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PICTURE "../单元专项提分练十一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单元专项提分练十一J.TIF" \* MERGEFORMAT
动 态 杠 杆
角度1 判断杠杆的状态
1.(2021·威海期中)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若将两边的钩码数都增加一个,则杠杆( )
A.左端降低,右端升高
B.右端降低,左端升高
C.保持水平不动
D.无法确定
2.(2021·衡阳期末)如图所示,将一轻质薄木板从中点支起,左右两侧各有一支蜡烛,长短不同,此时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静止。同时点燃两支蜡烛,若两支蜡烛燃烧速度相同,则过一会,薄木板( )
A.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B.不能平衡,右端下降
C.不能平衡,左端下降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角度2 调平衡类
3.(2021·上海质检)如图,若要使杆平衡,下列方法中能实现的是( )
A.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
B.两边各向内移动一格
C.左右钩码对换
D.两边各增加一倍钩码
4.(2021·泰州中考)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角度3 杠杆转动类
5.(202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作用力F,使木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变大的 D.一直是变小的
6.(2021·贵港模拟)如图所示,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个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在力F使直杆从水平位置慢慢下放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大小变化是__ __,力F的大小变化是__ __(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角度4 力方向改变类
7.(2020·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左端悬挂物体,右端施加动力F,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杠杆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是线段OA
C.杠杆的阻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
D.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动力变大
8.(2021·盐城模拟)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动力臂L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F θ”图像和“F L”图像中,正确的是( )
9.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先__ __后__ __(均选填“变大”或“变小”),在②时拉力__ __(选填“最大”或“最小”)。
角度5 物体浸入液体类
10.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端下降
B.B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角度6 移动重物类
12.(2021·大连模拟)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像是( )
13.(2021·南充中考)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__ __ __g;已知OA的长度为30 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 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__ __s(g取10 N/kg)。
PAGEINCLUDEPICTURE "../单元专项提分练十一J.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单元专项提分练十一J.TIF" \* MERGEFORMAT
动 态 杠 杆
角度1 判断杠杆的状态
1.(2021·威海期中)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若将两边的钩码数都增加一个,则杠杆(B)
A.左端降低,右端升高
B.右端降低,左端升高
C.保持水平不动
D.无法确定
【解析】设杠杆每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原来2G×2L=G×4L,杠杆平衡,现在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左边=3G×2L,右边=2G×4L,因为3G×2L<2G×4L,所以杠杆不再平衡,右端下降,故B正确。
2.(2021·衡阳期末)如图所示,将一轻质薄木板从中点支起,左右两侧各有一支蜡烛,长短不同,此时薄木板恰好在水平位置静止。同时点燃两支蜡烛,若两支蜡烛燃烧速度相同,则过一会,薄木板(C)
A.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B.不能平衡,右端下降
C.不能平衡,左端下降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左右两边的蜡烛质量分别为m左、m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m左g×
L左=m右g×L右,两支蜡烛粗细相同,同时点燃,则燃烧速度相同,两支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Δm相同,此时杠杆左右两端受到的力分别为(m左-Δm)g、
(m右-Δm)g,
左边:(m左-Δm)gL左=m左gL左-ΔmgL左
右边:(m右-Δm)gL右=m右gL右-ΔmgL右
由题图可知:L右>L左,则ΔmgL右>ΔmgL左,
可得:(m右-Δm)gL右<(m左-Δm)gL左,
所以杠杆失去平衡,左端会下沉,故C正确。
角度2 调平衡类
3.(2021·上海质检)如图,若要使杆平衡,下列方法中能实现的是(C)
A.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
B.两边各向内移动一格
C.左右钩码对换
D.两边各增加一倍钩码
【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一格距离为L,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左边:3G×2L;右边:4G×3L;3G×2L<4G×4L,因此杠杆不能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两边各向内移动一格,左边:2G×L;右边:3G×2L;2G×L<3G×2L,因此杠杆不能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左右钩码对换,左边:3G×2L;右边:2G×3L;3G×2L=2G×3L,因此杠杆能平衡,故C符合题意;两边各增加一倍钩码,左边:4G×2L;右边:6G×3L;4G×2L<6G×3L,因此杠杆不能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4.(2021·泰州中考)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D)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解析】左侧2格处3个钩码,右侧3格处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即左侧1格处3个钩码,右侧2格处2个钩码,1格×3G≠2格×2G,此时不平衡,A不符合题意;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即左侧2格处4个钩码,右侧3格处3个钩码,2格×4G≠3格×3G,此时不平衡,B不符合题意;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即左侧2格处4个钩码,右侧3格处4个钩码,2格×4G≠3格×4G,此时不平衡,C不符合题意;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即左侧2格处2个钩码,右侧2格处2个钩码,2格×2G=2格×2G,此时平衡,D符合题意。
角度3 杠杆转动类
5.(202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作用力F,使木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变大的 D.一直是变小的
【解析】木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不变,但是阻力臂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F先变大,后变小,故A正确。
6.(2021·贵港模拟)如图所示,一根直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个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在力F使直杆从水平位置慢慢下放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大小变化是__增大__,力F的大小变化是__减小__(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析】在力F使直杆从水平位置慢慢下放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重物对杠杆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即阻力大小不变;已知力F始终保持水平,将直杆从水平位置慢慢下放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由图可知,阻力臂L2变小,力F的力臂(动力臂)L1变大;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力F一直在减小。
角度4 力方向改变类
7.(2020·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左端悬挂物体,右端施加动力F,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此时杠杆是费力杠杆
B.动力臂是线段OA
C.杠杆的阻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
D.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动力变大
【解析】如题图所示,杠杆的支点在O点,动力为F,阻力是左端悬挂物体的悬线对杠杆的拉力,从支点向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得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时杠杆是省力杠杆,故A、C均错;动力F没有与杠杆垂直,所以动力臂不是线段OA,故B错误;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动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故D正确。
8.(2021·盐城模拟)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动力臂L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F θ”图像和“F L”图像中,正确的是(C)
【解析】动力F和θ的关系,当F从水平到90°到水平,F对应的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力F先变小,后变大,所以A错误,当θ等于90°时动力最小但不为零,所以B错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F2L2得,F=,则F和L成反比,所以C正确。
9.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先__变小__后__变大__(均选填“变大”或“变小”),在②时拉力__最小__(选填“最大”或“最小”)。
【解析】如题图所示,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右段杆长,此时动力臂最长,由①→②→③的过程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在②时拉力最小。
角度5 物体浸入液体类
10.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A端下降
B.B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解析】由题图知l铝>l铜,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G铝<G铜,由ρ=,G=mg,可得ρ铝V铝g×AO=ρ铜 V铜g×OB,即=,因为ρ铜>ρ铝,所以V铝g×AO>V铜g×OB,当浸没到水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铝=ρ水V铝g,F浮铜=ρ水V铜g,则杠杆A、B端受到的拉力FA=ρ铝V铝g-
ρ水V铝g=(ρ铝-ρ水)V铝g,FB=ρ铜V铜g-ρ水V铜g=(ρ铜-ρ水)V铜g;F1l1=FA×AO=(ρ铝-ρ水)V铝g×AO,F2l2=(ρ铜-ρ水)V铜g×OB,可得:F1l1-F2l2=
ρ水(V铜g×OB-V铝g×AO);因为V铝g×AO>V铜g×OB, 所以F1l1<F2l2,所以B端下沉,B正确。
11.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B)
A.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解析】如题图所示,OA大于O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甲×OA=G乙×OB,由于OA大于OB,则G甲<G乙,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由于不知道体积的大小,故无法判定密度关系,故A错误;把杠杆、甲、乙看作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拉力,这两个力为平衡力,故总重力等于拉力,即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故B正确;如果甲浸没在水中,则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相当于减小了左边的力,故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要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右边会下沉,即硬棒会顺时针转动,故C错误;如果甲浸没在水中,则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相当于减小了左边的力,故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要小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若使杠杆平衡,应减小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即可使乙向左移动一些,故D错误。
角度6 移动重物类
12.(2021·大连模拟)在“富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大连造船厂建造了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像是(B)
【解析】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以左端的支架为支点,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为动力,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G,动力臂为整个主梁的长度,设为L,阻力臂为L-s,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G(L-s)得拉力:F=G-,所以: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成一次函数关系,且拉力随s的增大而减小,故B正确。
13.(2021·南充中考)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__1__000__g;已知OA的长度为30 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 N,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__12.5__s(g取10 N/kg)。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物体M在A点时,F=G=10 N,则物体M的质量m===1 kg=1 000 g;当物体M运动5 s时,F=0,此时M运动到O点,则运动速度v===6 cm/s;AC能承受的最大弹力大小为15 N,当FA=15 N时,有FA·OA=G·vt,t==7.5 s,则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7.5 s+5 s=12.5 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