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3 16: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通过体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从而达到学习托物言志这一写作手法的学习目标。
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感受紫藤花蓬勃的生命力。
结合作者经历,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和对生命的超越态度。
引导学生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用进取的心态享受生命。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批注的过程中,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的妙处。
难点:在品读关键句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批注法、 讨论法六、 教学媒介:智慧平板学生机、教师机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平板同屏欣赏藤萝图片)
同学们,能否用一两个词或句子描述一下此刻你看到的这树繁花?
图片给人视觉的冲击,文字却可以带给你我心灵的震撼。这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
(二) 初读——寻花
请大家结合平板显示的字词,在预习单上完成后拍照上传。预习检查
迸溅(bèng) 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通过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请一位同学点评平板上随机选中的一位同学的书写和正确与否) 2. 朗读感知
“ 一篇文章,读 出声 音来,读出 抑扬顿挫 来,读出 语调神情 来,比单用眼睛看 ,
所得印象要深刻得多。”带着问题,铭记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吧!
提示:第一列,精选一个动词;第二列,精选一个形容词。
(三)细读——品花
过渡语:美总是蕴藏在一定的形象之中,藤萝之美蕴藏在哪里呢?
请大家快速默读 2 到 6 自然段,找出体现藤萝之盛的句子。在平板的课文中
圈画,精写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提示:可以从修辞、用词、句式、化静为动、多感官互通等角度去赏析)
)花瀑: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
品析: 抓住颜色,巧妙想象,富有动感。三个“在”字,从整体上写出了花瀑的非凡气势和花儿绽放的勃勃生机。
朗读想象法: 个别指读+分组朗读,三个“在”字应该一个比一个铿锵有力, 三个短句在语气上应该一个比一个延长。抛开课本,闭上眼睛分组读,读出花儿激荡的生命之美!
(第一组)只是深深浅浅的紫,
(第一、二组)仿佛在流动,
(第一、二、三组)在欢笑,
(全班齐读)在不停地生长。
花穗: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 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品析: “推着挤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以小孩子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开得密、开得多,洋溢着蓬勃的生机。“笑、嚷嚷”表现了花的灿烂与自豪,静态的花瞬间被激活,吵吵嚷嚷,竞相开放之势跃然纸上。景本无情,观者有意。作者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换词法: 把“推着挤着”换成“贴着靠着”,表达效果一样吗?
“推”“挤”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花开之密、之多,充满青春的
活力。而“贴着靠着”凸显不出这些特点,语意平淡,缺少张力。
重音强调法: “我在开花!”和“我在开花!”的处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重音在“我”,每一朵小花关注自己, 群体之间充满竞争的意味,但一个“笑”字又让人感受到每一朵小花都充满热情;重音在“开花”,强调行为, 动感十足,花儿的自豪之情、炫耀之情呼之欲出。
花朵: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 张满了的) 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 鼓鼓的), 又像一个( 忍俊不禁的) 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
品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每一朵盛开的花比作张满的帆和鼓鼓的舱,比作绽开的笑容,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开得饱满、开得旺盛,突出它的形态;喻体“帆”字让人联想到即将远航的风帆,联想到“千帆竞发”的胜景,联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寓意美好和希望。
删词法: 如果删去括号里的词,对整体的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这三个词充满张力,展现了花儿开放的极致之美,如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的态势,删去以后语意平淡,凸显不了花开之“盛”的特点。
预设: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品析: 比喻、拟人,写出它的色彩、光泽。用“挑逗”一词,贬义褒用,化静为动,饶有情趣地表现出花的活泼俏皮。
) 预设: 这里除了光彩, 还有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品析: 花香本是嗅觉感受,作者却用“淡紫色”这一视觉感受来描述,用视觉来写嗅觉,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流露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时愉悦梦幻之感。
齐读第 2 段,再次感受紫藤萝瀑布之盛
小结:藤萝之盛,盛在深深浅浅的紫,盛在活泼热闹的开,盛在如梦似幻的芳香。就让我们将这份美感融入自己的声音,齐读一遍大家都很喜欢的第 2 段吧!
(四) 跳读——抒怀
过渡:那一抹气贯长虹的紫悄悄流过了你我的心上,也缓缓流过作者心上!
作者的心情在这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跳读课文,圈画出体现心情的词语。
疑惑痛楚 -> 宁静喜悦
什么是“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
背景链接:结合《哭小弟》选段,解读“疑惑痛楚”。3.作者的心情因藤萝而改变,那么藤萝本身有变化吗?
盛——衰——兴
(五) 研读——悟理
1. 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究竟是什么流向
了人的心底?老师范读第 10 段,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预设 1:对生命的感悟流向了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预设 2.:对未来的期待流向了心底。花经历生命的苦难,迎来了枯木逢春的重生,甚至比过去更辉煌灿烂。人历经生命的劫难,也必将会迎来人生的曙光! 预设 3:对不幸的释然流向了心底。个体是渺小的,个体的痛苦与挫折在漫长永恒的生命大河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息。2.师生合作, 仿写感悟
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不幸只是其中的一朵漩涡; 生 命 是 , 不 幸 只 是 其 中 的 ; 生 命 是 , 不 幸 只 是 其 中 的 ; 也曾彷徨,也曾压抑,
但那一抹气贯长虹的紫告诉我们:
只有经历过苦难和黑暗的人,才会珍视眼前的璀璨,才会珍惜生命的价值!
请学生写好好利用平板拍照上传,教师同屏显示学生的佳作并适当点评。 3.诵读小结
诵读:最后让我们深情诵读宗璞女士心中的紫藤萝花语——全班齐读第 10 段小结:生命之美,美在流动,美在永恒,美在超越!
(六)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季羡林的散文《幽径悲剧》和宗璞的散文《丁香结》,比较它们与本文的异同点。
七、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景 : 瀑 布 ( 物 )
情: 痛楚——喜悦
理: 鼓舞——超越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