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唱歌 勇敢的鄂伦春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13 19: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唱歌《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和内蒙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词的原意是“山岭上的人”。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健壮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们述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虽多为阶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唱跳跳,表现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并且已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力度记号,但是感受力度变化和处理歌曲力度的能力还很弱。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还不错,但是部分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简单的歌曲,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力度变化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想象、表演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素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节拍、旋律特点及歌曲的歌词和情绪特点,并能够用自豪和爽朗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对比演唱,回顾力度记号f(强)和p(弱),了解渐强、渐弱,感受歌曲力度变化带来的歌曲情绪变化。
3.通过歌曲学习、舞蹈律动、打击乐伴奏及幻灯片展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生活习性、服装特点,拓展学生对于多民族文化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明白爱护森林,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自豪、骄傲的音乐情绪。
2.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演奏时,乐器间能够相互合作。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模仿法、引导法、比较法、视唱法、体验与感受等。
六、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打击乐器,收集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等。
2.学生准备:每人用瓶子各自制两个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课前律动
回顾歌曲《郊游》,一同随音乐跳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2.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介绍鄂伦春族,通过图片走进鄂伦春。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居住着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靠着一杆枪、一匹马巡逻在祖国的茫茫林海中,用自己的朴实与忠诚,无私的保卫着祖国的财产。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
今天,老师就要教给同学们一首鄂伦春族的民歌《勇敢的鄂伦春》,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去聆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3.欣赏歌曲
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情绪,表达了鄂伦春人在巡逻时怎样的心情呢?(播放歌曲视频)
(二)朗读歌词,学唱歌曲
1.聆听范唱,随音乐小声哼唱歌曲。
2.使用自制打击乐器,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节奏错误。
4.回顾柯尔文手势,并用手势来表现曲谱、演唱歌谱。
5.播放原唱歌曲,学生轻声跟随学唱歌词。
6.复习力度记号f(强)和p(弱),并感知渐强、渐弱。
7.配歌曲伴奏,学生完整并准确地演唱歌曲。
8.理解歌曲情绪再唱歌曲。
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去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三)学习舞蹈,表现歌曲
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像鄂伦春族人民一样,也骑上高头大马,神气的在大兴安岭巡逻呢?下面老师就教大家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鄂伦春族的人民吧!
1.学习单一动作。
1—2 小节 双手手心向上慢慢抬起,表现兴安岭的高。
3—4 小节 双手手心向外慢慢打开,表现兴安岭的广阔。
5—8 小节 甩动胳膊踏步走,到“春”字的时候,右手握拳曲肘向下顿一下,表现强壮勇敢。
9—10小节 做骑马状,跺脚跟。
11—12小节 做握枪状,跺脚跟。
13—16小节 甩动胳膊踏步走,“护呀护山林”时右手放到上额处做瞭望状,左手手心朝下稍微打开,重心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从左看到右,重心转移至左腿。
2.配合音乐完整的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每个小组各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表演。
(四)打击乐器,歌曲伴奏
问题: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声音呢?(用碰铃表现马脖子上的铃铛声,用响板表现马蹄的声音。)
碰铃: × —︱ × —︱
响板: × ×︱ × ×|
1.班级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2.分练后合奏,并请各个小组上台来展示。
3.为歌曲伴奏,分别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三角铁,串铃,铃鼓,沙锤,双响筒,木鱼)
4.选择自己喜欢的节奏型,来表现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使我们了解到鄂伦春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很有责任心的民族。等到五年级的时候,我们还要继续欣赏和表现鄂伦春人冬猎的乐曲,到那时我们再进一步了解鄂伦春族。最后,让我们用唱、跳、奏等多种形式,共同表现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来结束本课的学习。
1