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一个星期有多少天”的情境以及学过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培养估算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7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计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投影出小熊的问题:一个星期有几天?
2、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
3、投影出课本第80页的图,分角色读一读笑笑、淘气他们的话,从而引出问题:二个星期有多少天?三个星期有多少天?
二、学7的乘法口诀
1、填表格
(1)师:大家都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你能算出这个表格上所要求和内容吗?
(2)出示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这张表格的每一栏表示什么,要求什么。
(3)学生独立填一填,小组内交流一下。
(4)集体交流。
师:哪一位同学愿意来报告一下你算出的结果?
生: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14天,3个星期有21天……
师:你们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生:我用加法算。2个星期是7加7,3个星期是7加7再加7……
生:我是这样算的,2个星期是7加7得14,3个星期是14加7得21……
师:真棒。
生:我用乘法算,这样更简便。
师:说得好,你已经会利用乘法算了!看来如果叫你编出7的乘法口诀一定没有问题了。
2、编写7的乘法口诀。
(1)让学生独立编写口诀,然后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
先由学生说一说左边一列的乘法算式的得数。然后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生:1×7=7,表示有1个7。
生:2×7=7,表示有2个7。
……
师:哪一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编写的口诀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
师:他编得好不好?(表扬)谁愿意也来说一说?
学生再读口诀。
师:今天编写的口诀里,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今天刚刚接触到的?
生:只有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是刚编出来的,前面几句以前都学过。
师:是的。那刚才你们是怎样算出来后面四个的结果的?
生:我知道六七四十二,七七就是多1个7,42加7就是49了。后面的两句也是这样算出来的。
师:老师发现,你刚才在计算时既用了乘法,也用了加法。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算的吗?
3、变换形式,记忆7的乘法口诀。
(1)师:我们来想办法把7的乘法口诀记下来。同学们想一想,最关键的是要记忆哪几句?
生:今天刚学的四句。
师:好,那我们先来把它们读一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学生独立背诵。
(3)交流。
可以让学生齐诵、个别背诵。还可以师生对口令、学生对口令等。
三、练一练
1、完成下面口诀。
( )七二十一
四( )二十八
( )七四十二
五( )三十五
二( )十四
七( )四十九
七( )六十三
( )七得七
七八( )
指名回答(开火车形式)
2、完成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同学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体会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3、口算。(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完成第3题。
(1)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2)独立解答。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教师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表扬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
5、完成第4题。
(1)估计一天喝几杯水。
(2)估计一星期喝几杯水。
让学生读题进入估算情境,说一说自己一天大约喝几杯水?再利用口诀算一算:自己一星期大约喝几杯水?培养估算意识。
6、用多媒体课件出现,想一想,看一看,7只青蛙图,看图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有几条腿?
7、拓展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校大门口到大厅的一段路有21米,要在两边摆花。假如每7米摆一盆,需要摆几盆?(用标出花盆的位置)
四、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应用7的乘法口诀,可使我们计算得更快,还能解决问题,所以大家要把它们牢牢记住。
2、对口令背口诀。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六、课后记
七、板书设计
一个星期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
有几个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有几天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1×7=7 一七得七 2×7=14 二七得十四
3×7=21 三七得二十一 4×7=28 四七得二十八
5×7=35 五七得三十五 6×7=42 六七得四十二
7×7=49 七七得四十九 7×8=56 七八得五十六
7×9=63 七九得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