐代并无佛教”并不能说明宋代政治上对佛教的禁止,这里只能体现文化的争夺,排除A项;“北宋所修《新唐书》则一律删除,似乎唐代并无佛教”,说明没有真实地记录唐代的历史,这不能称作史学的进步,排除B项;“北宋所修《新唐书》则一律删除,似乎唐代并无佛教”史学属于官修,而不是民间的娱乐,无法体现民间的价值取向,排除D项。
20.【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此制”指科举制,科举制的形成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诸多积极作用,形成公开、公平的合理性竞争机制只是积极作用之一,不能全面反映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诸多积极作用,消除了社会阶层差异,加速社会流动只是积极作用之一,不能全面反映题意,排除B项;阻止了特权阶层世袭做官的传统模式只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之一,排除C项。
21.【答案】A【解析】由材料“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结合所学,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婚姻嫁娶注重钱财,理由一错误;由材料“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结合所学,宋朝沿袭了唐代的政治体制,也有中书门下和尚书省,理由二错误;由材料“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结合所学,宋朝土地私有化程度进一步发展,但买卖宅地的行为受到政府限制,理由三错误;由材料“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结合所学,南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北宋时期寡妇可以再嫁,理由四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2.【答案】B【解析】由材料“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可知北面官多沿用契丹原有名称,而南面官则沿用唐制,这种政治制度上的双轨制度是“因俗而治”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故选B项;材料强调辽朝的官职制度,并未提及服饰文化,排除A项;辽朝借鉴了唐代的政治体制,排除C项;该制度并未改变契丹的生活方式,排除D项。
23.【答案】B【解析】据材料“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可知,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项“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体现的也是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选B项;A项蕴含的思想是道是万物的本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C项蕴含的思想是做人不争不抢,才能无忧无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蕴含的思想是世间圣人应效法天地,对待百姓无所偏爱,任其自然才是圣人之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4.【答案】C【解析】①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吏指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②军机大臣出现于清朝雍正时期;③地方长官将考察、选取的人才举荐给中央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④内阁出现于明朝明成祖时期;按照时间排序③①④②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球运动”“蹴鞠运动”和“瓦舍”大多属于市民阶层的日常体育活动,故选A项;体育运动大多体现了人的阳刚之气和勇武有力的性格,排除B项;宋代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少数民族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排除D项。
26.【答案】D【解析】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故①错误;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故②正确;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故③正确;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吐蕃的管理;设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7.【答案】D【解析】据材料“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以据险”可知元朝此举旨在消除地方叛乱的隐患,故选D项;北宋基本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划分地方行政区域没有带来人口的迁移流动,不能促进民族交融,排除B项;政权特色不是统治者的最终目的,政府行为最终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C项。
28.【答案】A【解析】据材料“印文都是以八思巴文拼写的汉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元朝时期,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结合所学八思巴文曾是元朝的国书可知,元朝中央政府曾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说明元代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故选A项;据所学八思巴文不是元代的唯一官方文字,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不是民族交融问题,排除C项;据所学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而材料主旨是元朝政府赐予西藏众多僧俗首领各式印章,不能反映羁縻政策,排除D项。
29.【答案】C【解析】据材料“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可知,东昌府主要生产棉花而不进行纺织,江南主要是纺织业,而棉花生产不足,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有差异,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帮的作用,排除A项;据所学大运河早在隋朝就已经开通,所以漕运事业的兴盛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非棉纺织业的发展,排除D项。
30.【答案】D【解析】据材料“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宋金终与妻子团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人对金钱的追求,是市民阶层社会价值的取向反映,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选D项;该小说反映了对理学的反叛,而不是世俗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传统伦理观念受到挑战,体现不出根深蒂固,排除B项;中国古代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排除C项。
31.【答案】C【解析】据材料“他把千余年来被斥为‘暴君’的秦始皇称为‘千古一帝’;将商鞅、韩非列为‘强主名臣’;一向被称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商人出身),也被列入‘富国名臣’”,可知李贽对人物的评价突破了传统儒学中关于“民本思想”的限制,故选C项;李贽推崇秦始皇主要在于他对中国近千年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排除A项;商鞅、韩非、桑弘羊都主张重农抑商,排除B项;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指的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排除D项。
32.【答案】C【解析】据材料“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等人募集大量装帧精美的书籍运往中国”可知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据材料表格中书籍名称可知,这一时期传播的西学主要是科技性的,说明实学思潮逐步兴起,故选C项;据所学明清之际,中学没有突破传统窠臼,依然以儒学为主,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西方的部分书籍传入中国并被译成中文,没有体现中国人对这一现象的反映,因此不能推出西方科技被认可,排除B项;据材料“这些书大部分被收藏在澳门,少部分运往中国内陆”可知东西方文化交流不频繁,且这一时期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中西方交流不频繁,排除D项。
3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在明清改朝换代之后,无法继续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朝时期,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同时,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进行文字狱和八股取士,严格控制思想和文化。这些因素是导致材料现象“无法继续下来”的原因,故①②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故③错误;明清时期统治者进行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实行思想专制,严格控制思想文化,社会娱乐和文化活动并不丰富,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34.【答案】B【解析】据材料“明清严格执行‘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的政策……即使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锁国’”可知现代学者对于明清“闭关锁国”的研究更加理性、客观,这与现代多种史观的发展有关,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闭关锁国”的认识,不能说明只有一种观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史学观点因时代和研究者不同而不同,没有涉及史料数据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对于“闭关锁国”认识的不同,主要受时代的影响,而非阶级立场的影响,排除D项。
35.【答案】C【解析】据材料“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其米听照市价公平发售”可知,为解决人口剧增所引起的粮食短缺问题,清政府采取减税等政策鼓励外洋货船贩米入境,故选C项;“尽头”说法错误,农耕经济还是有一定活力的,排除A项;材料是鼓励外洋货船贩米入境,没有放宽民间海外贸易,排除B项;材料强调鼓励外洋货船贩米入境以解决人口压力问题,而不是用经济手段促进贸易平衡,且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D项。
36.【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继承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代以来祭祀先代圣帝明王的传统,体现其对中华统绪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归属,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认同中华文明,与政权合法统治无关,排除A项;清朝此举反映的是其对中华文明的归属,主动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制度文化只是表象,排除C项;清朝满汉民族差异和矛盾并未被“消弭”,排除D项。
3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体现的是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C项;张骞出使西域加强的是西北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A项;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元朝设置宣政院后,排除B项;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就已经实现了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排除D项。
3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古蜀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可知,三星堆遗址中存在祭祀天地祖先的祭祀坑,说明古蜀国存在对天地祖先的崇拜,故选B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最重要”,排除A项;专家的解释基于实物史料,材料不涉及文献资料,不能说明文献和实物的互证,排除C项;材料中仅反映了三星堆的历史文物,但不能据此说明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交流,排除D项。
39.【答案】B【解析】当时中国在实行禁烟运动,义律此举不可能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故A项错误;义律作为/英国商务监督,此举将民间的商业贸易行为上升为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冲突,为后来侵略中国制造了借口,故B项正确;义律担任英国商务监督,此举无法提高自己在华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义律此举是在应对中国的禁烟运动,与中英两国平等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
40.【答案】D【解析】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是材料中清政府接受英国核定关税的理由,但不是材料本质的体现,故A项错误;天朝上国意指本国本朝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中心大国”,与材料英国核定关税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中国爽快接受英国的核定关税要求,与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仅仅因为英国提出的税率比清政府原有的关税高,就爽快接受,可以看出清政府没有意识的由外国核定中国关税是侵犯主权的行为,反映的实质是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41.【答案】
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传播汉族文化,加强文化渗透;采用与内地相似的行政区划;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加强首都行政中枢对地方的有效管辖。(6分,任答三点即可)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时因地因俗而变);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4分,任答两点即可)
42.【答案】
新景观: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界限,商业活动限制放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更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活跃了城市经济市场;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6分,任答三点即可)原因:农耕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影响;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4分,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