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第五课 演唱 荡秋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 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第五课 演唱 荡秋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13 17:4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荡秋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悦耳的歌声演唱歌曲《荡秋千》,通过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2、在聆听和演唱中能够感受音乐不同的情绪,听辨或找出音乐中重复的旋律或相同的节奏,表现旋律特征。
3、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快乐有趣的童心世界,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的学习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孩子们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教学难点:
通过游戏等音乐活动能准确把握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唱好三处大跳音程;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促。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现《丢手绢》
师:刚才我们表现的是一种有趣的儿童游戏——丢手绢。你们还喜欢做哪些有趣的游戏呢?老师带来一段音乐,你们来猜一猜这是在玩什么游戏?
通过照片、视频介绍儿童游戏,重点介绍朝鲜族的荡秋千的体育项目。
师:秋千制作简单,便于人们娱乐,又带几分惊险和刺激,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受到朝鲜族妇女的喜爱。 朝鲜族妇女荡秋千的场面常常令人叹为观止。荡到最高时,秋千的绳几乎与地面平行,惊险万分,而且站在踏板上的姑娘们裙袂飘飘,宛如仙女下凡。因此朝鲜族秋千被认为是最能展现朝鲜族女性美的体育项目之一。朝鲜族的秋千有单人荡和双人荡两种。
二、情景导入
1、聆听《荡秋千》进行律动。
2、介绍仡佬族及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乐曲的是一首仡佬族的童谣,仡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其余少数散居在云南、广西等地区。仡佬族人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的服装文化也独具特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美丽的仡佬族做客吧!
3、解决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
师:嘘,听,那是什么声音?原来是仡佬族小朋友在打着鼓欢迎我们哪!他们的欢迎方式真特别,迎接客人时都要玩一个击鼓的游戏,这有两条节奏型你来听听,哪一个与仡佬族小朋友敲的鼓点节奏一致,猜对了就可以进入村庄的大门。(师敲鼓打节奏,学生辨别)
1)你听清楚了吗 让我们也来学一学。
a、 带领同学们按节奏读一读拍一拍。
b、加入打击乐器表现节奏型
4、解决八度音程
(1)师:进入村庄,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有办法了,我们来搭小桥过河吧。
唱对旋律过桥才能过桥,(通过模唱、动作解决六度音程、七度音程)一高一低就像秋千上下荡漾,荡成了一条优美的旋律。
“圆滑线”叫什么?(连音线) 它的的功劳可不小呢,用它连起来的音符要唱的连贯流畅。
(2)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已经来到了仡佬族村庄,那里的小朋友在干吗呢?(出荡秋千图片)
三、学唱歌曲
师:仡佬族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荡秋千还把荡秋千时的情景编进了一首歌!就叫——《荡秋千》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曲!请仔细聆听,在仡佬族小朋友的歌声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欢快高兴玩耍的情绪)
2. 跟琴用学唱旋律,提示刚才出现过的重点乐句的旋律和节奏。   
3.代词完整演唱并纠错 
第一句 附点四分音符的提示:
第二句 :歌曲里能体现秋千时高时低的是那两个音
第三句:同学们唱的真好,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请仔细听,老师现在要选“秋千荡的嘎嘎吱响哎呀”来唱一唱(第一遍把休止符唱成连音,第二遍把休止符唱出来)听了老师唱的两遍,你喜欢那一遍的唱法?为什么?(唱出了欢快活泼的情绪)师:那我们也用欢快的 活泼的情绪唱一唱(反复练习)
第四句:荡秋千带给我们欢快高兴的感觉,它(圆滑线)的功劳也不小呢,它叫什么?(连音线,圆滑线)就是因为它,我们在这里要唱的流畅,圆滑。
4.跟随范唱演唱
师:学会了吗?学会这首曲子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欢快!那好让我们带上这欢快的情绪完整地跟琴唱一下,再找找歌曲中哪句最高兴? 
5.根据不足逐句分析情绪 
师:我也想来唱唱,你说我这样邀请伙伴们好还是?(通过对比法引导学生第一句的情绪) 
【第一乐句】发出邀请的情绪——热情 
【第三乐句】嘎嘎吱是什么声音啊    
【第四乐句】嘎吱拉的怎么唱好听?提示注意力度“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秋千荡得心欢畅哎呀”
五、拓展实践
1.律动,两人一组表现“推”和“荡”的动作,表现歌曲
2.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六、整体评价
师: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我们即将不舍的告别热情的仡佬族小朋友告别这个美丽的地方。但是今天我们还是收获很多的知识,还学会了仡佬族小朋友带给我们的这首好听的歌曲,感受了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魅力,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去能把这首好听的歌曲与更多的小伙伴分享,让快乐、让幸福的童年伴随每一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