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文意理解,精段细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难以领略甚或想象文中描写的山野自然冬天的景色,头脑中很难形成具体影像,因而在对文本学习时,特别是对刻画景色的生动精美的语言学习时可能会产生障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兴致盎然的观察实践中,在视听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对比中,不断丰富观察体验,丰富心灵感受能力,完成对文本的学习。
3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把握特色,品析美妙文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济南的冬天
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写出这样的评价。
活动2【讲授】济南的冬天
二、出示学习目标:文意理解,精段细读
三、课堂训练一:文意理解
1、看“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学生自学,两人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教师讲解并小结:
从全文看,作者的笔触由暖阳到暖城、暖山,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都是“温暖晴和”。
第二段主要写全景,三、四段主要写雪中山色,第五段主要写水上美景,这几幅画图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即使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四、课堂训练二:品读赏析
有一些词语或短语,它们往往在一个段落里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或者集中表现作者赞叹的情感。
请划出“小摇篮”“带水纹的花衣”“蓝水晶”“小水墨画”。如果说作者使用了高妙的修辞手法,在每一个段落里都用了一个关键的比喻来写济南冬天的美丽的话,那么你最能欣赏的是哪一个
五、课堂训练三:精段细读
朗读训练
1、学生自读,交流层次划分,读出层次。
2、小结层次阅读,提出有感情地阅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3、教师讲解提示:动词的运用:“顶”、“镶”、“露”、“穿”等。
4、教师范读,学生继续朗读
品味赏析
1、出示阅读训练题,学生阅读。
(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
(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3)、还可以说说你的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
2、检查阅读情况,师生交流。
3、教师讲解,并出示参考答案。
(1)小山雪霁/雪后斜阳
(2)妙
(3)多角反复(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化静为动(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段末点题(就是小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活动3【活动】济南的冬天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实践的是文章的一种读法:理解一篇,精读一段。
活动4【作业】济南的冬天
美段美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
活动5【作业】济南的冬天
朗读并背诵第四、六段
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生动地模仿朗读第四段,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位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对于写景类的散文比较喜欢。另外,他们在小学时学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猫》。“喜欢阅读,方能有感受的乐趣”,加之在前一课学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对于写景类文章的阅读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也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学习本文的难度可能不大,只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由读到写的过程中,要激之以趣,导之以情,授之以法,方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情和体验,方能使学生“在课本与生活里走个来回。”
3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难点:景物描述的方法。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秋天的济南》
二、学习新课
1.听读课文(第四段)
2.模仿朗诵课文(第四段)
讨论并归纳: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位优美的语言。
(l)讨论并归纳:小雪落在山上矮松的树尖上,这使作者联想到矮松像日本的看护妇,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雪覆盖下的矮松比成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傍晚,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的上,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薄雪好像忽然害羞。这里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3)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这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的山的美丽而娇弱,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
4、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 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提示:细致观察,角度多样,情景交融,运用修辞手法
布置作业
背诵第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