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二首》 村居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古诗二首》 村居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17: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古诗二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注意读好七言绝句的停顿、节奏和韵律,做到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两首古诗。
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春天的
《古诗二首》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幅画,想到了什么季节呢?
第一节《村居》
初读古诗
要求
注意读好七言绝句的停顿、节奏和韵律,做到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不认识的生字标注出来,多读几遍。
字词识读
诗 (古诗)
村 (村居)
童 (儿童)
碧 (碧玉)
妆 (化妆)
绿 (绿色)
shī
cūn
tóng

zhuāng


jiǎn
丝 (丝瓜)
剪 (剪刀)
交流
同学们,你们有好的学习方法吗?说一说
识记方法
比一比
图文结合
咏——泳
裁——栽
绦——条
丝线
化妆
剪刀
识记方法
按字的结构分类
碧 丝 剪 童
妆 绿 诗 村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诗、村、童、碧、妆、绿、丝、剪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右

“丬”写在竖中线左侧;“女”横长,写在竖中线上。
zhuānɡ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

上宽、长,下扁、短。上部的“月”和“刂”均在横中线的下方收笔;“刀”的撇舒展。
jiǎn

古诗朗读
村 居
清.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读古诗时,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
第一节
作者介绍
高鼎 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后期诗人。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其主要作品有《拙吾诗稿》。
资料宝库
纸鸢(yuān),指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鲁班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算是风筝之祖了。五代时,李邺(yè)在宫中以线放风筝为游戏,并在风筝头上挂竹哨。当风筝升空,风吹竹哨,便会发出动听的声音,犹如筝鸣。“风筝”一名便由此而来。
课文详解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解释:
[莺]鸟类的一种,体小嘴尖叫声很清脆。
[拂]轻轻擦过。
[堤]河堤,用于防水的构筑物。
[杨柳]指柳树。
[醉]沉醉。
[春烟]春天的水汽、雾气。
找同学说一说这两句诗的解释。
古诗详解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诗意:二月里,花草茂盛,黄莺飞舞啼叫。烟雾迷蒙中,柳枝随风轻舞,拂着堤岸,仿佛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学习交流
答:前两句诗主要描写了早春二月的自然景物。小草钻出地面,黄莺在天上飞,柳枝随风摆动。
前两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古诗详解
解释:
[散学]放学。
[归]回。
[纸鸢]指风筝。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找同学说一说这对两句诗的理解。
古诗详解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诗意:
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来,连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学习交流
后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刻画了怎样的孩童形象?映衬出春天怎样的特点?
答:后两句诗主要写了人物的活动,儿童放学归来,趁着东风放飞风筝。刻画了孩童的天真烂漫,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学习交流
读完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体会到了乡村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
重点学习
“忙”字表现了儿童怎样的心情?
迫不及待
热切
盼望
板书设计
草长 莺飞 杨柳 拂堤
春烟醉
人:
景:
儿童(归—忙—放)
喜爱赞美,生机勃勃
村居
主题概括
《村居》中,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思维拓展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关于春景的句子
情景导入
第二节
《咏柳》
初读古诗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朗读古诗时注意停顿,有感情的朗读,找同学说说题目的意思。
赞美、歌颂
诗人简介
贺知章(659—约744)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新脱俗,以绝句见长,主要作品有《采莲诗》《回乡偶书》等。
古诗详解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解释:
[咏]用诗词等来叙述。本诗中指歌颂、赞美。
[碧玉]碧绿色的玉。本诗中用来比喻柳树上翠绿的新叶。
[妆]打扮。
[一树]指整棵树,满树。“一”在这里不表数量,是“满、全、整个”的意思。
找同学说说对这一句诗的理解。
古诗详解
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释: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绿丝绦]本诗中指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枝。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找同学说说对这一句诗的理解。
古诗详解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释:
[细叶]指柳树新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似]好像
找同学说说对这一句诗的理解。
古诗大意
诗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枝。这细嫩的柳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重点讲解
答:“咏”是用诗词等来叙述,本诗中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发芽,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不只是在赞美柳树,还是在借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1.诗题“咏柳”是什么意思?作者只是在赞美柳树吗?
重点讲解
2.碧玉”指柳树上翠绿的新叶。“绿丝绦”指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枝。前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让静态的柳树有了色彩美、形态美,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重点讲解
3.后两句诗作者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运用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转向对春天的赞美。
思维拓展
“裁”字有何作用?
“裁”字运用拟人手法,使人产生巧手“裁”妙作的联想,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又充分地体现了春光之明丽、柳条之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咏柳
描绘
想象
碧玉——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比喻
自问自答
热爱春天
赞美春天
主题概括
《咏柳》中,前两句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受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热爱之情。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ī rén
bì lǜ
ér tónɡ
jiǎn dāo
cūn zi
sī jīn
课堂练习
读一读,填一填。
二月春风似剪刀。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
课堂练习
这首诗中描写儿童的句子是哪两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外作业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搜集一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全班交流并与同学们分享,制作成“春天的诗”古诗集,再选择其中一首诗画一幅画。
同学们,下课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