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15:1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济南的冬天
1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
把握、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优美的语句。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大好河山真挚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字音字形把握不够准确,可作为重点,对一些问题已有自己的看法,但对文章内容没有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虽能把握文章内容,但对散文学习方法尚不熟悉,初一学生抒情感悟较低,所以课堂把字词作为重点,感悟作为重点,理清思路,把握散文描写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把握
学习鉴赏散文学习方法
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说说本地冬天的气候、景象。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学过或知道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词句(柳宗元的《江雪》、《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让大家感受北方的天气,与课文中的冬景形成鲜明对照。大家知道吗 在咱们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别是一般滋味呢 下面我们带着美好、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1、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小组内交流。
2、互动、研习该句的妙处(修辞、选词)。
3、小组内形成共识,并推荐出发言的代表。
4、如果任务提前完成,可以帮助其他组解决问题。
5、教师巡视、指导。
三、重点字词听写、注音、朗读、解释
1,点名两位学生上黑板听写,学生改错,讲评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宽敞:宽阔,宽大
名手: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
2.集体更正错误,朗读,课后重点词语分析
四鉴赏课文,设置问题,四个小组分工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1济南冬天特点是什么 作者通过什么来描写
明确:天气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适;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小雪点染下山的秀美;雪后村庄的秀丽典雅;水的暖绿明净。总特点--温晴。
2第一段用什么方法写出总体特点
明确:写风同北京比;写日光同伦敦比;写日光的强度与热带地方比。
3作者如何描写济南的山的
明确:先写山的色彩。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它是银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再写山的情态,"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就写出了小雪点染的山的"妙"处。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小雪点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写出了其内在美。
4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水,作者抓住一个"绿"字,着重写了自己对济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鲜明形象。作者描绘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这其实都是写水的绿,写济南冬天里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写"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实际上是把水艺术化了,感情化了。最后写"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济南冬景图。写出了这座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特色。
五、写作手法
1.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感情。
2.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
3.平淡的语言蕴含无穷的回味。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4.写景顺序的多样。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六、板书
济南的冬天-----温情-----山和水
七、布置作业:
1、熟练朗读课文,积累优美文句。
2、练习写作《xx的冬天》
【小资料】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老舍是满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的家庭。191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1924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汉文;193O年回国后,曾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界的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舍正在美国讲学,他接到了周恩来邀请他回国的信,便立即动身,于同年12月回国。 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O~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