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两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两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3 18: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两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试卷左边的密封线内。
祝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 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阎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 才学成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B. 优秀人才大量涌现
C. 官员选拔标准的发展演变 D.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3.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获得合法地位
4.“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
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
5. 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 完善选官制度 B. 增加政府收入
C. 强化君主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6.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 戊戌变法的失败 B. 《辛丑条约》的签订
C.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 清末新政的实施
7.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上述史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反映了汉代司法审判
A.强化君主专制 B.渗透儒家伦理
C.充满人文色彩 D.维护民众利益
8.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 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 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9.“终明之世,边防甚垂,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材料所指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 B.倭寇 C.蒙古 D.女真族
10. 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实错误的是
A.荷兰人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1.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12.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 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 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13.19世纪,世界上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反映出当时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 英国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14.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是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
②都使封建政府的税收减少
③都加强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④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5. 英国于1835年实行《市镇自治机关法》,创设了自治市,市区创设于1872年,为自治团体的性质,乡区创设于1894年。1894年的《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管辖区域内设立自治市、市区和乡区层级的自治政府。这不能说明
A. 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早期发展
B. 英国地方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C. 英国以立法维护地方自治
D. 自治市政府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16.下列两幅图片,主要能够反映
A. 农业产量的提高 B. 绘图技术的进步
C. 生产方式的发展 D. 食物物种的交流
17.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从其形成过程来看,两者
A. 没有共性 B. 趋于一统 C. 源于国情 D. 相互对抗
18.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先后经历了中古时期的赐官制、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恩赐制或个人赡徇制、两党制或多党制形成后的政党分肥制、工业革命完成后的文官制度。英国是最早确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推动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根本因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历史上选官制度弊端 D.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
19.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
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B.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
C.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21.二战时期,演讲出色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数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正因为得到国王的支持,才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A.国王与内首相共同进退 B.君主立宪原则时常被打破
C.战时的国王行使独裁大权 D.国王的政治作用不可忽视
22.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其时代潮流是指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建立起本民族政权
B.以武力建国,相互之间征战不断
C.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实行汉化政策
D.摒弃北方上都,迁都中原洛阳
23. 《宋史·吕大防传》载:“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这体现出乡约的主要作用是
A.推行道德教化 B.维系宗族伦理
C.推行地方自治 D.配合国家治理
24.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对政府管理尤其是政府人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急切地要求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相适应的新型人事制度。这表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的标志 D.有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25.现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 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自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一治国理念下,古希腊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其“法律上的平等”有什么局限性?(6 分)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4 分)
材料三 1832 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 2%增加到 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 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 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 1885 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材料三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推动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原因是?(8 分)
材料四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国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 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4)1787 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四中“最大的困难”的?这部宪法实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念 (6 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演变的认识。(4 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时间 标志
战国 赵、齐、楚等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奴鼻钱等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珠钱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账币发展基本趋势。(6 分)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账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账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叱》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账币的原因。(6分)
材料三 早在战事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以重塑战后世界经济……美国在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 44 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一项大胆的计划”的特点?(2分)并简要评价因此而形成的世界货币体系。(4分)
材料四 “入篮”
注:SDR 作为许多国际组织的记败单位也被称为“纸黄金”,2016 年 10 月 1 日之 前,SDR账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4)请结合所学历叱知识对材料四漫画的主题进行解读。(要求:紧扣主题,解读合理。(4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50 分)
26.
(1)(6分)
(2)(4分)
(3)(8分)
(4)(6分)
(5)(4分)
27.
(1)(6分)
(2)(6分)
(3)(6分)
(4)(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A D D B A C B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D B C A D C A B A
26. (1)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政治体制:奴隶制民主政治。 局限性:其民主局限于占城邦少数的成年男子中。(6分)
(2)表现: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任答二点可得4分)
(3)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但主要是富人享有选举权;至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6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4)解决方式:“控制被统治者”: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约与平衡。(4分)思想家:孟德斯鸠。(2分)
(5)认识: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即使学习外国制度,也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任答二点可得4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7.(1)趋势:由多样走向统一;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钱文内容由重量相称到年号相称;由金属账币向纸币方向发展。(任答三点可得6分)
(2)原因:民间交易多用白银;纸币和铜钱不便于流通;政府政策的推动;赋役征银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6分)
(3)内容:美国为主导,美元为中心。(2分)
评价: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建立在美国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增强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实力。(4分)
(3)21世纪以来,人民币地位日益重要,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货币。这一趋势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实力上的上升,也是人民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发展的体现。国际货币多元化有利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反映了多极化的政治趋势日益明显。(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